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胞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有感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8期  作者:李佐良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台北 台胞 李佐良

    大陆探亲被称台胞,此间生活五六十年仍被视为外省人,虽有无奈,但莫泄气。听厌台胞外省人,心情坦荡且休嗔。眼看禹域龙飞日,全是中华大国民。游居庸关登长城思秦皇 李佐良奇伟长城世莫伦,固边却敌二千春。雄关虎踞地冲要,岭脊龙腾天比邻。往昔攻防战火烈,于今游客赞叹频。欧洲多国订盟约,想学中华一统秦。——台北

  • 文章(名人的故事)知根續根不忘根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5期  作者:萬新兒 出版时间:2014-08-10
    关键字: 宁波 台胞 朱氏家族 成就 家风

    就离不开宁波,因为他们有宁波基因,有宁波家风,注定要建设宁波,注定会薪火相传!—朱氏家族在大陆的捐赠已达两亿元人民币,并且还在继续……不忘根:台胞建设宁大第一家当你走进宁波大学,来到宁波大学学生宿舍的中心区时,有一幢大楼定会夺你眼球—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的宁波大学锦绣学生活动中心。这是旅居台湾的宁波籍企业家、有「台湾化工巨子」之称的台湾东南堿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朱绣山于一九九六年捐资四百二十万元人民币助建的,是宁波大学众多受赠项目中第一个来自台湾乡亲捐建

  • 文章景物全非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鲍曉暉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吉林 台胞 雾凇 吉林法院院长

    日前前往东北到达吉林城时,已是夜里十时许。坐在计程车里,由车窗看市区街景,已是处处「夜深人静」的景色——路灯亮着冷冷的青光,路上杳无人影,楼屋的窗口都已黑暗,吉林市是个没有夜生活的都市。是衣着、口音、举止、抑是「气质」的差异,由登上飞往哈尔滨的飞机,我们脸上就仿佛写着「台胞」两个字,吸引一些好奇的目光。坐的计程车是位女士开的,上车后攀谈时,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打台湾来的吧?是回老家,还是观光?」外子欣喜的回答:「不是回老家,是到旧地看看,我在吉林

  • 文章常熟招親記(上)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正生 出版时间:1995-1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台胞 结婚酒席 婚俗

    修,不能住了,二万元人民币成交,全部拆光新建,市公所还发了一张房屋权状给我,谁说台胞不能在大陆置产叫他来问我。新屋落成之日,我太太,她的婆婆,带了几个台胞亲戚,带了儿子,专程飞大陆,住在虞山饭店,晚上请女方全家吃晚饭,送一个红宝石镶钻戒子,及许多金饰给准媳妇,算是订婚礼,不必像台湾要大笔聘金,卖女儿,看起来女方还很满意,接着有三个月时间筹备,妈妈送儿子一笔钱叫他留在大陆买家倶,布置新房,妈妈就回台湾,这段时间,事情还真多,来去的越洋电话、传真、挂号信

  • 文章黃鶴樓祭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2期  作者:王繼昌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黄鹤楼 返乡 台胞证 故乡 蕲春县

    为国家省下多少外汇;为老百姓省下多少开销。减少浪费,也是爱国之道啊!也可为统一中国重建家园,多储蓄一分力量!台胞证的功用由黄石市坐江轮回县城,现在称蕲州鎭。姪儿王洪拿我的台胞证去买船票。上船后先入统舱,乘客随地坐卧,人潮拥挤,空气浑浊沉闷。船开行后有一位船员招待我们去船头驾驶室,有地方可以坐。而且空气也比较淸爽。江风徐徐,让人身心舒畅。孙儿女及姪儿弟妹等,皆准与我同行。据吿是对台胞优待。回台前由黄石市至武汉。亲戚代雇汽车直驶武昌。途经黄石鄂城间一段公路,据

  • 文章故鄉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3期  作者:鄭正光 出版时间:1988-07-27
    关键字: 返乡探亲 返乡见闻 寄语台胞

    离鄕背井,屈指已四十三个年头,政府开放大陆探亲,能囘家鄕见亲人是多么愉快的事,几位同鄕在旅行社的带领下顺利的于四月十二日下午五时三十分由桃园机场起飞,到达香港将近七时,办妥手续住进招待所已深夜十一时许,十三时办理台胞大陆旅行证及购买免税品三大件五小件。十四日午后一时直飞杭州,夜宿新桥饭店,此系中外合资,楼高十五层,设备相当高贵,专门招待外宾侨胞及台胞,不收人民币,只收外汇券,有两位探亲同鄕要找在杭州服公务的亲戚,找到了来会面,他们说我们住一晚,所费等于

  • 文章中央台拍摄舟山定居台胞生活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76期  作者:潘祖慶 出版时间:1999-08-20
    关键字: 吴卿复 陶朝品 单贤珠 台胞 回乡定居

    今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一行三人来舟山采访拍摄回鄕定居台胞,了解定居台胞回鄕后的晚年生活现状和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及热爱家鄕,热心家鄕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到县(区)鄕鎭有关村和居民委员会,采访了三位回鄕定居的台胞。一位是吴卿复先生,一九一八年生,原籍普陀县芦花鄕塔岭下村,一九八八年回鄕定居,现住沈家门鎭,采访时吴先生激动地说:「我回鄕定居后生活过得很好,妻女照顾我,二子、三女和孙女都孝敬我,我也关爱子女和孙女,三代人互敬互爱,我尽

  • 文章石浦台胞接待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0期  作者:雅言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台胞接待站 诗歌 两岸关系

    台胞接待设专站,石浦港头金石盟。救死扶伤消困厄,修机给养利归程。寻亲访友勤联络,访问参观明国情。两岸金桥争早架,新潮浙海著先声。

  • 文章絲路之旅敦煌莫高窟集藝術精華世所罕見令人嘆爲觀止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巫新增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丝路之旅 莫高窟 屏东旅北台胞探亲团 三危山 艺术圣地

    离开台湾,来到大西北已过了一星期,沿途尙未曾碰上台胞,来至敦煌,巧遇屛东旅北台胞探亲团,虽是萍水相逢,总免不了他鄕遇亲的亲切温煦感觉。眞正的敦煌精华旅游点是擧世闻名的莫高窟。莫高窟的第一座石窟,据说是有位名叫乐僔的和尙,云游至此地,正値夕阳余晖,照射于对面之三危山山上,无数金光反射于莫高窟,而认为此地系供奉佛的圣地,于是在这开了第一座的石洞,而后就许多高僧陆续来此开了好几百个石洞,以致形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圣地。据地陪说,以前和尙见到三危山的万道金光

  • 文章我走過大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溫錦奮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台胞返乡 火车托运 杭州旅行 西湖游览

    台灣買單,大陸提貨之敎訓;筆者偕台籍妻第二次返鄕,由中福旅行社代購日製本田一二五CC機車乙輛、台幣四萬四千五百元,到南京建寧路江蘇中旅社提貨,再繳人民幣八十二元規費,提貨後託運成了問題,車已組裝完成,如以火車託運需用木箱包裝、計程車無法裝載。包車座位均固定亦無法放置,中小型貨車較適合裝運,但找不到此型車,據說就算能找到運費要人民幣二至三千元,折騰半天,後由已僱用之包車司機介紹南京軍區政治部經營之金橋飯店公務車、中型巴士,拆掉兩排座椅,代價是一千二百元送到灌...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