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口头禅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牙祭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口头禅 民俗 肉食

    牙祭」是四川人家对伙友学徒工人佃作定期食肉的称谓,以后范围愈用愈广,成了一般的口头禅,凡是看见他人食肉,都会自然的说一句:「你今天在打牙祭」。照「辞源」的解释:「工商家对于伙友学徒佃作之膳食,恒以每月初二、十六为当晕,始具肉食,谓之牙祭。常谈丛录亦有牙祭肉条。此语似始于楚蜀,四方竸传之。按安福黄珽玉拾慧录引汇东手谈,载叶石林谓节度使藏节之节堂,每于朔望之次日祭之,号牙祭日。衙古原作牙,今值省官值朔望承祭,吏役之所有供事者,恒以次日祀神于衙舍,度必用祭余

  • 文章我的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陳司亞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口头禅 二叔 恋爱

    我的天」是二叔的口头禅,遇到什么事一开口就是这句词儿。二叔比我祇不过大两岁,站起来还比我矮半个头,但是他的辈分长,我在他跟前就得中规中矩。他呢,由于位尊辈长,虽然年纪很轻,也得端端架势,因此,一身一脸都带着「老气横秋」的样子。一天我从素云家囘来,因为受了苏伯伯的奚落,弄得一肚子气,囘到家中,朝沙发上一躺,像只鬪败的公鸡。「什么事?瞧你这种样儿!」「跟素云弄砸了。」二叔像是忽然得了什么怪病似的,拍着脑袋瓜子。「我的天!不是我说你,你眞是天底下第一个大混蛋

  • 文章興山縣方言俚語之蠡測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作者:劉漢森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方言 俚语 口头禅 风俗 兴山县

    「阄」的国语注音是丩ㄧㄡ,读「究」音,「拈阄」就是俗话拈勾,抓阄,换句话说,用几张小纸片,写上文字和记号,搓成团,由在场者各取其一,以决定权利或义务属于谁,谓之「拈阄」。「拈」字除用于「拈阄」外,兴山人用筷子夹菜不说夹菜,说「拈」菜,除拈菜外,凡用筷子,用两个手指头夹物,一律叫「拈」甚么,想来,这一动作岂止兴山县发音作「拈」,兴山以外各县乃至邻近省市,不说「夹」而说「拈」的也不在少数。口头禅—肉麻当有趣:「肉」的国语注音是(ㄖㄡ),读作「柔」,不瞒读者说

  • 文章阿桃兒做羅絲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阿桃儿做罗丝梦” 口头禅 永嘉昆剧 丑角

    阿桃儿做罗丝梦」是温州人人都会说的一句口头禅,但却很少人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原来它是指清同、光年间温州同福昆班名丑阿桃所演的一出拿手戏:明徐复祚所作杂剧《一文钱·罗梦》。在永嘉昆剧的角色行档中,丑角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间向有「无丑不成戏」之谚。永昆丑角的特点是按照民俗的习惯方式对剧中人物进行漫画化夸张的同时,又力求处处符合生活逻辑的眞实。在放大角色的可笑性时,又必须使观众感到极大的可信性。这就需要演员具有超人的智慧,从生活中不继地筛选,提炼和积累艺术

  • 文章漫談家鄉語——溫州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2期  作者:秦息 出版时间:1996-02-10
    关键字: 家乡方言 温州话 口头禅

    艰涩难懂的温州话。温州话发声短促,缺卷舌与喉音,也稀带语尾韵,如果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唸,它与闽南、客语等一样,外人也可以了解几分;如果是温州人自行对口说话,中间更夹些口头禅,那麽,外人听起来只觉得哚哚声,如快刀斩菜般地莫名其妙了。况且,在同样的温州话中,也有南腔北调的差异,温南人说话和顺,婉约流畅,带点鼻音,且有拖尾腔,所以温南的平阳县人,喜欢歌唱戏曲。中部的瑞安县人,话音淸脆,高低分明,他们读起古文章来,眞是朗朗其声,格外遒劲!尤其是唱一种在温州地区所流行

  • 文章(生活集锦)从军花絮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6期  作者:孫泉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剃发 蚊帐 实弹射击 打把 口头禅

    营区响起息灯号,大家就寝了。全班一顶大蚊帐(十二个人用),新兵当然不习惯十二个人挤在一起,大家忙了一天,累了,不久呼呼大睡进入了梦乡,大约一小时后,听到楼板发出很大响声(木制),值星官叱道,莫明其妙,回去睡觉,第二天早点名时方排长叫到:王玉文、曹柱出列,这两位就是昨晚睡觉在蚊帐打架,真是莫名其妙,连续骂声不绝的莫名其妙。从此以后莫名其妙就是他的口头禅。第二周是二排排长袁文魁值星,他的口头禅是:等于零,祇要是他交待的工作或事物你没做,或是没做好,他就大声说道

  • 文章小樂會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3期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常熟 口头禅 茶馆 展览会 叙会

    我們常熟有句口頭襌,到啥地方去小樂回一番,或者這裡倒蠻樂回的,所謂樂回,意思是享受一下或使人舒服一回,那「小」的意思就是付出不多,所得也不多,比如到澡堂内去淴個浴,捏捏腳;再如去剃頭店敲敲背,挖個耳朵;讓身體舒服一下。或者在寺前街章鑑記櫃台上叫一碟薰魚、來幾堆長生果、熱兩串筒黃酒,咪咪酒味,剝剝花生,和鄰席的同好,高談闊論一番,逞逞口腹之慾。再如到個什麼票房,有人操琴,有人打板,像以前逍遙遊,拉起喉嚨哼它幾聲:「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的坐宮,或者「...

  • 文章八十歲的兒時懷念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7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2-06-10
    关键字: 口头禅 烧火 电锅 煤气 垃圾 吸尘器

    扬州人小时候都听到过大人的一句口头禅:「孩子将来有无出息,就看烧火扫地。」在我还拿不动扫帚时,就奉母命试作扫地。——当然那是做样子。而烧火(扬州通行是用江柴烧饭的)这件事,在小孩的心理是有兴趣的玩意。但十岁以前是不许动手的。烧火者是指烧饭也。现在台湾用煤气眞便当。回想扬州用江柴烧,那还要有烧的技术。舍间有一位侍候我外祖李老太爷的老仆人、高二(另文记述)数十年如一日的忠勤做事,什么工作都肯做。厨房更是他的地盘,不许小孩子侵犯。主要是防火。因此先谈一谈江柴

  • 文章一塊麻糕十八個「佬」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常州 麻糕 龙城习俗 方言 口头禅

    常州人喜欢吃麻糕,常州麻糕特别好吃。在历史的长河中,「吃麻糕」已构成了「龙城习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麻糕是常州人的语言,也是常州地方语言的一种独特体现。常州人吃麻糕越吃越精,在常州民众之间,流传着用常州方言品评麻糕的口头禅,「一块麻糕十八个佬」。大麻糕的形状:大佬(大的)、细佬(小的)、长佬(长的)、圆佬(圆的)。表面的芝麻:多佬(多的)、少佬(少的)。麻糕烘烤的颜色:焦佬(焦的)、老佬(烘烤得正好)、嫩佬(欠火候)。手摸上去的感觉:冷佬(冷的)、热佬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