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考古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眞幻之間談——輞川圖中的建築(選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漢寶德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建筑 史料考古 档案资料 辋川图

    漢德寳先生爲著名建築學者,曾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並在台大土木硏究所擔任敎職,著有「生活的觸擊」、「爲建築看相」等書。本文由一專業學者的態度出發,討論郭忠恕摹本的輞川圖之建築,與王維的輞川詩參看,提出輞川圖中的建築乃是眞實與想像的結合,並肯定我國古代繪畫在建築史上的價値。(原中央日報編者)

  • 文章我國漢代瓦當文與塼文藝術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史料考古 瓦当 历史

    磚、瓦自古以來一直作爲建築材料,係瓦質的建築材料,由於土質和燃燒程度的關係,中國的磚瓦大都是灰黑色。由於我國先人在磚、瓦上作了許多花紋、圖案與文字,使得我國的磚瓦不但在建築史上、書法史上、繪畫史上,以及風俗史上的資料,都有其硏究的價値。據考古學者的硏究,磚比瓦類的使用要晚些,直到在戰國時代的遺址中才發現磚的使用,至止漢代,從許多遺物中證明它曾廣泛地被使用於墓室建築之用,前漢的文獻中把磚稱爲「瓴甓」,也有人寫成「令甓」或「令壁」、「令辟」、「靈壁」。最古的...

  • 文章名作選讀周文王的故事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周文王 历史故事 史料考古

    一 第一次伐紂武王繼父位,仍用太公望爲師,他弟弟周公旦爲輔。還有同姓的召公、畢公等能幹的人才。紂雖能把東夷平定,却無法對付西方的強周。武王想乘勢一下把紂打倒。文王死後不久,喪事還沒辦完,武王第一次東征,祭告文王,用車子拉着文王的本主,自稱太子發;表示奉文王之命,不敢自專。走到半路,遇着伯夷、叔齊,這兩個人,是孤竹國君的兒子,因互讓君位,不約而同的逃出本國。聽說文王好賢,一同西來,正趕上武王東伐。伯夷、叔齊碰着武王的馬說:「這不對,父死還未正式埋葬,就出兵...

  • 文章殷氏二支族譜續修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殷豫川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殷氏族谱续修 史料考古 资料

    殷本契後,世系悠邈,雖時越百代,而瓜瓞綿綿,文獻克徵,孔子删詩特尊商頌,裁書亟崇成湯,論語誠彰微子者,以其爲國史之所寄,典籍之攸關,而足以丕承丕顯也。吾魯殷氏譜牃之修,濫觴於黃門公應寅祖,是譜纂成於淸康熙九年庚戌仲冬,公敍其事曰:「滕之有殷氏也,環微山而居,近祖塋也,宋、元改革,中原鼎沸,散處於江、浙、冀北之間,東阿、鄆城亦其流派,譜牃無存,上世之世系難稽已。若今日之聚族蕃衍於此者,蓋自戩爾祖始,戩爾祖迄吾身八世,予自束髮,無日不以修譜爲念,緣王事久羈未...

  • 文章明代太監 戲劇人物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陳存仁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戏剧 太监 历史人物 史料考古

    在平劇「法門寺」中有一個大太監名喚劉瑾,這是明朝最有名的兩個權勢的太監之一;另外一個是魏忠賢,但因魏忠賢沒有什麼戲留下來,於是反而劉瑾的名氣大過魏忠賢了可見得戲劇對後人影響之大。據說在劉瑾罪惡昭彰的一生中,「法門寺」中的斷案,是他所作的唯一好事;但有無此事尙是問題。劉瑾,陝西興平人,在明孝宗時犯下死罪,淨身後得免罪入宮禁,武宗朱厚照即位後,派掌鐘鼓司。劉瑾性格狡狠,且工心計,時爲武宗組織些歌舞摔跤等娛樂節目,在武宗看得有點厭膩時,便導引去玩娼家或良家婦女...

