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籍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出龍的傳説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宋光宇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传说 观音殿 庙宇 古籍

    依稀記得東北文獻曾刋載出龍的神話一則,和吾村的傳說極相似,遂整理前存的東北文獻,終於第九卷第四期找到王元良先生所撰「瀋陽沙嶺鎭無字天書神話」一文,內容的確與我在兒時聽先人,所講述的吾村出龍的傳說相似,不過出龍地點不同,而且內容也有相異處,可能不是一件事。好在是一種傳說,所以是一是二都無關緊要,祇能作茶餘酒後,佐談之資而已,現在把同與不同處略作述說。一、有吳姓老人善堪輿術,曾受某巨室請託代覓風水好有龍脈者爲墳地。他發現吾村東南方,沙河環抱中的小丘是龍脈,遂...

  • 文章齊魯巡禮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青岛 见闻 古籍 名胜古迹 蓬莱

    有大量奴隶殉葬,证明商的祖先亦是居住在人方的夷人。传说中商祖契系母简狄呑鸟卵而生,传至盘庚方迁殷(今河南安阳),更可证明商为夷族的说法。中国古籍屡有获麟的记载,但不知其形貌为何,多猜测为非洲之长颈鹿。近年依据契文、古籍及出土文物之考证,得知所谓代表祥瑞仁兽之麒麟,竟是滋生在黄泛沼泽地东夷人猎物之一獐类。从汉墓出土石画像中的纺织图,对照禹贡「莱夷作牧,厥篚檿丝」,及史记货殖列传「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等记载,知齐纨、鲁缟等丝织品,应是

  • 文章湖州織里書船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6期  作者:計明  出版时间:1992-06-10
    关键字: 织里镇 刻印书籍地 贩卖古籍 文化传播

    的「白华楼」、沈节甫的「玩易楼」、姚翼的「玩画斋」、刘桐的「眠琴山馆」、陆心源的「■宋楼」、刘承干的「嘉业堂」等。湖州又是著名的刻印书籍地,入明,湖州取代了杭州的地位,跃居全国三大刻书业的中心,谢肇渊说:「今(明嘉万间)杭刻不足称矣,金陵(南京)、吴兴(湖州)、新安(徽州)三地,剞劂之精,不下宋板,楚(湖南)蜀(四川)之刻,皆寻常耳。」(《五杂俎》)湖州为丝绸之府,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文荟萃,一些刻书家则利用湖州藏书丰富刻印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大量印刻古籍文献

  • 文章(現代甬上著名藏書家㈢)林家書鋪出版典藏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8期  作者:俞信芳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林彬甫 藏书家 古籍 天一阁

    林彬甫,字仕荷(一八六九—一九三一)是甬上著名的书商。在清季,从其先生手中盘下开设在又新街,今在华联商厦新楼楼址的大酉山房。大酉山房,在彬甫经营期间,成为以经营古籍为主的书店。此店,也刊刻过不少古籍。据「鄞县通志•文献」(下称「文献志」)「版刻、藏版、覆版」有古籍五十四种之多。所刊印的古籍涉及的内容有:经部、启蒙、医药、戏曲、佛经、宝卷等,以贴近市场需求为主。「宝卷综录」着录的「庞公宝卷」一卷,曰:「一八九五年,大酉山房刊本。」一八九七年,材甫又在县府

  • 文章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常熟翁氏藏書回歸祖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4期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常熟 翁氏藏书 古籍善本 入藏仪式 文物

    流失海外半个多世纪的一批珍贵古籍善本——常熟翁氏藏书近日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正式入藏上海图书馆。这是中国当代文化界、文物界和学术界的一件盛事。翁氏藏书起源于常熟翁氏十四世孙翁心存,历经六世,其中最重要者为翁心存之子翁同龢。清末时値战乱,公私藏书多有散失,翁氏则购之聚之。翁兴庆(万戈)继承翁心存、翁同龢父子所藏文物精品,四十年代末为避战火移居美国后,成为美籍华人中著名的中国文物收藏家。其在美所藏中国古籍善本共八十种五四二册,其中包括十一种一五六册宋本为其精品

