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团圆饭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尾牙的由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2期  作者:陳昂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尾牙 割包 春卷 团圆饭

    无论台湾和大陆人,对于农历十二月十六尾牙日是相当重要的一天。作牙的起源,完全出于民间,是和社会善良风俗有关,代代相传,以迄于今,不敢散佚。一般住户也在这天吃团圆饭,割包和春卷是尾牙少不了食品之一,吃了割包、食物等,表示了一年到头大发财,割包形同馒头,比馒头大而薄,一分为二,打开甲面,而放入卤肉、酸菜、花生粉,形如钱包,表明为好彩头,预祝新春有好彩头,大吉大利。在商言商,尤其商家重视尾牙,老板借此宴请员工,以感谢他们一年来之辛苦工作,现代人都懂得如何团结

  • 文章(玖、养生幸福)四、新年3愿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爆竹 春节 团圆饭 交通 饮食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节一向是国人最重视的节日,辛苦了一年,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何等欢乐温馨。春节我有三个愿望。一愿身体健康。春节期间若大鱼大肉,万一吃坏肚肠,就得到医院挂肠胃科。其实,平日饮食丰盛,何必贪口腹之欲?吃坏了肚肠,得不偿失。二愿合家平安。一家人能平平安安没有病痛,平时就要注意生活起居,出门行车遵守交通规则,左邻右舍和睦相处,不与人计较,抱定吃亏就是占便宜,不论人短长,如此生活,自然平安幸福。三愿国泰民安。现今社会经常打打杀杀,充满暴戾之气

  • 文章雜談過年

    来源期刊:《浦東》 第43期  作者:張宜宜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过年 团圆饭 农业社会 账目结算 乞丐 莲花落

    日子过得眞快,眨眼间,距离过年祇有十几天了。生活在宝岛台湾的人民,称得上得天独厚天之骄子,人人丰衣足食,物质享受,更不在话下,每餐佳肴满桌,看到鱼肉荤腥,早就望而生厌,胃肠翻腾,所以逢到新春佳节,每家每户,充其量多添购些小菜,吃上一顿团圆饭,渡过一个愉快的新年,应应时景算了。近些年来,民间对新春气氛已逐渐淡忘。也就是在平时享受惯啦,每天好像都在过年似的,因此对过年,也没有过去那么重视了。可是在半世纪前的农业社会那个时代,过年可是件大事。平常日子,一般人

  • 文章家鄕過年民俗談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3期  作者:陳志英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团圆饭 跳火群 烧灯架 过年民俗 贴春联

    丰俭不一,与人口及经济状况成正比例,唯一不能或阙者,首推「过年饭」和「春联」,一到除夕,尤以小孩即欢天喜地而「呛呛滚」,兹忆昔日在家鄕晋江所见过年民间习俗,述之如下:一、食团圆饭咱家鄕俚语有谓:「年兜不返无某,淸明不回无祖」。故家人作他鄕游子者,必须返家,方得一家人共进团圆饭,倘因特殊事故未能返家者,亦须于席上留位、摆筷子、碗匙等,以示全家团圆之象征,席间进肴,且须有连根带叶之俗称「长年菜」者,为示长年一家团圆之意,今或称之为围炉者是也。二、跳火群跳火群

  • 文章祥和歡樂春意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徐秉揚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送灶 隔年陈 团圆饭 守岁 烤元宝火

    办得像个样子,而且务必使全家团聚,不得缺人,因此又谓之「团圆饭」。年三十下午即有耍狮子、玩麒麟、跳财神之类的年俗团队到各户人家门口玩跳致贺,讨个馒头吃,也有人家给几分或一角钱以为偿赐。晚饭后要「守岁」。那时没电视看,大人就炒葵花子、花生或做糖片,来哄孩子边吃这些「小元宝」,边讲故事,尽量让孩子迟些睡。只有到孩子困得支不住时,大人才拿出「大糕」(又叫桂片糕)和「小果子」(店里叫小京果)每人分一把用纸包好放在我们枕边,每人再给三角二角压岁钱,才许上床睡觉。大人还要

  • 文章(陸、綿江詩苑)與臺胞危恭沐君共度中秋佳節喜作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蘇永平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危恭沐 恩师 周年纪念 中秋节 团圆饭

    并于中秋节一起吃团圆饭,我们师生见面,有说不出的高兴,次日他作七言诗相聚之缘,此诗意义深长,为此请吾兄代为转刊载于即将出版之瑞金文献上,以志留念,瑞金在台师范同学不少,大多均认识苏老师,想必看了以后,也必会引起他们回忆。此事,拜托了。慈奉寄上苏老师所作诗以及他的地址并与我合影之照相。请一倂刊载。余再叙,于此敬祝教身体健康学弟 危恭沐 敬上 民国八十五年十月廿八日危君与我谊属师生,阔别五十春秋。君情深意长,数月前嘱其在昌侄婿陈承遂、侄女危桂兰「务必找到苏老师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