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民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平泉瑣談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6期  作者:蘇日新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平泉 辽河 回民 改刀

    争奇斗绝、芬芳四溢;加之奇峰怪石、罗列各地、獐狍野兔,随地可见,百鸟争鸣,悦耳动听,这种景中套景,格外显得美好纯眞,实为一处难得的度假胜地。谈完风景,再谈谈美食,平泉街里有很多回民,他们卖的羊杂汤、烧饼,多为一般民众的早餐,物美价廉,十分可口。另外,平泉有一种绝妙美食,就是五魁园的「改刀」,五魁园在平泉大街的中段,清末即开办了。「改刀」是一种炒肉丝,用特制的刀将肉切成如头发般的细丝,再用大火快炒而成,这道菜独一无二,远近驰名。前几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

  • 文章(家乡史话)赵老同师徒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2期  作者:史銀堂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喇嘛教 清末回民起义 黑旗军 白莲教起义

    抱打不平。成年后做过兵勇、小贩和拳师,结交了不少英雄好汉。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在家乡率众抗粮,求减钱漕,遭官吏破坏而败。次年参加白莲教起义,率黑旗军转战山东、河北十三个州县,远近震动。不久被清军包围、招降,调到陕西郃阳(今合阳)攻击回民起义军。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幡然悔悟脱离清军。从陕西返回山东,重举义旗,十月,被僧格林沁所部清军击败,离队出走,辗转来到内蒙古,更名赵老同,潜居萨拉齐、水间沟门等地。赵老同在萨拉齐一带落脚后,见当地民风剽悍,是英雄用武之地,便

  • 文章安慶市清眞寺今昔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7、8  作者:鄭克勤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清真寺 历史沿革 回民礼拜 开斋节 张献忠

    桐城清眞寺安庆市城内自明代初年就有回民定居,为散居内地回族较集中之地,城鄕现有回民一万三千余人,清眞寺七所,其中座落在市内大南门的忠孝街的一所,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一座无像宝殿,一次即可容纳千人同时礼拜。殿宇之广省内外罕见。安庆市大南门清眞寺为明成化五年(公元一四六九)原安庆卫指挥使,骠骑将军马义由广西致仕还鄕后捐资兴建。落成时,明宪宗皇帝赐有「百字匾额」。明代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率起义军三师攻打安庆城,此寺毁于兵燹。清康熙间,回民重建。咸丰三年

  • 文章清末西北回民之反清运动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高文遠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西北回民 反清运动 史料记载 伊斯兰教

    西北的伊斯兰敎徒「囘囘」、「囘敎」是中国独有的专称,也是「积非成是」的通称,绝不是「辨名推理」的正称[1]。「伊斯兰」ISLAM才是全世界通用的名称,「伊斯兰」为阿拉伯文,其释意为「顺从」或「平安」。「顺者,顺乎主也,安者,顺乎主而获安也。夫既顺乎主矣,故凡一切偶像自不萦其心矣,既顺乎主而获安矣,故凡一切祈神拜物,妄思远祸弋福之行勤,自不足摇其志矣。」[2]这很显明的标示了伊斯兰敎认主独一的精神,也是其信众的行为准则。在中国的伊斯兰敎徒,自称为穆斯林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