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周敦颐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周敦颐《爱莲说》撰写原地之商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沈家保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周敦颐 《爱莲说》 语文课 周敦颐年谱》 地方志

    出淤泥而不染“,一篇遗作说千年。周敦颐名著《爱莲说》,言简意丰,影响久远。近几年,笔者在翻阅一些报刊和旅游书籍时,见有些文友在介绍周敦颐撰写《爱莲说》的时间和原地的文章,说法各异,心存疑团。颇有名声国家教育部推荐篇目由黄瑛编著《初中古文导读》一书,在第一八八页题解中说:”爱莲说“是周敦颐在南康郡(今江西省星子县)任职时写的。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池名曰”爱莲池“。黄瑛先生认为,周元公在南康府一侧挖池种莲,所以断定《爱莲说

  • 文章淮門周氏 「愛蓮堂號」之由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周振熙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周敦颐 历史资料 《爱莲说》 人物介绍

    沭陽縣王令史庄(今楊柳庄),周氏苗裔,始祖淮公諱轉生。係宋理學開山祖周濂溪公十七世孫。先祖敦頤公字茂叔,生于一〇一七年,卒於一〇七三年,宋朝道州營道(今湖南省道縣)人。曾任分寧主簿知南康軍、廣東轉運判官提點等官職。公是宋朝理學的開山祖,著有《太極圖說》、《通書》、《周元公集》。宋朝有名的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二人都是公的學生。前人稱讚他「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公幾世人住在營道的濂溪,後來徙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于湓江,公也名之爲「濂溪」。後世學...

  • 文章先祖周敦颐《爱莲说》赏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周照·王靳儉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爱莲说 文学赏析 周敦颐

    读先祖周敦颐《爱莲说》有以下记载:《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中和陆地上草木,木本的种种鲜花,惹人喜爱者实在众多。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独独喜爱菊花;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人很是喜爱

  • 文章修水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盧卓辛 出版时间:1991-04-02
    关键字: 修水县 黄龙山 历史沿革 黄庭坚 周敦颐 濂溪书院

    鎭企业、二轻工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邮电、统计、物价、物资、烟草专卖等廿八局。另有办公室及各种委员会共四十八单位。县以下设区政府、乡政府、村委员会等三级。四、文化教育本县向称「文章奠府」,为「濂溪弦锋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文化教育兴盛。宋代黄庭坚曾祖父黄中理曾创设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宋郊、宋祁兄弟及黄庭坚等均曾就学于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曾开办濂溪书院。徐、祝等大姓亦办有书院,培植众多人才。自唐宋至清代,本县共有进士二〇一人、举人

  • 文章湖南道县周敦颐文化广场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29期  作者:周治中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周敦颐文化广场 铜像 花岗岩石刻 文化长廊 人物评价

    湖南道县周敦颐文化广场位于县城潇水河畔,占地一万平方米。中央立十一点零七米高的周敦颐铜像,后竖文化柱九根…下为高一百一〇米的文化长廊,隔河建高十三点九米的濂溪阁。周敦颐铜像用青铜铸成,像高十点零七米,寓意周敦颐生于公元一〇一七年。基座高二点四九米,寓意〈太极图说〉两百四十九个字,四面分别刻有周敦颐生平,皇帝诗赞,和他的两大著作名篇〈太极图说〉和〈爱莲说〉。九根文化柱用福建花岗岩石阳刻,在周敦颐铜像之后,前八根分别刻古道州八景,第九根刻今日道州万象更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