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四明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宁波诗话)四明山纪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64-10-31
    关键字: 宁波诗话 四明山 四明山诗记

    余好四明山,遂忘千金诫。靉靆与日往,巉绝甘行惫。大阑辔可骋,箭广仆无赖。梨洲与丹山,尙隔流猋外。醉舞淸冷天,啸歌白云界。疑无后土承,独有皇天戴。惊峯俯沤,巨海萦近介,山院罢钟磐,时禽喧梵呗。缅怀秋水人,耿袭淸风介。戾止亦忘归,归来悲难再。又作四明山歌云:我昔长歌天姥吟,今来飞越江之深。烟波浩荡都在眼,苍厓白鹿纷可寻。游足未开意已窘,片云隐约前材尽。适来纵入丹山赤水之洞天,果尔二百八十芙蓉之峯相钩连。沸如巨浪排九渊,渴虬饥鳄崩奔前。惊魂褫魄悸不定,乃知世间

  • 文章四明山寨纪(行朝录之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1期  作者:黄宗羲 出版时间:1984-11-10
    关键字: 四明山 四明山寨纪 《行朝录》

    四明山,在汉、晋以前,通谓之天台;其后,分裂天台以为四明。盖周围八百里,连山叠嶂,豁险之极。唐咸通元年,裘甫之裨将刘纵简率壮士五百,奔至大兰山,据险自守;诸将共攻破之。大兰山,即四明之山心也;则四明之为山寨旧矣。丙戌(西元一六四六年)六月,浙东师溃。宗羲时率师渡海,规取海盐、海宁二城;报至而还。十日,散遣余众,愿从者归安茅瀚(字飞卿)、梅溪汪涵(字叔度)二帅。以五百人入四明,屯于杖锡。宗羲意结寨固守,徐为航海之计。因诫二帅连络山民,方可从事。二帅违宗羲节

  • 文章四明山中十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0期  作者:南宋 載表元 出版时间:2000-11-10
    关键字: 诗词 四明山 风景

    楓樹坑鷹飛不斷楚天長。雲路霜林級級黄。何處人煙有墟落。北風高壟散牛羊。茶焙山深不見焙茶人。霜日清妍樹樹春。最有風情是巖水。味甘如乳色如銀。大小橫山小橫欲盡大橫來,萬壑千岩洶湧開,聞道洞天深幾許,紫雲深處有樓臺。北溪亂雲穿盡得平蕪。一段冰寒碧玉壺。猶是春風未相棄。山前吹長萬龍鬚。韓採岩洞深煙樹碧氤氳。只採靈苗不採薪。聞著蹤由多懶説。相逢莫有姓韓人。莽廣溪怪石驚湍吼不休。時時巖客飲寒牛。誰知此水明州去。侵作琉璃萬頃秋。木蘭七里黄泥紅樹岡。西風果熟一村香。居人...

  • 文章有關寧波人故事二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0期  作者:傅鴻年 出版时间:1995-11-10
    关键字: 宁波人 银行 北伐 孙传芳

    会安排食宿交通并连络上海宁波同鄕会在火车站迎接安排,返回故鄕,在被拉之同鄕中,后来凡事业小有成就者,均有回馈及热心赞助。二、四明银行挤兑风潮民国二十年前后,上海有发行钞票权之银行,计有中央、中国、交通、农民,所谓大行,四明、中南、中国通商、中国兴业,等小行,当年四明银行发生挤兑,情势岌岌险象环生,银行方面紧急调度,将整箱银元,由前门进再由后门出,循环进出,仍是人山人海的挤兑,其时路过银行之宁波同鄕得知眞相后,将随身所携银元,悉数兑回四明银行所发之钞票

  • 文章四明山心石刻群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9期  作者:周冠 出版时间:1997-06-10
    关键字: 四明山 杖锡寺 石刻群 四明山心

    四明山緜延鄞、奉化、嵊、余姚等县市,山势盘结,周围一九〇公里,有山峰二八〇座,云蒸霞蔚,林密谷深。地处鄞县西陲的杖锡,平均海拔在八〇〇米以上,属高寒区。明中叶鄞籍诗人「栎社长」沈明臣曾于万历三年(公元一五七四年)夏历二月中旬登杖锡,记有气候异变一段:是日蒸热若长夏,天朗朗霁。忽阴云一缕起日下,即大风震荡,山谷向应,若雷霆怒击。云涌出南走,顷刻幂六合。云黑如靛,野烧出山顶,状若列缺(闪电),光闪闪烁人,亦一奇观。舆疾走,首不及数回,咫尺不辨人马。舆人惧,奔

