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和平共返回6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迎新建設開新運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25期  作者:葉國泰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台湾 富裕 和平 政策

    得来不易。但我们也必须晓得,古来有一个谚语,即「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恰似水推舟」。老实说,我们这点成就还经不起大风大浪,然而不晓得是中国人福薄还是命运多舛,正在这蒸蒸日上之际,国内总有部分异议人士搞分裂意识,这么一个小岛,团结犹恐不及,那里经得起四分五裂,为什么不把眼光放远些,心胸放大些,把精力贡献给整个民族或整个世界呢?目前全世界的趋势,都迈向和平。为了我们己身的前途与幸福,大家再不能搞什么意识形态,应把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集中起来,配合政府的国家建设。勇敢迈进

  • 文章慶賀台北市寧波同鄕會六十週年大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1期  作者:孫茂煥 出版时间:2007-08-10
    关键字: 周年 大庆 和平 奋斗

    十万同乡着力行,传教继起后来人。和平奋斗统一业,强我中华富我民。

  • 文章象中五十大庆访和平寺旧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和平 旧址 校庆 参观 同窗

    ㈠青衣藍褂此同窗,刻苦勤學意志昂。校慶五十訪故地,老當益壯照一張。㈡半紀年前此寺中,同窗勉勵志相同。青絲離校返白髮,鐵骨冰心笑意濃。㈢那年寒假回家轉,涉水跋山不畏難。高坎峻嶺踩腳下,縱情東海逐波瀾。

  • 文章两德和平感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0期  作者:趙苦葉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和平 战争 文化

    战争原是逞英雄。民主极权政不同。久乱必衰分自合。两端互执用其中。交流文化崇正道。统一邦家靖雨风。二德和平今已见。此间瞻顾未三通。

  • 文章和平团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4期  作者:胡飛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和平团结 炎黄儿女 同胞

    炎黄儿女雄东亚,展现政经举世夸。十亿同胞齐发奋,和平团结兴中华。

  • 文章一个人种复杂而能和平相处的国家—巴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8期  作者:陳燮堂 出版时间:1993-08-10
    关键字: 巴西 种族 和平 广场 散步

    巴西,大家多知道,而且移民該國的人很多,日本、臺灣都有移民,而且日本還專設日本移民村,我國也有過移民計畫,爲什麽大家都想移民巴西呢,因爲巴西地大物博容易謀生,但結果我國僅移民十戶,後因邦交斷絕,未能繼續,誠屬憾事,筆者因到過巴西,僅就所知報導於次。巴西是一個好地方。它的疆土,佔南美洲面積的四分之三,自北緯五度至南緯三十三度,南北距離四千三百三十六公里,東自西經三十五度西至西經七十四度,東西相隔四千三百三十公里,它東瀕大西洋,北與幾內亞、委內瑞拉、哥倫比亞...

  • 文章金縷曲(中華民國百年頌)——並賀如海理事長合府春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許大路  出版时间:2011-04-30
    关键字: 中华民国 和平团结

    伟烈哉民国。百年前,孙公肇造,屡兴而踬。凭几许先贤英哲,热血头颅抛掷。才喜见,新邦初立。扫阀抗倭方奏凯,汛洪潮,胜利全淹失。丧霸业,版图赤。元戎百战威仍赫。率群豪,营台更始,缎精储力。孤岛建成强堡垒,民主规模有尺。从内外,消除仇隙。文化为扬宗王道,尚和平,四海亲如一。期万载,永无敌。

  • 文章风入松·和平之旅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4期  作者:高揚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和平 春风 寒冰 回乡 亲情 连战

    春風拂面柳搖青,海峽破寒冰。沈沈半紀音曾隔,乍回鄉、擁抱親情。兩岸藩籬初撤,一朝骨肉相迎。鎂燈閃爍步輕盈,握手啓新程。劫波歷盡良機在,乘長風、破浪前行。縱目河山靈秀,中華大業昌明。

  • 文章壽堂叔百歲聯語(一百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8期  作者:湯錦文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同舟 和谐 统一 和平 功绩

    赞扬两岸,人顺天心,追求民族的和谐;愿能风雨同舟,推诚相许,达成统一,共享和平;忆昔园花怒放,野鸟争鸣,鞠尽瘁著勋绩。铭感五中,天降人瑞,象征国家之将兴;欣羨椿庭日永,梓舍春多,鹤算期颐,凤会海屋;于今南极星辉,高山仰止,尊酒称觞舞彩衣。

  • 文章(人文掌故)和平桥与大峰祖师

    来源期刊:《潮訊》 第1期  作者:趙範之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和平 文天祥 大峰

    宋丞相文天祥所书「和平里」石碑大峰是得道之高僧,不详其里氏,始来自福建。潮阳县西南三十里,有和平里,有大河杠截,既广而深,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每遇风涛,时有覆舟之患。大峰睹此情形,发大愿心,欲建石桥以渡众生,闻者笑之。大峰四处奔走,不避风雨,跋涉于邻近及远方之鄕村,向施主劝募。有时用竹竿测度水之浅深,潮之高下,河阔狭厚薄,数量之多少,工役之人数,好似大工程师,惶惶岌岌日夜不休,不辞劳苦。众人见之,莫测其施为。宋徽宗宣和五年癸卯,大峰尽将其前所募之钱,载归

共61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