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千佛洞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敦煌石窟的藝術寶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郭晉俠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敦煌石窟 千佛洞 雕刻艺术 彩绘艺术

    振奋,热血沸腾。敦煌在古代被称为沙州,是因为由安西到敦煌一带,沿途都是一色细沙而得名。从汉武帝辟河西四郡,入中国版图以后,到晋代五胡十六国时代,先后为前凉、西秦、后凉、北凉、北魏等所据,到宋代为西夏之地。明代统一中国后,因北疆元代后裔势力仍强,曾一度强迫将敦煌人民移入嘉峪关酒泉一带,并封闭嘉峪关。到淸代,才恢复郡治,设沙州厅,并将甘肃各地人民移居于此。在这一个历经沧桑变乱的边陲小县,却在近代变成了中外闻名的地方,在敦煌东南二十里的千佛洞,有着辉映中国古代

  • 文章絲路 經路 風沙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殷穎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火焰山 丝绸之路 千佛洞 高昌故城 吐鲁番

    的木乃伊,状至可怖,一股异味中人欲呕。我急急退出来,对这种草率的展示方式,感到十分惊异。据说这些古墓都在三千年以上,乌鲁木齐博物馆中收藏的十几具古尸就是由这里发掘出来的。柏孜克里千佛洞是吐鲁番另一著名的古蹟,千佛洞是由火焰山木头沟的石崖里凿出来的,由土崖上走下去,有一连串数十间窰洞。洞内泥壁上残留着斑驳脱落的佛像,许多泥壁上只留下铲除的刀痕,据说佛像多为外人窃走。许多菩萨只余下断臂残肢。却也有手拈轻纱,体态绰约的舞伎,似耐不住两千年窰洞中的孤寂与燥热,作势要破壁

  • 文章敦煌千佛洞——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9期  作者:陳國寧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敦煌考古 千佛洞 建窟与编号 壁画内容 藻井图案

    千佛重扬于世与石室之发现在中国的西北——甘肃省敦煌县境内,有一座与夕辉相映,金光闪烁的三危山,山中有数百个洞窟,它积藏了历代无以数计的佛教美术,中国千余年来的文化遗产,完美地蕴藏那里。多少年代以来,除了少数东西过往的旅客及当地居民知道之外,恐怕少为外人知悉。直到西元一八九七年,西方的考古学者匈牙利地理学会会长洛克济(Professor de Lo'czy)远征到了敦煌,在那儿他非常震惊的发现了这个未见史籍记载的千佛洞,数百个洞窟之中除了四壁上下绘满

  • 文章教煌藝術的精華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0期  作者:劉亮 出版时间:1978-06-01
    关键字: 敦煌艺术 千佛洞 史料记载

    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指此处。往西一百八十里则为古今最为著名的「玉门关」。所以,在汉唐时代,大汉声威,远扬漠外,敦煌实是西陲的重要前进据点。在敦煌东南二十里的「千佛洞」,有着辉映中国古代艺术宝藏的敦煌石窟,沿着鸣沙山的石壁开凿而成,又称为「莫高窟」。在这里面蕴藏着我国古代最珍贵的文化,是一座擧世无双的——艺术宝宫。敦煌从古至今,皆是国防重地。汉书传云:「西域三十六国,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一〇二年),派将军李广利率三万大军远征大宛(今俄属

  • 文章凌源勝景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01-31
    关键字: 凌源胜景 塔子沟八景 月华山 千佛洞 莲花山

    新月挂藤萝。千佛洞碧涧日潺潺,松高势莫攀,洞中多古佛,衣着尽苔斑。莲花山雨过峯晴别有天,飞麈从不落巖前,白云一片联朝暮,犹晤当时十丈莲。鱼儿石歌嶙峋一片奇形石,势若长鲸奋劲翮,三十六鳞巨浪中,龙门万丈不点额,翠滴苔文枕晓烟,驱来疑借海神鞭,昆明池水寻不见,何年飞上此山巓,玲珑岂是施鬼斧,夜夜文光自呑吐,曾忆入舟献瑞时,讵独当年知周武,生成鬐鬣最分明,灵曜流光色更晶,天机活泼原不混,欲化龙兮点二睛。卧佛寺云山四面护招提,洞里烟霞一望迷,方丈飞花当楹落,祗园香叶

  • 文章絲路旅遊見聞多(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2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长城 嘉峪关 酒泉 千佛洞 马蹄寺石窟群

    倘无坚强的耐力,实在难以胜任!该厂陈列展售的玉器甚多,有佛像、山水、花果、鸟兽等形状的玉雕饰品,夜光杯标价,亦较鸣沙山的小店昂贵,购买的人甚少,大家只有礼貌性的以谢谢作辞。观千佛洞楹联,可资儆世励人千佛洞,山势及石窟的规模均不甚大,似有名过其实之感!石窟前的广场,有三栋庙宇,寺僧仅数人,颇为宁静,香火不旺,参拜的信徒甚少,这可能是地处偏僻,离城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较远的原因。寺前右侧靠近入口处放一台桌,摆有檀香签条,一僧面朝台桌禅坐,趋前酌奉香资,僧即称谢

  • 文章絲綢之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井上靖 板谷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千佛洞 伊犁河 塔里木河

    井上靖·一九〇七年生,前日本筆會會長,一九五〇年以「鬥牛」得芥川賞;欽慕中國文化,以中國為背景之著名作品有「天平之甍」、「樓蘭」、「敦煌」、「西域物語」等。

  • 文章西遊散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張國立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大雁塔 莫高窟 千佛洞 兴教寺 天龙山石窟 河西走廊

    大雁塔、兴教寺、火焰山、怀想唐三藏麦积山、莫高窟、千佛洞,艺术传千年从广州往西北地区的路线,现在已和卅八年前大不相同,主要原因是中共将外蒙画出大陆的幅员之外,而且还将部份东北、西北的领土画给外蒙,东北九省成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兴安、察哈尔、绥远一线地带也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整个行政区域的改变,西北地区风貌为之大变。搭乘京广线北上至郑州,可接陇海线到兰州,则有兰靑线经西宁到靑海中部的格尔木;亦可乘兰新线经玉泉、哈密到新疆的鸟鲁木齐,其间有支线由吐鲁番通

  • 文章絲路之旅遊活動

    来源期刊:《浦東》 第81期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旅游观光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天山天池 鸣沙山 月牙泉 火焰山 千佛洞 都江堰 武侯祠

    本会筹备经年的丝绸之路旅游活动,承中国金桥旅游公司之协助,由本会服务组长陈政布乡长随团服务,一行十余人,于八月二十一日自台北出发,经广州转机往乌鲁木齐,翌日游天山天池,全部旅程包括南山牧场、吐鲁番、高昌古城、参观古墓群、火焰山、千佛洞、坎儿井、柳园、敦煌爬鸣沙山、观月牙泉、莫高窟、嘉峪关,途中流览戈壁风光、海市蜃楼、驼群、烽火台、参观悬壁长城、酒泉、西汉胜蹟、兰圳、五泉山、白塔山、水东园等地,卅一日搭机抵成都,观看都江堰水利工程,游武候祠、杜甫草堂后抵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