  • 文章梁祝韻事在寧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69-02-16
    关键字: 梁祝 民间爱情故事 谈助 民间传说

    不同,但在宁波古蹟中,最为家喩户晓,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山伯庙即在宁波西鄕的邵家渡,距城仅十余里,出西城乘船,一小时便可到达。庙宇相当宏大,门题「敕封忠义王庙」。徐兆昺所撰的「四明谈助」载云:「晋梁山伯,名处仁,家会稽(即今之绍兴),少游学,道逢上虞祝氏子,同往肄业三年。祝先返,后二年,山伯方归。访之上虞,方知祝氏九娘女子也。女名英、台。怅然,归告父母,求姻,时祝已许郑城马氏,弗遂。山伯后为县令,婴疾弗起,遗命葬于鄮城西淸道原。明年,祝适

  • 文章四明诗选)四明十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元、奉化戴表元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诗选 诗集 诗词

    一)雁飞不断楚天长,云路霜林级级黄,何处人烟有墟落,北风高处散牛羊。(二)山深不见焙茶人,霜日淸妍树树春,最有风情是秋水,昧甘如乳色如银。(三)小横欲定大横来,万壑千巖汹涌开,问道洞天深几许,紫云深处有楼台。()乱云穿尽有平芜,一段寒冰碧玉壶,犹是春风未相识,山前吹长万龙须。(五)怪怪惊湍吼不休,时时岩谷飮寒牛,谁知此水明州去,浸作玻璃万顷秋。(六)雨颊棱棱额下分,更无坳处可藏云,西风怕夺行人眼,荞麦满山铺锦云。(七)洞深烟树碧氤氲,只采灵苗不采薪

  • 文章雪竇風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67-10-28
    关键字: 雪窦山 四明山脉 雪窦风物

    甯波为一海滨平原。自平原遥望四明山脉,积翠连天。其山巓隐隐然若一指针,立于西南方者,是即奉化江口之塔山。自江口溯剡溪而上,经泉口而至溪口,地居剡溪北岸,雪窦山之麓,是为总统蒋公之故鄕。复西行,缘剡溪九曲,至古剡县,即今嵊县,则为蒋母王太夫人之故里。唐人诗:「为爱名山入剡中」,山川壮丽,世所共知者也。余少时肄业郡城,尝读黄梨洲著四明山志,爱诵前人诗句。如王阳明四明山诗:「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杨守陈雪窦山诗:「芊芊秔稌秋常稔,落落松篁夏亦寒

  • 文章四明山石牕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汪煥章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四明山 石窗 宁波 府志 游记

    四明山为吾甬主山,石牕为四明命名之所以,是故石窗之形不可不辨。近读在台出版之「宁波风物述旧」、胜蹟类「四明山」文中,作者李雁荪君据唐六典所载:谓「石窗面玲珑,中通日月星辰之光,亦名窗,故曰四明」。又据雍正宁波府志云:「四明山……上有方石,面如牕,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曰四明」云云。果如「六典」与「府志」所述,则石窗为一方石,位必在山顶,中空,面有洞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无如此说似是而非:盖石在峯顶稍下约三十步,石三面埋土中,一面平开洞,由石外观

  • 文章四明山忆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碧波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四明山 笔者 景象 黑龙潭 概述

    民国三十年,笔者供职浙江余姚县政府,日寇陷杭甬沿线各县后,蔡竹屏县长,退至四明山心脏地区黄家庄。其时县府仅存少数干部,僻处山区,无公可办。笔者年少好嬉,终日挖鞭笋,寻松姑,捕野鸡,捉石蛙,感觉处处可玩,事事新奇。四明山主峯华盖山,在羣峯中拔起,状似梯形饭锅盖,故土名实为锅盖山,峻陡直上,高不可仰,据村民相吿:峯顶遍地野生茅栗,香甜远胜板栗,并可眺见百里外之曹峨江。食指游兴不禁为之大动。自山腰船底弯村(仅一户)至峯顶,已无路可通,须央当地人引路。峯巅平广如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