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叫卖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市招和行商(下)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6期  作者:研梅齋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行商 叫卖 剃头 磨刀

    二、行商行商,一般说来,就是游走街巷做小买卖的。台省的行商,本来就不是很多。在家鄕过去,行商各式各样,无所不有。如今则因共党的所谓社会主义式生活,多半都已没落式微了。这次返鄕,见有背着箱子卖腐豆子的,还有卖稣豆子的,突然间阴阳怪气的叫声,还眞不知么喝的是什么。怎么都不像记忆中的样子了。凡是携带货品,串街叫卖的,都算行商。行商大部份都是把所卖货名,直接叫出来,最普遍的就是卖菜的。一口气能把十几廿种菜名叫全。另如卖瓜果的,卖清水萝贝的。家鄕还独有卖「焦土

  • 文章童稚小吃話糖餅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6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8-11-01
    关键字: 小吃 糖饼 童年记忆 叫卖

    一般迷人。也有将竹匾顶在头上叫卖的。除了糖饼,村童们还向糖坊批了糖夹尖叫卖,它也是用「掉」稠「掉」白的饴糖搓成长条,然后斜切成菱形,四面拌上芝蔴,比糖饼更香。半个世纪多过去了,如今我想起这卖糖饼的吆喝声,眼前就会浮现出穿着蓝色土布衣的村童身影,对照眼前的孩子,感想颇多。

  • 文章八十歲的兒時懷念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2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1-08-10
    关键字: 金铃子 蟋蟀 纸盒 小吃担子 叫卖

    小虫子无知,高兴发出鸣声,辄为老师所训诫而引起同学的轰笑。夏去秋来,小虫减少了活动,但在人怀中得到暖气,仍甚易发声,因此孩子们于秋冬之来到,常喜携金铃子同睡,虫声细碎如像催眠,孩子也入睡了。不过此小虫不耐寒冷,入冬甚易僵死,鲜有能过冬者,在台湾此虫似不常见。(十二)街头小吃担子人们久旅外鄕,辄喜闻鄕音。鄕音除家鄕通俗言词外,夜晚人较静,一声、两声、家鄕里巷中叫卖小吃的声音,尤足引人怀念。在台北亦有一、二种小吃,如肉粽子,并编有短歌,初听其本地土音,几不知所云

  • 文章忆家鄕的叫卖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7期  作者:黃道蘊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家乡 叫卖声 饮食文化 乡音

    我的家是枕河而居的九万圩,四乡的农民,经常带着农副产品,摇著船进城,因此在我青少年时,常听到船家的叫卖声,炎夏天气「阿要买西瓜……」,秋高气爽时「鲜红菱、梅李番瓜……」,在那潇潇的摇橹声中,发出来的滑流水声,悠悠地传入临河人家,抑扬顿挫,声声的叫卖声音,圆润而清晰,婉转而动人,仿佛在聆听优美的歌声小调,每当午后,悠扬的叫卖声,又时时飘荡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里「白糖粽子,赤豆粥」、「白兰花、栀子花……」,挑着一副小担上街卖「豆腐花」的叫卖声,是字数最短的一个行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