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司马迁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陕西闻人王友直倡议办司马迁大学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司马迁 司马迁自修大学 王友直 捐献公告

    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他是祖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故里古龙门——韩城市,是一座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沐受司马迁的德泽和文思的哺育。于此兴办学校,发展敎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优越的条件。经济要发展,敎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提高民族素质,是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根本大计。根据国家广开学路,多方办学的精神,为促进敎育发展,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

  • 文章十九集电视连续剧司马迁电视连续剧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常元龍 楊庭琳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电视剧 司马迁 剧集情节

    片头黄河水滔滔东去,波涌浪叠,映着当空的一轮红日,河面上浮光耀金,明明灭灭,眩人眼目。岸边,依山而建的古建筑群,檐牙交错,琉瓦溢彩,又掩映着丛丛绿树,既雄伟壮观,又清幽古雅。山崖,陡峭险峻。崖下,澄碧清澈的芝水淙淙流过。古朴、典雅的毓秀桥横架于河上。古建筑群前有一座牌坊,横额写着:『汉太史祠』。沿光滑的石阶拾级而上,依次是木牌坊、砖砌牌坊、山门、献殿、寝宫。寝宫正中石龛上,塑着司马迁全身坐像,长须飘拂、雍容庄重。八卦墓。墓上,五根苍劲虬曲的柏树躯干,犹如

  • 文章劉邦沛宮高歌論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明哲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刘邦 大风歌 司马迁 章太炎 朱熹

    一致了,我们且由历史上帝王的作品论起吧;例如唐太宗的「心随朗月之高,志与秋霜之洁。」宋太祖的「太阳一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赤。」明太祖的「风吹雷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清康熙的「波涛滚滚乾坤大,列宿煌煌日月光。」乾隆的「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这些诗都是咄咄逼人,有呑吐河岳的气慨,但总觉不如刘邦大风歌的吐词典雅吧!六朝时,萧统也把这首歌编入文选杂歌中;人言人殊,眞是仁智互见了。(见中国诗史)这首歌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司马迁写作的大意是这样的:「十二年

  • 文章説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4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12-01
    关键字: 红苕芋头 司马迁 李泌 水田芋 食用方法

    不厌日来迟,堆盐热芋寻常有,怪底人呼鬼剖皮」。粤馔中之「南乳芋扣肉」,粤点中之「炸芋角」、「炸芋虾」,尚须要至广州长堤一带大饭店才有得吃。照史记所载,芋之原产地分明是汶山下,而现行「辞源」硬说东印度及马来半岛为原产地。司马迁有生之年,距汶山繁盛之年,已经甚远甚远,司马公不过记述其事而已,试问汶山繁盛之年,那有什么东印度马来半岛。我国学人之不愼为此。「辞海」不言原产地,总算有点子进步。蜀中之芋,大致可分两种:一为水田芋,芋禾茎高至二余尺,茎举叶脉皆紫,有圆头长

  • 文章説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8-03-01
    关键字: 红苕芋头 司马迁 李泌 水田芋 食用方法

    不厌日来迟,堆盐热芋寻常有,怪底人呼鬼剖皮」。粤馔中之「南乳芋扣肉」,粤点中之「炸芋角」、「炸芋虾」,尙须要至广州长堤一带大饭店才有得吃。照史记所载,芋之原产地分明是汶山下,而现行「辞源」硬说东印度及马来半岛为原产地。司马迁有生之年,距汶山繁盛之年,已经甚远甚远,司马公不过记述其事而已,试问汶山繁盛之年,那有什么东印度马来半岛。我国学人之不愼为此。「辞海」不言原产地,总算有点子进步。蜀中之芋,大致可分两种:一为水田芋,芋禾茎高至二余尺,茎与叶脉皆紫,有圆头长

  • 文章夜讀史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3期  作者:高照 出版时间:2002-03-10
    关键字: 《史记》 司马迁 太史公祠 纪传体通史

    近得《史记》,心中便就荡起了一种深远的历史自豪感。这一感觉,决不是产生于这部从传说中的轩辕帝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的约有三〇〇〇年历史的洋洋数十万言的记载,而是来自于作者司马迁的那种「弃鸿毛之轻,取泰山之重」的精神。我以十分崇敬的心情一页一页地翻读著这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眼睛常常被书里散发出来的巨大光芒所灼伤。原来,这位「史圣」,三十八岁继父职担任太史令(相当于现今总统的秘书长职务)。只因在天汉二年(公元前九十九年),为身陷匈奴的大将李陵说了几句公道的话

  • 文章氣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司马迁 人物传记 历史评述 民族气节 《史记》

    太史公司马迁在开始写「史记」的第六年,为了替李陵辩解,他被处残酷的腐刑,在狱中忍辱偸生把「史记」完成,在这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的著作中,他对从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后期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作了最有系统的敍述。是什么力量使他面对人生最残酷的时刻,依旧鼓起了生的勇气?对于一位伟大的作家来说,创作的生命是超过躯体的生命,太史公是把自己的生命提升了,献给了写作,献给了理想,尘世的悲欢已经不足影响他的斗志,尘世的痛苦反而像把凿刀,日夜雕铸他的灵魂,使他的人格更为完美。在他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