  • 文章拓石雕版話碑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朱惠良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史料考古 碑帖 文物 历史

    (注:圖:先秦詛楚文(巫咸)絳帖)國內書壇習碑宗帖的人很多,坊間碑帖範本雖多,然古本名刻佳拓誠屬難求,國立故宮博物院鑑於碑帖在書法藝術硏習上的重要地位,特擧辦「院藏碑帖特展」,倍受重視。碑帖特展,一室展法帖,一室展碑帖,同時並出版院藏碑帖特展目錄,展品由先秦詛楚文至淸劉墉大學,俱皆名跡,其中頗多宋代古拓,可謂件件皆珍品。碑和帖是歷來硏習或欣賞書法時必經之路,在談碑帖之前,有必要把這兩個的含義解釋一下,什麽是碑呢?廣義的碑是指鐫有述德、銘功、紀事與纂言等文...

  • 文章一代公主與關中婚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婚俗 公主 史料考古

    去年二月至四月上旬,中國電視公司演出唐代宮闈劇「一代公主」中,有公主李 珠與附馬結婚的一段鏡頭。在迎娶鏡頭中,宮中燈火通明,宮外,御林軍皆手執火把站立兩傍,光明如白日,場面極爲壯觀。據某報的事先報導在高雄左營孔廟拍攝的景況時,其中有:「據考證,唐代婚禮是於夜晚擧行」。此一說法,可能只「說對了一半」,而公主以少女身份與夜間擧行婚禮,更有商榷之處!唐代風俗,至今各地尙有保存者。但以關中各地,當不會少於他處。在抗戰期間,除了少數的大城市已經「官化」之外,其他村...

  • 文章我國最早的母親——女媧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女娲 神话故事 史料考古 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的來臨,總有一番慶祝,對爲人之母終年敎導子女的母親們,由衷的表達最高敬意!同時在此介紹一位中國最古老的先妣;亦卽女性中的第一人—女媧。據「說文」解,女媧乃古代的「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換言之,女媧是天地間最早的一個女人,由她創造萬物。根據漢朝武帝梁祠的石刻畫像,女媧的形相是人的頭,蛇的身體,漢代的人畫女媧,已經加上後代文化的意態而減少了原始性,身上已著了衣裳;最早期的畫像,則僅僅是一個人頭蛇身。因此,後人形容女人苗條的身材爲「蛇般腰」,...

  • 文章中國古代元宵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古方  出版时间:1987-01-25
    关键字: 元宵节 风土习俗 史料考古 上元节

    元宵張燈的起源,遠溯漢朝初年,宮廷祭祀太一之神而來。史記樂書記:「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太一也稱泰一,就是天帝的別名,居於北辰,是天神中最尊貴的神祇。所以漢家天子,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神要在夜間,而上辛用的是周禮郊天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由於夜間擧行祭典,當然需要多燃燈火!不過,當時是爲祭祀太極之神!後來傳入民間,才成爲元宵張燈的習俗!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我國歲時令節中最富詩意的佳節。根據夷考文獻資料、元宵節導源於道家祭天、地、...

  • 文章遊崆峒山記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6期  作者:趙時春 出版时间:1976-06-01
    关键字: 崆峒山 游记 史料考古 史料记载

    雍山之鎭維華,吳山之阪爲隴,其西而北二百里爲笄頭山,涇水出焉。涇出山,放之化平川,四十里,束於崆峒山之前峽,至於山之東麓,與後峽水會。循龍尾山之北,十餘里,至於龍尾,始與彈箏峽之水會,而涇始大。龍山下至平凉府,十里而旣,而南北兩原廓然對峙,而川始闊。涇之水引而陟之兩岸,以爲磑、爲池、爲圃,卉木茂而禽鳥聚,則府城西北之勢愈增奇。凡遊崆峒自城者,西之。自東郭循城之北,而會於西。余家東郭,而別野距笄頭甚邇,故凡崆峒之首尾,能悉之。崆峒得涇而勢愈尊,蓋由鑿前後峽...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