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嘉兴南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兴南湖烟雨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0期  作者:樹泉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烟雨楼 嘉兴南湖 诗句 对联

    的贡献,厥功甚伟。嘉兴南湖有此古祠,或亦文物之邦的一大特色。至舞蛟奇石,既高大,又维妙维肖天生而成,眞是造化之奇蹟,难能可贵,嘉兴鱼米之鄕,一片平原,全县不见一山一立,似乎对「石」情有独钟,南湖烟雨楼独多假山造景之趣,偏爱万分。此处以雪松取胜,与烟雨楼前以银杏取胜,迥异其趣。仓颉祠与烟雨楼于南湖中隔水相望,往来其间,仍藉渡船。如今南湖船孃消失于无形,令人怀念,南湖盛产无角的靑菱,采菱妇女置身木盆荡漾于南湖一片菱荡之中,年长者以布包头,妙龄者头戴宽边草帽,不忘

  • 文章嘉兴南湖烟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0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0-12-20
    关键字: 嘉兴 南湖 烟雨 美景

    嘉兴古称檇李,居沪杭铁路的中心,那里有个南湖,亦称鸳鸯湖,湖中间土墩上有着一幢楼房,栏槛参差,虚牕四辟,这便是著名的烟雨楼。这烟雨楼始建于明朝的嘉靖年间,淸康熙间重建,乾隆下江南,在这里留驻过六次之多,因此成为一方之胜。洪杨之役,屋全毁,同治初年又经重修。地位不大,却也小有点缀,如浮玉亭、钓鳌矶、菱香水榭、菰云簃、鱼乐国等,名字倒很雅致。在这里,最合式是三两个朋友,泡壶茶嗑着瓜子儿聊天,尤其在春天,所谓「柳叶乱飃千尺雨,桃花红涨一溪烟」的季节,景色确是

  • 文章嘉兴三塔的位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5期  作者:梓良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嘉兴 南湖 三塔 运河 位置

    本刊第四卷第三期(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出版)画页「浙江各府县名塔介绍⑴:「嘉兴府南湖三塔」,所标位置有误,特略予说明,以资补正。查「南湖」一名「鸳鸯湖」,位置在郡城(城已拆)东南火车站边,所以沪杭铁路的乘客,在由杭到嘉兴站机车头放出「呜——」的囘声,或由沪到杭的旅客开出嘉兴站车轮磨擦铁轨声由缓渐紧时,视线南移向车外探望,就可看到南湖和在湖中的「烟雨楼」。至「三塔」则在城的西南「运河」塘边;运河为我国昔日运粮要道,南起杭州,经江苏、山东而达河北通县,全长

  • 文章南湖烟雨忆游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陳長坤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沪杭路火车 南湖 烟雨楼 鸳鸯湖边月如水 孤舟夜傍鸳鸯起 嘉兴的传奇故事 馄饨菱

    当游人坐着沪杭路火车,一停在嘉兴车站时,便会听到月台上卖零食的小贩,不断送来「酱麻吊,酱蹄筋,南湖菱,要……」的叫声。嘉兴是沪杭路上一处大站,也是过去浙西的首府,地当运河漕汇之区,为苏嘉铁路终点,人烟稠集,商业辐辏。虽然当地人很谦虚的说:「金平湖,银嘉善,铜打的嘉兴。」这表示嘉兴富饶情形,敌不过平湖与嘉善,应该是个小老弟。但在普通游人眼里看来,它仍属于江南平原鱼米之鄕,纵差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何况那里却是有名的美人窝,想当年一部八美图,已无形中渲染过这一点

  • 文章闲话嘉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周伯吹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家乡忆事 人生感悟 往事追忆 旅游随笔 嘉兴田良地富 南湖烟雨楼 四塔 八寺 九镇 十桥

    丝茧为大宗,鱼虾、水产,及桃杏梅李,与南湖特产之圆角生菱,俱属稀有物,用于天下者焉。余童年在私塾读书时,每承先祖母授以童谣。谓:嘉兴田良地富,港湾四达,建设多繁华,地域也辽广,其童谣歌曰:『唔拉(俗称我为唔拉)嘉兴、有一楼、二亭、三湾、四塔、五湖、六街、七县、八寺、九鎭、十桥。游览胜景,到处畅通,文华儒雅,羣集士林。其所谓一楼,即南湖烟雨楼。二亭,即落帆亭与曝书亭。三湾,即杨柳湾、州东湾与殿基湾。四塔,即东塔、三塔、濠姑塔、眞儒塔。五湖即范蠡湖、大南湖、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