  • 文章退休五年——《史學圈裏四十年》外一章(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北京行 纪念蒋经国 国画 古籍 人物回忆

    之所至,写点轻松的随笔或短论。只有阅读,是不能停止的。但也发觉以往偏重于阅读近、现代史史料和史著,未能多涉猎通史及断代史,在史学修养上难免有所缺失,因此决定退休后的岁月中,要多读点古史籍。谈到古籍,早年在政大研究部读书时代,就曾分期付款,订购了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的四史,十三经和二十五史中的一部分:魏书、晋书、宋书、旧唐书、唐书和新元史。这些书,除史记和汉书曾详细读过外,其他部分都让它们安静的排在书架上,四十年未曾翻动。如今排上用场了,它们都成了我的「必读之

  • 文章定於一齋讀書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6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书斋 读书经历 政治活动 古籍 书目

    暇,无不取古籍阅读之,除家藏校藏者外,更有借之于四川省立图书舘、国立中央图书馆,以及其他大学之图书馆者。虽在参加政治活动之际,亦未尝一日忘其应读之古籍也。兹就能忆及之书目,按经史子集四部分志如次:经部:易类计有易经、来注易经、周易集注附图说等。始余仅读易经,并参阅先贤来知德注本,先叔以陕人王琬所撰周易集注附图说一书,足以订正来注之误,嘱亦参阅之。书类计有书经、王夫之尚书引义等。诗类计有诗经集注等。礼类计有礼记、王安石周官新义等。春秋类计有左绣、左氏易读、吕祖谦

  • 文章登天一閣(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5期  作者:林佩芬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天一阁 古籍 史料记载 明史稿 范钦

    纂修明史六年後的康熙十八年,他猶自深刻的記得這一趟登天一閣讀書的收穫與感受,特地寫作了〈天一閣藏書記〉的文章;而這一年也是他畢生志業又有了新發展的時刻—清廷在前一年下詔開「博學鴻詞」試,命令各級官員推舉學行兼優、文詞卓越的人士應試任官;而後選取了五十名博學之士,授予翰林院的官職,負責纂修《明史》。這一年又開「博學鴻儒」科,希望延請著名學者出仕;他旣爲衆望所歸的大師,當然在清廷的重視、禮遇之列。但,曾致力於抗清復國行動、始終不肯剃髮、以遺民自居的他焉肯變節...

  • 文章展示民族文化的殿堂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雲華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云南民族博物馆 场馆简介 少数民族 历史渊源 文物古籍

    民主协商,进行社会改革,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社会全面进步。全省成立了八个民族自治州,二十九个自治县和一九五个民族鄕,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培养大批民族干部,民族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等成就。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民族要赶上时代的步伐,仍需付出极大的努力。一瞥文字起源的活素材民族文字古籍展厅,面积最小,仅七十多平方米,集中展示云南各民族前文字载体图画文字形态,以及少数民族金石铭文,对了解文字的起源及云南各民族古籍文献有借鉴意义

  • 文章世界遺產巡禮(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4期  作者:寸草心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 三江并流 东巴古籍 圆通寺

    自然遗产。(三江分别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㈢东巴古籍:二〇〇三年八月三十日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得奖要件如下: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高峰,主要原因仍保存著古老的东巴教育而得名。东巴文化主要是纳西族象形文字、东巴古籍,东巴祭祀仪式,并与祭祀有关的法器、绘图、音乐、舞蹈等。其中纳西象形文字被纳西人称为(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上的痕迹),其学术价值远超过古埃圣书文学、中国甲古文,特别是东巴宗教古籍、东巴经,被视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蹟,是世上唯一的一部活的象形文字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