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村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村周庄游记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0期  作者:楊正生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古村 周庄 游记 风景

    木屋,这就是我们要看的古村周庄,市河将这个村镇切割成许多小方块,就像切豆干一样,有许多石桥连接着,所谓小桥流水人家,初民是不能离开水的,总是集居在沿着小河的两岸讨生活,吃的是这河中水,用的也是这河中水,上流有人在洗马桶,下流有人提水煮饭,来来往往的叫喊小贩,都在这河中进行,古代的河就是现代的街,要探亲购物都是坐船去的,现在的沿河两岸,有的已改装成半现代化的茶楼酒馆了,都是为了要迎接越来越多的观光客,客人可以坐在楼上依著栏杆,欣赏小河风光,又为了恶性生意竞争

  • 文章广东大埔古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歐陽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广东大埔县 古村落 游览纪行 古村教育 历史古迹

    台湾的钟淼材先生是我在台湾相交相识四十年的忘年之交,他博学多闻人生阅历丰富,退休之后喜欢写文章并集结成册,有关他家乡古村的回忆都在源隆这本书中展现,使我对古村充满著好奇幻想,一直想找个时间去古村看看。从我与钟先生的交谈中发现他对古村充满著无限的怀念之情,但又年事已高已经九十多岁,垂垂老矣,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允许他再重回古村与亲友叙旧,所以我此次回大陆就特别安排了一趟古村游,并全程拍照记录,再拿回台湾给钟先生看照片怀旧,以解乡愁。二〇〇八年十月六日,我由武昌

  • 文章江南一村——元古村宅貌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8期  作者:桑開柱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古村 桑氏家族 “四大家” 房屋建筑 古村落文化

    江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无不为之挥笔疾书。歌颂它,赞美它,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江南好“。是啊,江南确实好。这里有如此多娇的风景胜地,有誉满全球的世代名人,有留芳千古的诗歌绝唱。更有那构思奇特的古代建筑。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那古代建筑群中的江南一村—元古村。元古村座落在湖南省东安县东南方的边陲之地,也是过去零东两县的交界之处。它的后面有禁山岭一座,岭上长满苍松翠竹,郁郁葱葱,尽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景象。它的前面是一个大田洞,方圆两千多亩,中间有一条小溪,径

  • 文章南昌安义「古村群」等名胜古蹟令人赏心悦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易清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南昌安义 古村群” 古民居 风景名胜 赣文化

    南昌 易清南昌市安义县是个文明古县,经中科院古脊推动物与古人类硏究所实地考证,五万年前古人类就在安义土地上繁衍生息。境内八大景观、六大遗址名闻遐迩,尤以「七篮洞」、「圣水堂」、「孙虑城」、「古村群」等名胜古蹟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古村群」的京台、罗田、水南三个村地处南昌至安义之间,离县城仅十公里,且三村呈三足鼎立状,彼此之间相距仅一里之路。京台村有古民居二十余幢,清代古戏台一座,明代麻石门牌坊,砖质宝塔,古水井三口,而最大的一幢古民居竟有四十八个天井

  • 文章引人入胜的小溪古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11期  作者:周先柏 出版时间:2015-11-10
    关键字: 古村落 故乡风景 诗文

    龙山背枕福绵绵,虎趺西涌玉泉;龟岫跏东勤保境,小溪环抱若洞天。四句古诗点明了具有六百多年历史之古村落的奇形和山水,和叹为观止的古越风光。古村虽人口不多,但毕竟是周文王的正宗后裔,周氏家训、家规代代相传,至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成为座右铭。村内一族一姓,村民和谐相处,家风淳朴。他们是从周文王后裔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久闻大名的开元镇迁来,现划入里南乡。村形若太师龙椅,龙山为椅背,龟、虎两山为扶手,五屏峰台门为椅面,实乃风水宝地。村有古庙、古宅、古牌坊、旗杆基石

