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记载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荒謬的「宿街」神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張澤潭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宿街”神话 历史记载 荒谬真相

    頃接烟台市張心勤女士來函,並寄來介紹烟台市的旅遊簡介一則。細閱其內容,竟然是一段荒謬的神話故事,今特錄於後。「相傳唐太宗北渡東征,與愛將尉遲敬德分兵駐紮南北長山島。一日,太宗聽說尉遲敬德臥床不起,欲前往探視,海上狂風大作,渡船難開。太宗仰首而歌:恨蒼天之寡情,探愛將兮無路,舟兮舟兮何以渡。憂慮入寐,竟得一夢。淸晨太宗醒來,出視灘頭,長街峙立,二島嵌連。故名宿街。」在此之前,前蓬萊縣長王明長先生所修撰的四修蓬萊縣誌中歷代大事記載有:「唐太宗貞觀十八年(應爲...

  • 文章梅花史話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錦屏山樵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梅花历史 花谱 历史记载

    宋楊萬里當年經過梅州自彭鋪至楊田梅花十餘里,詠詩:「一路誰栽十里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此膾炙人口的好詩,為梅人所傳誦。梅詩序中說:梅花在炎帝時已有了。詩經的國風和小雅也有詠梅的詩篇,西漢劉向撰說苑中就有越使送梅花一枝給梁王的軼聞瑣事。漢上林苑有各種梅的種植作為園藝的記載。而梅的史話也特多,有梅妻鶴子韻事,有謂梅花為天下神奇而詩人所酷好。范成大梅譜前序謂:梅天下之尤物,無論智愚賢不肖,莫敢有異議,學圃之士,必先種梅。梅譜後序...

  • 文章汴河縈廻古蕭城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萧县古城 汴水 历史记载

    角」[1]乃纪实之作也。兹试言汴水之源流。禹贡:夏雷既泽,灉沮会同。[2]尔雅:水自河出为灉,灉本汳水。[3]水经注:大禹塞荥泽[4]开之,以通淮、泗,即(水)经所谓蒗荡渠。[5]顾祖禹:汴水即禹贡之灉水。禹贡古汴遗迹,由于年湮代远,水道屡变,通塞靡恒,宗周[6]以前,颇难稽考。降及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诸侯相互争战,无不积极开凿沟渠,筑隄蓄水,以为灌漑之用,或作攻防之器。吴王夫差十年[7]开邛沟[8]通江淮,以谋北出,争覇中国。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杀申

  • 文章河南省之光洛陽市春天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4期  作者:姚君豪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洛阳 牡丹 故乡风物 历史记载

    神州最美的花朵,穿越千山萬水,受邀渡海來台,於辛亥建國一百年之際,參加台北國際花博—爭艷館競艷,別具意義。即日舉辦來自河南省洛陽市的一、五〇〇盆,數十種牡丹花展覽,呈獻美嬌,讓中外人士往昔罕見的,今日得以目睹驚艷欣賞。其中最値得推崇、標榜、讚美的名花,有一盆(綠色國寶級的稀有品種牡丹),簡稱(豆綠)花色爲碧綠色,每三年花開一次,因此,成爲爭艷館全場展出最罕見的焦點,圍觀者競相拍照留念,其艷麗冠壓群芳,美得令人屏息,無不嘖嘖稱奇,讚嘆!駐足佇立凝視讓人神往...

  • 文章灌雲縣編修縣誌 究竟始於何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炳超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编修县志 区域发展 历史记载

    近幾年灌雲縣的方誌學者們,據現有的史料,認爲自一九一二年建縣以來,第一次編修縣誌是在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當時成立「縣誌局」,吳修伍任局長,許紹蘧任採訪員,楊鏡湖任縣誌總纂。後因日軍入侵,日本飛機轟炸縣城板浦,修誌工作被迫中輟。在此之前未聞有修誌之說。近日,我見到了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張作霖撰寫的《公保官堪輿稟》一文,文中稱:「今我灌成立,現已八年,我灌雲縣長創造經營,修監獄、設官醫、刊縣誌、立學校,百事俱興,秩序漸備」等。文中「立學校」與大陸一...

