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学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史学漫谈(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家珍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历史学 历史的诞生 史学的进化 历史学的进步 新史学观点

    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化演进之因果关系,就是历史学。要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所以要有经验,一个人的经验有限,要借助于别的时代,别的地方的人就要有「记载」,记载就是历史。从前的人研究历史的方法不科学,以为「史者,记事者也。」宇宙间什么现象都记在里头。所以「史记」的八书,「汉书」的十志,什么专门的学问都有,(譬如天文律历),奇怪的事情如(五行)。现在研究学问是用科学的方法,和从前却不一样了。现在要把「宇宙现象」中的天文律历的自然现象称为自然科学

  • 文章史家傲骨有歸魂——懷念黄大受敎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黄大受 史学著述 两岸史学研讨 返乡祭祖 追思缅怀

    后赴上海参加杨家骆主编的《中国学典》工作,兼任世界书局编辑。后到英士大学任教授。解放前夕,黄大受往渡台湾。在台湾的教育部任过编纂,编写教材。后在中兴大学、辅仁大学任教授、系主任。他肆力史学,著述等身,如《中国史大纲》、《世界史大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煌煌三大册,在台湾、海外影响甚大。黄大受主张应改写中华文明史,认为华夏文明应由目前学界五千年的说法上溯至六千年,并有详细论证。此说在大陆史学界得到反响,一些大学史学教授与他联合撰写多卷本的《中华

  • 文章方志与史学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方志 史学 溯原 演进 史料记载

    故章学诚不禁慨叹于古今志乘,终鲜善本。(章氏有关回复方志史学之建议,兹不赘论),信如章氏之说,则现存方志在史学上究有无其地位否耶?于此则于新旧史学之意义略为一言以决之。旧史学之所重者,在记兴废,垂鉴戒之范畴;而新史学之所重者,在描写人类社会进化之业迹。我国旧史,因经旧日所谓良史者之手,其有关人类社会进化之迹者,删削无遗,而其记各地各时代社会进化之不同,反可求之于历代所遗芜杂之方志。善乎梁启超之言曰:「以吾侪今日治史之所需要者言之,则此二三千种十余万卷之方志

  • 文章無涯學海邊上的礁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3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许侦云 历史学 社会学

    靑年同鄕建議,希望本刊在今年農曆年底前,提供苦學有成的範式,以便在進入農曆新年時俾可效法,作爲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進修計劃。故特選中央日報於六十七年五月卅一日所刊本文,以供參考! ——編者不阿謹識

  • 文章陝版《滕王閣史話》辨誤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2期  作者:喻以健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滕王阁史话》 出版社 勘误 史学研究 史料

    新建 喻以健筆者閱讀王咨臣、程遠東、徐浩然著、陝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五月第一版《滕王閣史話》(以下簡稱《史話》),發現其中錯誤很多,而且有些地方錯得離奇古怪,令人費解。其《前言》說「本書共分十四章」,筆者現就其中六章及附錄《滕王閣大事年表》(以下簡稱《年表》)中的唐、宋、元、明閣史中的主要錯誤分述于後。一、背離韓愈閣記史實韓愈《新修滕王閣記》,是記述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十月修閣落成的,是現在見到的記這次修閣的惟一史料。但是,《史話》敘述這次修閣,一再背離韓...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完)——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史学 文学 屈原 中国文化

    诸位不要认为我是硏究史学的,可以不管经学文学。没有一中国史学家可以不通经学文学。也没有一中国史学文学家,当不起中国文化大统为四民之首的士的身分的。西洋文学家就是文学家,史学家就是史学家,政治家就是政治家,此为专家之学。他们没有中国人之所谓士,所谓通儒。我在此讲学快近二十年,主要宗旨即在力矫此弊。今天趁端节来临,再发此言。如宋玉,大家知道是当年屈原的学生,但司马迁史记宋玉轮不到,却把贾生直接屈原。这种史学,不仅敍通文学,还要直究人生,品其人,乃可衡其文。论

  • 文章錢穆先生談讀書經驗——讀一部書必須從頭讀到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9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80-07-20
    关键字: 钱穆 读书 史学 曾国藩 从头读到底

    本刊第一二三期轉載許倬雲鄕長所撰「無涯學海邊上的礁湖」一文,深爲靑年同鄕所歡迎。嗣又來函,希由本刊轉請錢穆鄕長撰刊「讀書方法」,俾資效法。編者以錢鄕長年事已高,且視力不佳,不便要求;但爲達成好學同鄕願望,經耗時月餘,蒐得胡有瑞先生刊於六十七年五月二十四日中央日報第十二版「錢穆先生談讀書經驗」一文,特爲轉載,堪供借鏡! ——編者不阿謹識

  • 文章屠寄与我家常州光复时首任民政长元史学专家(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7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史学专家 屠寄 辛亥革命 化学技师

    ,長子孝寬留日習敎育,曾長常州省立五中。次子孝審爲化學技師,也各有成就。屠寄素性和易,而家門之內,肅然穆然,諸子之學,是責成做長兄的督敎諸弟的。生平善飮,每飯必佐以酒,諸子量亦不淺。夏夜,一家人在院落乘涼,命抬巨甕來,放在桌底下,以潄口杯酌酒傳觴,談家常,也論學問,到月臨中天時,甕裏藏醪便空空,家人父子之樂,猶未央也!他做人極具風趣,偶與家人勃谿,吵來吵去吵到無話可說時,他便放言:「宇宙以天爲至尊無上,夫字爲天出頭,比天還高,可知夫是比天還更要崇敬的,逆...

  • 文章陳壽三國志與常璩華陽國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8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陈寿 三国志 常璩 华阳国志 史学地位

    梁任公曾经说过: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中国古代的历史著述的体例已很完备,至今最为人所称道的,莫过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四部史籍,通称为「四史」。这「四史」之中的三国志,就是专门记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的断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四川安汉人,三国志的蜀志,可以说是三国时四川的专史。以四川人来着四川的历史,所以刘知几的「史通」评论三国志说:「巴梁语详于二国」(注三)认为三国志虽有魏志蜀志吴志,而蜀志

  • 文章屠寄与我家常州光复时首任民政长元史学专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5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屠寄 史学专家 民政长 常州光复 黑龙江志

    屠寄,字敬山。生於民國紀元前五十六年,卽咸豐六年,光緖十八年壬辰科進士,同年欽㸃翰林。屠寄與我家是姑表親,他是我祖父的表兄,自從洪楊革命後,我家這門親戚,非常生疏,那時我的祖父年幼孤苦,父母皆亡,所有親戚絕鮮交往;到了屠寄㸃了翰林後,送捷報來我家,再開始繼續交往。屠寄中了進士,散舘後,分發在會典舘任職,分修黑龍江志,這地古肅愼地,漢稱鮮卑,隋稱黑水靺鞨,唐爲黑水部,元爲開元路,明置朵顏衛,在淸代極盛時,其疆界北至外興安嶺,沿嶺脊背東抵索興河海口,其內所包...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