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卢沟桥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卢沟桥「卢」字考证答黄文范先生「窜改芦沟桥」大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5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2002-05-10
    关键字: 《窜改芦沟桥》 卢沟桥 《北辕录》

    编者按)陈家骥先生系本会资深监事,国学渊博,尤长于校勘,曾任世新专校讲授校勘学多年,今提出卢沟桥「卢」字考证大文,引经据典,考证确实。笔者在《中国语文》第四九〇期发表一篇「关于卢沟卢字的论证」。却引来了两位文坛巨擘——黄文范和姜龙昭二位先生的砲轰,砲火猛烈,锐不可当,使我腹背受敌,陷入两面作战。尽管如此;但笔者对卢沟应该用卢而不应用「芦」的信念,丝毫没有改变。为维护眞理,义无反顾,决心奋战到底,蕲求眞理的伸张。卢绝非「芦」:㈠有史为证:⑴《金史河渠志

  • 文章江山萬里賦歸愁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王漢濤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北京 卢沟桥事变 燕赵圣贤 纪晓岚

    施行仁政,救民于水火,登斯民于衽席,实非偶然也!中华民族,海峡两岸同胞,民族同根,文化同源,共同的宗教信仰,一致的生活方式,手足情深,血浓于水,精诚团结,互谅互助,推进「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新世界地球村之实现,使中华民族晋入二十一世纪的时代尖端,当大有可为也。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七月七日,日寇侵华,制造卢沟桥事变,奸淫烧杀,疯狂屠戮我同胞,破坏文物建设,掠夺文化资源,侈言三月亡华,我政府宣示:「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地不分南北西东,人不分男女老幼

  • 文章走访卢沟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吳文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北京 卢沟桥 石刻艺术 石狮子

    早年从电视电影中看到日本兵伏在卢沟桥的另一端,举枪向宛平县城射击那一幕,揭开对日抗战的序幕,至今深深印入脑海,很久就想,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这座大石桥。到台湾以后这个愿望几乎幻灭,直到可以持台胞证返鄕,又想到去看卢沟桥,此时我已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了,小儿为了还鄕向服务机关请了几天假,我赶到双十国庆搭机去了北京,我们住在埠城门外假日饭店,叫了计程车,司机师傅问我们去卢沟桥是单程还是往返来回,如果来回要三百元,小儿一听价钱太贵,我们照表计价比较公平,结果单程

  • 文章母親的傷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5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卢沟桥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二〇〇三年秋天,有机会一偿宿愿、来到卢沟桥。本来只想写下一点感觉,鉴于「七、七卢沟桥事变」已经过了近七十年,现代人对它日渐疏淡,虽然一向不主张累赘,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次倒不厌多写几行来介绍它。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横跨在河北省的永定河上。古时永定河叫漯水,它流经北京西山的卢师山,所以叫做「卢沟」。还有从前京师人把黑浑色叫做卢,由于河水浑浊,就叫这河做「卢沟」。卢沟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廿九年(一一八九年),竣工于金章宗明昌三年(一一九二年),距今已有八百

  • 文章百年悲歡話嘉興(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嘉兴 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五、悲憤愼膺的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日軍的侵入日本軍閥侵略我國得寸進尺的貪狠、驕橫,在抗戰前的國人——無分男女老幼沒一個不痛恨的。筆者在現在還記着兒童時代爲日本迫訂二十一條條約後所引起的民衆的抗議向自已參加遊行時所執的旗幟上的句子:「今日何日?五月九日!」(五月九日曾定爲國耻紀念日,每逢那天放假,擧行紀念會和遊行)。以後又連續發生事件,大家知道血戰必有一天到來。自二十六年「八一三」繼「七七」蘆溝橋爆發戰爭,八月十七日上午八時本縣就開始中彈;第一彈落在南...