  • 文章鳥國春秋五千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李洪甫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鸟国 云台山 历史记载

    公元一六三六年,雲台山區的祝其縣(今贛榆縣)曾發生特大蝗災。正當飛蝗蔽日之時,忽然飛來成千上萬的鳥,一下子食盡蝗蟲,保住了地裡的庄稼。這罕見的奇聞,被記入《海州志》中。其實,早在四、五千年前,雲台山區就是一個鳥的王國,並因盛產美麗長大的羽毛而名羽山;這裡的原始先民是《尙書》中所載的羽夷族,他們奉鷙鳥爲自己的祖先,以鳥爲圖騰(崇拜鳥的圖形),並建立了一個名少昊的鳥王國。這個鳥的王國有健全的官制和國家機構,官職皆用鳥名稱呼,如鳳鳥管歷法,祝鳩爲司徒,鸕鳩作司...

  • 文章金陵散記(續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潘萬慶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南京往事 历史记载 城门建筑

    (六)南京築城與建都的故事。南京城,長江下游之重鎭,距海口兩百四十公里,位於紫金山麓,棲霞及牛首兩山之間。山環水曲,人傑地靈;形勢雄偉,素享龍盤虎踞之譽。其在中國政治史上,有過數百年都城經歷,又其城垣之大,人稱擧世無匹。因特就其築城及建都過程,綜理述要,以遣長夏。在春秋時,南京爲吳地,無城堡,惟石頭。其東,今之朝天宮一帶,爲吳王夫差鑄兵之所,人稱冶城。唐劉禹錫金陵懷古中之「潮滿冶城堵」,即指其地。但從嚴說來,却祇有城之名,並無城之實。其後,約今前兩千四百...

  • 文章唐代遺蹟——黃草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張奉先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唐代遗迹 黄草关 历史记载 凭吊诗文

    沭陽縣塘溝鎭南二里許的小朱莊南頭,隱隱還可看到一條橫貫東西的大溝。這裡是古西營的北界,傳說是唐代黃草關的舊址。經歷一千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巍峨的城堡早已蕩然無存。但黃土下面,依然埋著許多殘磚碎瓦作爲歷史的佐證。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時,黃草關是兵馬糧草的轉運地。中原地區的兵馬糧草,都在這裡集結,再由海路轉送遼東前線。因此,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傳說。童年時趕集,每經此地,大人們常會指指點點講著唐代東征的故事。久之,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每經...

  • 文章閒話中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中秋传统 月饼传说 赏月习俗 历史记载

    ·月餅的傳説中秋節吃月餅,是我們海屬地區,乃至海內外華人的民風民俗。但月餅究竟始于何時?出自何人之手?可能鮮爲人知。傳說乾隆繼承皇位,登基稱帝以後,爲了尋找他的親生父母,曾六次下江南。原來,乾隆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而是陳閣老的兒子。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個兒子繼承皇位的,而他的愛妃也只給他生了個公主,氣得雍正茶飯不思,夜不能眠。說來也巧,陳閣老的兒子與雍正的公主是同年同月同時所生,太監們便巧施調包之計,將陳閣老的兒子「調」給了雍正皇帝。陳閣老把雍正的公主抱回家...

  • 文章花田素馨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鄺笑庵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素馨墓 素馨花 文物古迹 诗作 历史记载

    南朝粉黛,北地脂胭,千古豔稱,以吾粤言,白雲之百花塚,花田之素馨斜,談者亦以爲韻事;而白雲居城之東北,花田處城之西南,遙遙相對,美人香草,情同一例。其在昔時,固平添城郊無限之景色,然在今日,則已是蔓草荒烟矣。前塵影事,徒堪憑弔,因爲花田素馨斜篇,聊寄永懷,亦作追思。一、素馨花來自西域素馨花,中土所無,究其所來,始自西域。據廣州志載,素馨本名「耶悉茗」,陸大夫得花種於西域,因說尉佗移至廣南。南行中紀云:南越百花無香,惟素馨香味酷烈,則素馨之名,在陸大夫時已...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