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嘉善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善方言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6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嘉善 方言 国语 注音 乡音

    的,在那谈话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之间,一定不免要夹杂许多方言(鄕音)在内。因为这些鄕音,还在呀呀学语时,深印于脑际的,去之不易,改之为难!我嘉善地处浙江的东北隅,接壤苏州与上海,方言有从苏沪二地传入的,也颇不少;因为苏州人有说书与唱书者,遍及江南地区,而说书唱书,又多花言巧语,揷科打谭;且多用苏白(苏州方言),引人发笑。上海是通商口岸,来往接触频繁,所以苏沪二地的方言,传入最多。而嘉善普通的口音,除方言外,也近似浙江官话。方言不但相互传习,甚至普遍传习而成通用

  • 文章徐霞客的嘉善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6期  作者:楊越岷 出版时间:2014-06-10
    关键字: 徐霞客 嘉善 佘山访友 丁宾 西塘

    早就听说「徐霞客到过嘉善!」但认为是酒后神聊,故未加追问。后来立人在〈西塘〉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事,且点出了徐抵达西塘的确切日期。这倒引出了我「顺藤摸瓜」的兴趣来。一连翻阅了好几个版本的《徐霞客游记》,最后在一「足本」里,找到了这位旅行家「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五日」夜泊丁家宅;「二十六日」拂晓船过西塘的记载。同行者江阴的静闻和尚徐霞客的「嘉善之旅」(精确的说法是「路过嘉善」,其最终目的地是云南),时间为崇祯十年(一六三七),那一年先生已五十二岁了。苏南地区与

  • 文章春满校园桃李芬芳—嘉善教育二十年巡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2期  作者:屠亞玲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嘉善 教育 嘉善县第二中学 师资力量 教学设施

    嘉善县地处浙江北杭嘉湖平原,素有「银嘉善」之称,民风纯朴,淡于经商,历来有尊师重敎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嘉善县的敎育发展迅速。一九八五年成为浙江省基本普及初等敎育县,一九九四年成为浙江省「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敎育县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高中敎育逐年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一九九九年达百分之七十。全县基础敎育质量稳步提高,一九七八年—一九九九年累计为全国各高等院校输送新生近五、〇〇〇人,高等敎育从无到有。全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 文章地善人善風光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6期  作者:楊越岷 出版时间:2014-06-10
    关键字: 嘉善县 历史文化 缘由 最新阐释

    嘉善县始建于明宣德五年(一四三〇),至今已有五八四年历史了。以往人们对嘉善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据,但对「嘉善县」冠名问题,却未见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实,地名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比如,我们探讨「嘉善」作为县名是谁提出的?它最初的含义又是什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有益而又有趣的问题。通过研究与探讨,我们不但可以追根溯源,了解许多乡土文化和历史知识,而且能够激发起一种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对「嘉」、「善」这两个字的释义在探讨「嘉善」这个名词之前,有必要先了

  • 文章早年繁华的嘉善东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6期  作者:李宗海 出版时间:2014-06-10
    关键字: 嘉善东门 茶馆 米行 钱庄 学校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嘉善最繁华的地段是东门,而东门外那条明清老街—东门大街是嘉善县众多街道中最为繁荣的商贸大街。用条石砌成的石板街面虽然极其狭窄,但街道两边的商店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东门大街上有好多家茶馆,著名的有日晖桥头的钱家茶馆、梅祥盛茶馆以及小寺桥头的吴家茶馆、长乐茶馆。每天天还未亮,茶馆早已挑灯开张,不一会,竟然座无虚席,迟来者简直一席难求,茶房泡茶冲水忙得不可开交。茶馆还兼营点心,甜的咸的都有,除了干贝虾仁烧卖、油煎肉团子、重糖猪油豆沙月糕

  • 文章俗谚「金平湖,银嘉善」探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6期  作者:楊越岷 出版时间:2014-06-10
    关键字: 俗谚 嘉善 嘉禾一带 高阳 两浙官场

    前几年写了〈「金平湖,银嘉善」新释〉,对在嘉禾地区流传的这一俗谚,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文章虽然发表了,但这不是一篇考据意义上的文章。我们知道,任何考据文章,如果没有详实而有力的史料来支撑其观点,那么,再完美的结论也不可能真正站得住脚。那末,俗谚「金平湖,银嘉善」的寓意到底是什么?有位读者朋友打电话跟我切磋,他曾从史学的角度,对这句俗谚的寓意作过探讨。在提到我的那篇文章时,他说:「如果有兴趣写续篇的话,应该读一读《水窗春呓》这部随笔,其作者金眉生也是嘉善

  • 文章幹窯讓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6期  作者:楊越岷 出版时间:2014-06-10
    关键字: 干窑 让巷 笔者 自然村 嘉善

    让巷」是个有关睦邻关系的传说,它流传于在北京、安徽、河南和浙江等地。而在全国叫「让巷」的地名也很多,最为著名的有三处:一处在北京平谷老城区;一处在浙江天台东门角;还有一处则在嘉善干窑镇西的长生村。「让巷」的故事耳熟能详,情节都是:两家起屋,为争一墙之地,成了仇家。各家都有人在京城做官。双方各找靠山,希望能压倒对方,多占一墙之地。不料两家同时收到京城回信,写的是同样一首诗: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家读信后,都感到

  • 文章闲话嘉善(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9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嘉善 鱼米之乡 地理 民俗 茶馆

    一、地理沿革嘉善是浙西东北隅的一个小县,析自嘉兴。在历史上可以查考时起:夏时属扬州域,商时因封地而遂为吴;周置九州,乃属扬州,后武王封周章后为吴伯。春秋时曰携李,亦称长水。(均是嘉兴的别称)吾国文化最早发达于黄河流域,所以当时以黄河流域为政治中心,此时的江南还被视为:「断发文身,不冠不履。」的化外人民。战国时属吴,吴亡入越,越灭入楚。此时整个江南地区,尽为楚公子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姓黄名歇,为当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故上海有黄浦江,又称歇浦,亦曰春申江

  • 文章嘉善老年大学书画教学成绩斐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9期  作者:王保漢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嘉善 老人 大学 教育 书画

    座落在浙江省嘉善县花园路的嘉善老年大学,一九九四年十月成立迄今,书画展览层出不穷,成为县城一个亮丽的风景线,仅去年一年就举办了十次书画展览,超过县文化单位举办书画展览的数字和规模,在嘉兴市全市也是名列前茅的。该校在县委、县府关怀和重视下,已发展成为拥有六所鄕鎭分校,一个敎学点,开设十四门学科,二十五个班级,学员超七〇〇人的县,鄕(鎭)两级敎学规模,成为全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求」「老有所为」的重要窗口,老龄工作、老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书画

  • 文章嘉善的馄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牛半農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浙江嘉善县 馄饨 泡馍 砂锅馄饨鸭 家乡美食

    。囘忆当年在嘉善读书时,学校在东门外,东门大街大胜寺外就有一家馄饨店,开馄饨店的老板,大都是江西人,我们同学经常光顾品尝馄饨。馄饨分类有小馄饨、大馄饨、油煎馄饨等,品种可分鲜肉馄饨、虾肉馄饨、菜肉馄饨等,这在小店摊档都能吃到,今天在嘉善登上宾馆大雅之堂的有「砂锅馄饨鸭」。嘉善馄饨家家会裹,也是家庭中丰富和调剂生活的一个内容,锅子里开水沸腾,馄饨一下锅就汆在水面煮熟了,用勺子舀在碗里,碗里的汤料要讲究,更增加馄饨的美味,品尝之下,只觉得鲜美滑爽(我特别喜爱吃小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