  • 文章蘆溝橋傳奇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文圭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卢沟桥 石狮 民间传说 宛平县县令

    日本對華,早存有侵略野心,極力破壞中國之統一與强盛。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侵華行動更趨積極。 總統蔣公忍辱負重,整軍備戰。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晚間,日本軍隊在北平西南宛平縣的「蘆溝橋」附近,非法野戰演習,藉口一名士兵失蹤,强欲進入宛平縣搜尋,並强迫我駐軍撤出城外,當被我方拒絕,於是日軍就向我宛平軍發動攻擊,我駐軍守土有責,奮起抵抗。局勢發展至此,無法再事容忍,於是全國軍民,奮起對日抗戰。在最高統帥—蔣委員長—正義號召下,舉國上下立即一致嚮應...

  • 文章華北掠影(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2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华北 旅游 大同 北京 卢沟桥 九龙壁

    大同由五台山北行下至平原,卽是繁峙縣之沙河鎭,沿途麥浪滾滾,煞是壯觀。現在時間已是晌午,暫且在鎭上歇息打尖。飯後繼續趕路,車經恆山西麓,卽進入山西渾源縣地界。渾源是渾水之源頭,導遊介紹說,這裏自古出美女,紅朝某權貴曾在此爲子選媳,現晉省觀光旅遊單位也都來此地挑選服務員。因此我一路特別注意當地姑娘姿色,不過在感覺上名實似乎有些差距,也許姣好者已被物色一空。在渾源縣南五公里,北嶽恆山翠屛峯西崖,千扨峽谷之峭壁上,建有一座風格奇特的寺廟,名爲懸空寺。此寺所有殿...

  • 文章白雲蒼狗 明日黄花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蔡炳焜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厦门 卢沟桥事变 漳州 泉州 宁海

    厦門匆匆撤退民國廿六年七月七日,北平蘆溝橋事變,全國民氣振奮,當時日本軍在華北製造事件以後,華南一帶還是安靜如恒。過不多時,日本海軍陸戰隊在金門登陸,駐廈國軍七十五師韓文英部馬上在廈門禾山沿海加強部署,果然在翌年(廿七年)五月十日黎明時分金門日軍砲轟廈門本島,掩護步兵在五通、何厝等地沿海登陸,我守軍曁警察民兵奮力抵抗二晝夜,駐軍楚參謀長陣亡,師長韓文英受傷,終以後繼無援,於十一日黃昏日軍已由禾山方面直下鷺江道海口,再以廈門港大生里廈門大學方面直逼包圍胡里...

  • 文章雲雨夢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2期  作者:林文泉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卢沟桥 童子军 求学 董事会 拔刀相助

    第八章 声呑岛国 气贯中原「黄河流水自悠悠,国命倾危一发须;忠魂烈士尸遍野,卢沟桥下血奔流;孤臣既渺心又壮,倭寇不灭恨难消;声呑岛国三千里,气贯中原十二州」。这是描述中日战争,国家危急存亡之势,忠勇爱国之士,牺牲流血之精神,士气之激昻,人心之振奋,几至沸腾境界,此乃为象征着日本必败,抗战必胜之预兆。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深夜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扬言有日兵一名失踪,强欲进宛平城内捜索,且迫令我城内守军撤退,我方当场拒绝,日军即以迫击砲轰城,中日战争序幕

  • 文章念舊——「文明戲」片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王協順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梁启超 文明戏 八一三事变 卢沟桥事变

    梁啓超先生在「少年中國」一文中說:「老年人常思旣往,少年人常思將來,唯思旣往也,故生留戀心,唯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唯留戀也,故保守,唯希望也,故進取,唯保守也,故永舊,唯進取也,故日新,唯思旣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唯照例,唯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我年近七十,旣不留戀,亦不守舊,借思旣往回味人生,以愉晩年。時代作曲家劉家昌先生曾有一曲:「往事只能回味」,(尤雅的成名歌)紅極一時,所以回味往事,亦是人生一樂也。抗戰期間,家鄕有齣...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