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志共返回1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靑田县志征稿截止日期再宽限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8期  作者:文心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青田县志 征稿截止日期 县志筹备会

    续修靑田县志自上(71)年七月十日成立筹备会以来,到本(72)年四月九日已开筹备会议四次,通知征文三次。以征稿姗姗来迟,致截稿时间一再延期,现悉延至五月底为止。据悉,如在国外有邮递迟延或有特殊情形,不能依限到达者,祇须内容合于征文规定,逾期尙可收受,但至迟不能超过六月底,因已在编辑期间无法揷入之故。

  • 文章三費局之始末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2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四川三费局 《广安县志 《华阳县志 江北厅三费碑记 《崇庆县志

    一、三费之内容四川各县,多有晚淸三费局之遗址,所谓三费之内容,輙罕有能详道之者,盖时移世易,已属陈迹,似无须寻根究底者矣。然其创设之当时,与人民之疾若相关者甚大,又其倡议创设之州县长吏,类皆政列循良,长留惠爱,誉腾众口,勒石铭功,传诸记载,播之诗歌,其重要盖可想见。惟是三费内容,考之方志,亦异其说。广安县志则以招解相验夫马有费,宾兴试卷有费,及吏目缉捕有费,是为三费。其他县志,则均以缉捕相验及招解为三费,而宾兴试卷之费不与焉。缉捕或称厅费,当时州县地方

  • 文章鄕賢遺澤在臺灣(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婁子匡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台湾县志 蔡牵之乱 赤嵌楼

    △海防同知钱距今一百六十六年,淸朝嘉庆七年,杭州鄕贤钱澍,春湖先生,就是现任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先生的高高祖,曾经担任台湾海防同知的官职。这个记载,见于嘉庆十二年薛志良氏所续修的「台湾县志」,牠记着:「钱澍(春湖先生的官名),浙江仁和人,进士、海防同知,」列在「台湾府知府」条目之下,又记「十一年八月署」,就是其时他又升任了台湾府知府。还有该志,「政志」、「宪纪」、「台湾海防同知」条目之下,记得比较详细一些:「钱澍,浙江仁和人,庚子进士,嘉庆七年六月任。十年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5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5-30
    关键字: 风俗 谚语 县志 方言

    糠菜半年粮。 民国、河南「续安阳县志」卷三:「土人摘取熟柿,和以糠粃杂粮,辗糅成块,晒乾,入冬碾面蒸食,名曰柿糠,甘美可口,不嫌粗糙,谚谓糠菜半年粮。即东鄕之菜,西鄕之糠,均为农户必备之佐食品,视作半年之粮食也。」按,在晋、冀、豫太行山内外地区,都有此谚,糠、靑菜、加柿,视作半年的主粮,见生活资养之苦乏。民国、河南「林县志」卷十:「糠食有谷累、窝子、疙突三种。更粗劣者,则以手抟成蛋,蒸而食之,即名糠蛋。近山之民,柿糠尤为主要。其制法,用鲜柿果和秕谷辗碎

  • 文章崇宁县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陳邦倬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崇宁 县志 巾卷 纂修

    县志之光彩,余犹幸崇人之能希古而又能速成此志也,因撮其厓略弁诸卷首。民国十四年一月望五日,崇宁县知事陈邦倬谨敍。

  • 文章连树棠:岳池县续修县志例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杜學知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连树棠 岳池 县志 例目 刍议

    余于对日抗战期间,曾前后参与陕西省第三区洛川等六县局及甘肃省天水县各方志之纂修,时友人曾以四川岳池县续修县志局所拟例目见寄。凡分「岳池县续修县志局宣言」,「岳池续修县志刍议」,「岳池县志类目表」三事,为陈树棠先生所撰。陈氏不相识,亦未悉其来台否?近承毛一波兄以「四川文献月刋」赠阅,乃偶检行箧,得此修志例目数纸,系民国三十一年九月一日印发,文字正楷石印,并钤有「岳池县续修县志局图记」篆字方印;计自大陆播迁海隅,相随行箧,已三十余年矣。念此亦四川文献之列,然

  • 文章簡陽縣續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李靑廷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简阳 县志 编修 汪金相

    志乘之由来尚矣。自司马迁著史记,为书八章,班掾因之,撰成十志,是为志书之权舆。其后陈寿撰三国志,司马彪撰郡国志,常璩撰华阳国志,于是作者代起。递至明淸,而府厅州县各有专志,记载之志,于以大备。吁,可谓盛哉!余自十六年驻防简邑,越三年奉命兼权县篆,期年政通人和。诸绅咸来吿余曰:简阳县志,今日可以续修矣。余曰然;语有云:文献之不足,有司之过矣,斯盖余之责也,余何敢让焉。虽然,余考简志之修,自淸乾隆时创成八卷,咸丰时重成十四卷,光绪时续成二卷,民国丁卯纂成简阳

  • 文章温江县志缘起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6期  作者:曾學傳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温江 县志 缘起 修志

    棻为协修。陈段二君皆虚怀听愚所为,愚以是得伸鄙见。八阅月而书成,凡十二卷,多旧志十万言。鸣呼!愚之为是书,非以文掩质,而语皆征实,未尝虚弄笔黑,不过与钞胥异耳。若夫尼父之褒贬,史公之发愤,庐陵之感喟,谓愚有之,则吾岂敢!庚申孟春皁江逸人曾学传。注:温江县志编成于民国九年(庚申),共十二卷,民国十年刋行。

  • 文章点注民国《象山县志》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6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3-11-10
    关键字: 《象山县志 点注

    伏案埋頭珠玉中。含英拾紫意何窮。籌邊治國經綸遠。民俗方言趣味濃。抉隱索微彌足樂。糾訛正誤亦須功。雞窗悔誤童年讀。白髮時嗟腹内空。又僻字奇形仔細巡。芸窗點注識艱辛。方言詰屈詞多怪。筆劃繁多似次鱗。質量優先知任重。誤差消失費心神。求精敬業人生寶。翰墨傳薪到後人。

  • 文章定海县志读后感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6期  作者:孟明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读后感 定海县志 历史 县志优点 乡情

    殉难者恐有一二万之众,所以当民国十二年修县志时,本县究有多少人口,并未有一合理的数字。[2]五、故实志中所载,均为本县的大事记,最具历史价値的。然而其民族立场,却使大汉苗裔感到不满,其见于本志者有三,遗漏者有一、兹分述之:1.元末方国珍之乱——元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华,不解文治,致政局混乱;不到百年,汉族群雄并起,谋推翻元胡暴政,如陈友谅、徐夀辉、张士诚、朱元璋等,后方国珍起义于浙东,光复庆元,又攻下吾鄕昌国州,此乃汉族的光荣盛事。而县志竟沿旧例,站在异族立场书

共131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