  • 文章故乡游——三访千年白族古村「诺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楊蓁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白族古村 诺邓村 古建筑 细诺邓井 楹联

    找寻对策来应付政策。所以诺邓井自唐以后,外来商人多来落籍,逐渐发达,有本事的商贾大户增多起来,许多有钱人的子弟,在明清时代这里就出过两位进士、五位举人、贡爷五十多人、秀才四百余人。这个数字在一个远离京考九千九百里,乡试也要走上个把月的小村,说明了这诺邓古村盐业长期经济的发达和敎育的历世不衰。诺邓村(亦叫诺邓井)的形成,应该在汉朝以前,因为在诺邓、天池、宝丰井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镰,以及青铜器,其年代约在4千年前的夏朝早期至战国时代,从我国西北地区南迁的氐羌人与

  • 文章活着的古村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5期  作者:陳哲錩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新港镇 古村落 历史沿革 集锦

    新港鎭问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青砖黛瓦,石桥驳岸,青石小巷,构成历史记忆的元素一一具备,并且还遗留着淳朴的民风。一段青石小巷绵延三百多米。问村老街的魅力就隐藏在狭窄的弄堂里。门对门,窗对窗,还有的是双开木板门,开门关门时还有吱嘎吱嘎的轴承响声呢。屋顶呈“人”字形,房檐的檐口低矮到伸手可及,行走在弄堂间,抬头就可看到惟妙惟俏的石刻。据介绍,问村老村改造对老房有所修缮,本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留一些历史遗存,比如瓦片,就使用古建筑拆卸的旧瓦来代替碎瓦

  • 文章古村散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袁作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袁鹤舍村 苏山 花岗石 古村 古屋

    都昌 袁作距江西都昌县城三十公里处,有一古村—袁鹤舍村。该村始建于东汉末年,成村于明代初期,发展于清代中叶,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历史。袁鹤舍村村前有一座山—苏山,汉末,苏耽曾寓居于此,止息炼丹,得道成仙。故名。苏耽,又名苏仙公,湖南郴州人。少丧父,事母至孝。相传有一天,把家里打扫干净,母问其故?耽说:”我仙道已成,天帝来召。“母说:”尔成仙后,谁来养我?“耽指一木柜说:”尔所需要的东西里面都有。“又说:”明年地方上要发生大疫,母可取庭前橘树叶和井水煎汤以

  • 文章萧县几个历史性的古村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劉煥文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萧县 历史遗迹 历史古村

    萧邑为古之萧国,东周春秋时代所置,附庸于宋。宋有南宫长万之乱,微子之孙大心平乱有功,封于萧为宋之附庸国。楚宣王十二年,楚王伐萧,宋出兵救援,楚王围攻益急,灭于楚。萧县之名始于秦,属江苏省,位于龙山西北。自周迄今历二千六百多年,虽此疆彼界,而萧之名,终未有易。乃以山川之胜,文物之丰,风俗之朴,士儒之纯,层累递嬗,以成风气。其间兴废之事,名人倍出,载之志乘。而境内名山古村,攸关传奇性历史性之古堡,可资采证者:追记如下,以为我萧之荣。一、襄王城襄王城在县城

  • 文章踏访榆次后沟古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張恩 張麗平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榆次后沟古村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古村落保护示范基地 传统习俗

    清晨,一阵轻风刮过,山裏已经有秋日的凉意。走在通往榆次后构村的路上,路旁大片枣林挂满即将成熟的红彤彤枣儿,玉茭、高梁等田间大秋作物也在向人们传递著丰收的信息。一直隐藏在大山间,已经寂静千百年的山西省榆次区后沟古村被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古村落保护示范基地,冯骥才等学者来为保护示范基地揭牌,这座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瑰宝的古村落成为外乡人关注的焦点。刚过后沟村的龙门桥,一棵苍老槐树犹如热情的主人在欢迎远道的客人。村裏的人说,这栋老槐树不知栽植于何年何月,也不知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