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山共返回7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山教育之今昔(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台山 清末 教育

    壹、清末时期的台山教育(一八六五年—一九一一年)概述清朝教育制度基本上因袭明制。学校教育与科举相辅而行。但仍偏重科举制度。台山地处南海之滨,交通方便,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在乾隆年代(一七七五年)已经创立书院。至清末,私立书院兴起,广育人才,本县在清代的顺治朝起至光绪朝止中科举人数不少附统计表如下:自甲午鸦片战争后,列强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全国要求废除科举之压力下,清政府见大势所趋,不得不遵重民情,废除科举制度,将书院改为

  • 文章詩一章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0期  作者:馬國寶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和韵 避暑烟台山 王伯敏

    敬和王伯敏教授「避暑烟台山」诗原韵,面请教正。六史纵横誉满城,大家山水有清音。云间渴笔存真味,都在半唐静夜琴。注:王教授著作等身。有《中国绘画通史》、《中国版画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等六部中国美术研究史书,被海内外学界称为「三史罕人」。王老「避暑烟台山」原韵。绿树丛生海角城,午间梦醒闻潮音。长廊水阁安方榻,读罢南华不鼓琴。—青田

  • 文章(贰、县志选篇)罗台山外传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惲敬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台山 技击 自焚 士大夫 居士

    台山名有高,瑞金人。父让,生子三,长有京,次即台山。年十六补县学生;三十一,充优贡生;三十四,顺天乡试中式。四十六卒。子之明,县学生。台山少好技击,兼治兵家言,后与雩都宋昌图、同学于赣邓元昌、修儒者之业,彬彬然适矣。其于书,无所不窥,精思造微,凑隙而出,于道大著,遂喜佛氏之书。自京师归,忽登楼纵火自焚,家人惊救,得不死。台山遂狂走入深山,数月后乃迹得之。服沙门服不下发,趺坐与人言孝弟,而歌泣无时。下扬子,度钱唐,过甬东,名托迹佛寺中。奉化快手怪其服,意为

  • 文章(肆、人物传记:)续「罗台山先生逸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劉繩逵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台山 举人 服孝 佛学 易数

    罗有高字台山,瑞金密村罗屋人也。兄有京、弟有品,均邃于学,而台山先生尤为特出。淸乾隆时北闱擧人,为其房师之得意门生。文名籍甚,代某大学士作母寿启,文中含周天八八六十四卦,文名更腾于当世。会试时,其师为副主考,与正主考力争,此次大魁应归台山,但未为主考所许。其师慰之曰:「下科为余主考,必可魁于天下。」至下科考试时,台山适丁父忧,继又丁母忧,迨孝服期满,其恩师已不在位矣。遭此世变,无意于功名利禄,乃周游名山大川,精硏佛学。先生以方外之身,在东山寺潜修。新任

  • 文章(詩詞)天台行組詩選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1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1996-10-10
    关键字: 天台山 国清寺 诗选

    重游国清寺咏隋梅我来不是赏花时 偏爱浓青嫩绿枝能忍天敎孤寺隐 长清鹤伴万年姿润经法雨多新意 暖沐慈云无老期半纪重临游兴足 问僧借笔欲题诗车中杂占依山为水水回环 绝涧深潭露石顽焉得治山兼治水 坦途直上彩云间车在之玄岭上行 俯窥峡底万千寻夹坑觌面偏难即 只恨双肢跨不成田少山多垦殖忙 农人立险涉山岗劳劳方寸无虚日 能卜浮生几日粮[1]不是重峦即复山 复山缺处又封关拜经台回履难及 总是仙源未易攀[2]丛林初上漏青天 乍见升腾雰似烟一霎四周成白幛 不知何处是桃源

  • 文章雲能遮日——懷念故鄕——雲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8期  作者:王之麒  出版时间:1983-07-10
    关键字: 云梦泽 故乡 云台山

    的陕西会馆,以及闽南人所建的天后宫(也就是本省到处可见的妈祖庙)。庙宇中知名度最大的要算北门外的云台山了,内奉自黄陂县分灵来的祖师爷,该庙以山名,其山正好屛障于本县城北,自东至西迤逦数里之遥,数年前在云梦出土秦简的卧虎地,即为此山之余脉,(七十年 月中央日报资料)庙背山面南正对县城北门建筑,庙前「云台山」三个大字,就是我启蒙老师安幼祥先生所书,该庙东花厅中植有远自洛阳移来的牡丹和全县最古老的素心腊梅,故每当花季,同学们都要假借老师学生之名义前往「赏花」好几囘

  • 文章台山的奇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9期  作者:吳重餘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宫台山 大冶县 三台八景 奇闻

    台山是,大冶县内,三台八景之一,位于大茗鄕南端,与鄂城县的灵鄕交界,远望,甚似一位伟人,背东面西的盘膝而坐,东方的背部,万丈悬岩,即用云梯,也是无法攀登,顶上,亦即人头部位,则是一群不知多少年的古树,丛中一座座东朝西的大庙,供奉数百尊菩萨,西方的前胸,亦如背部一样——绝壁悬空,只是小腹下端稍平,拥有「优美」的「林壑」,「望之蔚然深秀」。「林壑」下面,有三十余户陈姓人家,每逢春、夏和初秋,常被浓云厚雾掩罩,因而名为陈雾村,陈雾村的下方,和对面横着的小山

  • 文章也談魚麫及其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王之麒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鱼面 饮食文化 豆粉 云台山

    公尺,而且每年随发大水移动一次,不过始终是那一段河中,上下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中,现在想起来,实在是水流的旋涡所造成,至于通三元井之一说,实属神话,殆无疑问。云台山,实际并没有山,只不过是一条迤逦起伏高低不平的小高地,从东向西,全长约二三公里,宽度也不会超过一百公尺,由于在高地的前面,正对北门大街尾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名为祖师殿,据说此祖师是与黄陂木兰山的是一神,又说云梦是此一祖师的外婆家,每年三月三日祖师生日,远自百里之外的各种行业均来庙前赶集,每次均在三五天才散

  • 文章台山物产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云台山 特产 谷物 果蔬 花卉 药材

    上一期已介绍了云台山奇观,现继续介绍云台山物产。云台山是故鄕海属地区之精华地带,物产非常丰富,可说是应有尽有,是其他地方所不及。在小时候,就常见到从云台山来的客人,都会带一些何首乌粉、葛籐粉等礼品,说是很名贵补品。后来有多次到云台山一带公干,亲眼看到云台山物产确实丰富,但已事隔三十年,记忆不淸,前些日阅读云台新志,记载很详,认为有向在台生长之靑年同鄕简介之必要,促进每位同鄕,都能了解故鄕的产物,有多么丰富,有多么可爱,不能忘记我们是海州人,玆将故鄕产物

  • 文章台山奇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云台山 游记 风景名胜 寺庙名称

    苏北是千里广大的平原,惟有在我们的故鄕海州、有几座不大不小的山,它的名字叫云台山、朐山、伊卢山、大伊山,要以云台山为最大、最美、最富,也最値得介绍给旅台诸同鄕。云台山的名胜,就是海州当地人士,能够畅游的也不算多,到是淮属人士,每逢农历新年,从远道跋涉,北上云台山进香的客人,确实不少。我在抗战胜利之后,在新浦八区专署工作四年之久,曾数度到过云台山好几个地方,但均是办理公事,来去匆匆,没有闲暇时间去参观欣赏名胜古蹟,说实在的,那时候家养了很多逃难的人,那里

共74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