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由来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念家鄉——奉化西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9期  作者:鄥艮生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奉化 西坞 历史由来 庙宇 概述

    家鄕西塢是奉化縣的一個大鄕鎭,屬金溪區(奉化分剡源、禽孝、連山、松林、長壽、進化、金溪、忠義八區。)鄥姓聚族而居。人口三五千戶。金溪源起金峨山,向西流至西塢,滙合由筆架山及尚橋頭流來雙溪,河面增濶,可通小輪船至寧波,自淸末通航,成爲奉化至寧波交通要道。又加上廿四年一屆大拜拜,熱閙非常。因此西塢這地方遠近都知。西塢鄥氏建族於元朝末迄今有六百餘年,四面環河;南北長,東西狹像隻船。建設還算不錯,環河四周架上許多石橋,由南面向東數起有南進橋、聚星橋、鎭寳橋、永豐...

  • 文章劍門天下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9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剑门关 历史由来 山路 景色 军事要塞

    山陝多山,峻嶺連雲,而劍門關聳立在兩省間,綿亙一百多公里,峭壁聳天,飛鳥難渡,尤其險峻。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陝西屬秦國,四川屬蜀國,就由於崇山阻隔,無路可通,使秦染指於蜀的野心,爲之棘手。據說秦惠王得知蜀王好色,不惜許嫁女兒於蜀,蜀王大悅,派遣五名力士率衆開山闢路以迎。到了劍鬥附近,山崩石裂,士卒均死於難,後來又從亂石中闢設棧道,這就是「五丁開山」的傳說。詩人李白在詠「蜀道難」詩中說:「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當時的險狀也就可以想見了...

  • 文章遊俄隨筆(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2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1997-09-10
    关键字: 俄罗斯 旅游 莫斯科 历史由来 莫斯科大公园

    俄都市慶能在俄羅斯這塊土地上走他一回,是我一生之中一件大事。在蘇聯解體前,這裡被世人稱為帝俄統治下的鐵幕,尋常人難越雷池一步;即使進去無事,回來後沾染上的霉氣也一輩子休想洗刷乾淨。但我現在平安的實現了。八十六年六月廿四日傍晚,我們在欣喜地進行第三十三次出國旅遊計畫,自桃園中正機場搭英航班機啓程,熬過十五小時飛行,終於笠晨到達倫敦,進轉機室候機四小時,再續飛五小時,於傍晚飛抵莫斯科休雷姆提耶夫機場,旅途的勞頓是難於言喩的。機場代表國家的門面,是我們遊俄行程...

  • 文章定海瀝港平倭港碑文考證及補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5期  作者:黃炳麟 出版时间:1974-04-01
    关键字: 定海 县志 平倭港 历史由来 简史

    據定海縣志輿地志載:「平倭碑在烈港(按卽今之瀝港),有平倭港三大字,明兪大猷得功所建。」平倭港碑在余鄕瀝港鎭靜安亭旁,背小山、臨大街,離馬路僅一公尺許。建於明嘉靖年間,以里人不知維護,左右均建房屋,垃圾汚物堆置其前,致日久損蝕,碑文隱約可辨而缺字頗多,金塘竹枝詞「平倭港碑認摩挱」卽指其糢糊不淸。鄕賢洪家懋先生曾有意補其缺,惜未竟其志而赴道山。抗戰時,日寇於二十八年據定城,翌年派遣管原小隊駐瀝港,里人以碑名平倭,恐觸怒日寇,禍貽閭閻,乃圍之墻,冀避注意;故...

  • 文章談寧波凌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7期  作者:•凌莉珍•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宁波 凌姓 百家姓 历史由来

    我們姓凌的初到臺灣,頗有一段困惑的時期?因為凌究竟是稀姓,而林又為本省巨姓大族;所以平時送洗衣服,或洗印相片,當向櫃臺小姐說姓凌時,她會毫不猶豫的寫上「林先生」,待要說明,又很費工夫;說是「兩點凌」,是「蹺角凌」,是「壯志凌雲的凌」,頗耗唇舌!後來亦就難得辯了,「林」就「林」吧?自從「梁兄哥」風靡臺灣,這個難題居然解決了;當與一位「陌生不熟」的朋友通電話,吿訴他「敝姓凌,梁兄哥凌波的凌」,對方一定恍然大悟似的:「噢!凌先生,久仰久仰!」好像是多年老朋友似...

  • 文章「屏東西勢六堆忠義祠史略」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期  作者:藍萼洲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忠义祠 序跋 历史由来 爱国事迹

    屛東有臺灣米倉之稱,所產稻米,特別優美,日據時代,說日皇的御用米,就是指定要屛東出產的蓬萊米。其他農作物也非常繁盛,這種平疇千里,是那些人開疆闢土,篳路藍褸創始的呢?這裏有一座屛東西勢六堆忠義祠,裏面祀奉許多義士先烈,第一座牌位,大書特書著,明粤東來臺開基創業諸義士先烈神位,跟着便是隨明鄭來臺及淸康熙間迄臺灣光復的三百年間忠勇犠牲的義烈諸神位,故陳副總統辭修先生生前頒賜的祠聯:上聯「誰使蠻煙瘴雨,化爲廿露和風,締造艱難,篳路先傳開國史」的,也有很充分說明...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