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湾音乐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歌韻味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时代老歌 音乐兴致 台湾音乐 歌词文化

    萍乡 汤增琪依据美国克利夫大学医学院硏究人员所发表,不管你喜欢那一种音乐,聆听时都能刺激健康的生理反应,瑞典的硏究机构也显示:经常从事艺文活动的人(如音乐欣赏)比一般人的寿命更为延长,因为这些人心情开朗,处世愉悦,几乎可以确定音乐必然和乐心志、陶冶性情,使人生格调升华、热络、飘逸、奔驰。笔者酷爱唱歌,更喜唱老歌,之所以如此也许是环境,也许是性向,记得以往之历程中,下列各种因素频添我的音乐兴致,特此记叙如后:第一次是民国卅七年,我步行路过汉口市航空大道某一

  • 文章客家音 台湾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廖崇希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客家 台湾 音乐会 比赛

    去年九月间,大埔举办了一场「客风-出水莲」汉乐大型音乐会,汇合了国家级音乐家、作曲家与大埔汉乐团上演了一场场精采的国乐经典曲目、艺惊乐坛,大埔也因此赢得「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美誉,我很喜欢国乐,也曾经是乐团洋琴手,因远离故乡,并无耳福一听「客风-出水莲」的美妙旋律,曾托乡亲购买此演奏会实况录音CD,可惜未过关,总觉得少了甚么似的?!同乡会苏总干事电话告知,又有音乐飨宴,将于五月卄八日(星期六)假中油公司国光厅演出,北市客家文化协会来函邀约。(东势旅台

  • 文章台湾音乐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作者:黃素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台湾 音乐 两岸 歌谣 分类

    台湾在几百年以前,是海上的荒岛,汉民族足迹未到,只住些土著番民。他们没有文明、没有艺术,过着类似原始时代的社会生活。他们不懂耕种,或渔猎,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为了祭神祀祖、庆祝丰收,他们便学会载歌载舞,因此也有了原始的歌谣和曲调,这就是台湾最初音乐的起源。至于他们所用的乐器,无从考据,但曲调犹存。「台湾府志」风俗篇裏,载有民初的歌谣,辞意简单但感情眞挚丰富,颇能表达他们朴实的生活和坦诚的情感,现在山地同胞的歌谣,仍然保留着此种风尙。自从郑成功率领汉民族来台

  • 文章建请政府尽速筹设国家音乐学院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5期  作者:高世荃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台湾 音乐学院 高世荃 建议案

    編者按:本文作者高世荃鄉長,服務監察院多年,民國八十八年自監察院退休後,舉家遷往美國洛城定居,並與兒女孫輩團聚,生活悠閒自在,又高鄉長曾任本會總幹事期間,服務鄉親熱忱有加,任勞任怨,深得旅台鄉親們敬佩。本文係作者於監察院任職期間,對施政當局所提建言,其提案審查處理過程頗為艱辛,今藉本刊再度提出呼籲並希望喚起執政當局正視國家文化藝術建設之重要性,高鄉長忠黨體國之精神,值得鄉親們學習,茲將全文刊載,以識讀者。

  • 文章钢琴家吴菡声名远播与夫婿合灌专辑英国「BBC」音乐杂志选为随书 赠送CD 写下中国音乐家纪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吴菡 台湾音乐家 乡贤 合影留念

    (本刊编者按)吴菡系福建同乡会理事吴广泽之千金,其母陈瑜玉雅好声乐,现为文友合唱团员,她出生于音乐家庭,与其弟吴泓、妹吴箴三人均系光仁高级中学音乐班高才生,保送东吴大学音乐系毕业,目前均定居美国,以其所学专长致力音乐工作。吴菡与先生大卫摆脱商业箝制·完全自己制作专辑,预测是未来音乐家发展的趋势。彩色照片见第四十六页

  • 文章水是家鄕甜 人是家鄕亲——台湾青年艺术家仇福安来盐举办钢琴独奏音乐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楊東玲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仇福安 台湾青年艺术家 钢琴独奏音乐会 盐城市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应市台办和市文化局的邀请,八月五日晩,台湾青年艺术家仇福安在盐城新世纪文化城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晩会。场内座无虚席,仇福安小姐那一曲曲沉稳严谨、驾驭自如、富有情感韵味地演奏,赢得了观众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市政府副秘书长宋哲辉到场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观看了演出。仇福安小姐一九七六年出生,祖籍盐城人,她五岁时便师事名师习琴,一九九九年毕业于台湾最高艺术学术—台北艺术大学。在这期间,她的父亲仇德哉先生曾先后两次将她带到家乡盐城来看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