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募捐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念本會成立十餘年來作古同鄉鄉長

    来源期刊:《同安》 第35期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清明感怀诗 已故乡长 追思募捐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乾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坵。唐詩人黃庭堅清明感懷詩,敘述古往今來,聖賢英雄,販夫走卒,到頭來黃土一坵而已,遺留後世蓬蒿滿目,荒塚壘壘,令人不勝感嘆!清明節——民族掃墓節,家家戶戶上山掃墓鎮紙,祭拜祖墳,慎終追遠,以盡孝思,誠爲我炎黃子孫傳統美德。同鄕會成立迄今,十有三年餘,參加同鄕會同鄕理監事鄕長,歷年來騎鯨東遊誕登極樂世界者有:葉順裕鄕長 黃堯山鄕長 蔣青...

  • 文章我與「耕園」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1期  作者:林騮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虱母 杜若 募捐 侨界报社 文联

    因短小精悍,有时泼辣、尖酸、或调讽、幽趣,不一而足,不过也难写,因要言之有物,不能无病呻吟呀!一九五〇年春,杜若兄奉派赴南岛募捐经费,其主编的「长城」文艺副刋亦交我暂时代编,初以为杜若兄一旦任务完毕返社,定必卸我仔肩,岂料这一代竟直至离职为止,一躭就是廿五年,至今囘首,彷如昨日,有时冷静沉思,漫长昼夜,沾了多少辛酸,淌了多少血汗,实非笔墨所能勾划,言语所能表达,反正往者已矣,来者则时易境迁,实未可预卜耳。但是,由于主持副刋编务,却认识了许多文艺界朋友,笔墨

  • 文章篋存剪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丰城 铜湖石桥 募捐 黄学余 九秩华诞

    箧存故鄕资料一束,其中部份,不仅文笔雅健,芳华淸丽,同时亦可窥见当时建设、政风与乎社会民俗之一斑。特选数件,与读者共赏。一、丰城修桥募捐启事两则㈠丰城重修铜湖石桥募捐启铜湖石桥,始建于淸咸丰初年,为闽皖湘粤各省往来之通衢。建筑伟大,甲于全县,自抗战以来,因军事计划,破坏殊多,桥上堆砂砌土,障碍不通,天雨泥泞,行人裹脚,欲免三闾之厄,还须一叶之舟。桃花两岸,春水一篙,红雨绿衣,花落三春之暮,白鱼黄鸟,烟霏万倾之涛,迩者战云已歇,百废待兴,同人等爰有捐资重修

  • 文章抗戰往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1期  作者:王文衡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抗日募捐 往事 背井离乡 局势 游击队

    一九三七年七月,我毕业于光华大学附中高中部,即报考交通大学,考毕「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寇入侵上海,未知录取与否,即返常熟,从此就经历了一段曲折坎坷的道路。一、抗日募捐返常后,目睹日寇入侵,热血沸腾,义愤塡膺,即参加常熟抗敌后援会抗日募捐,当时以我为主,有友人李璐若,王溢康等参加,冒着炎日酷暑,汗流浃背,挨家挨户宣传抗战,募集捐款。常熟的老百姓也同仇敌忾,慷慨解囊,每天捐得甚多,傍晚即汇交至阁老坊褚振华先生处。此举完全出于义务,情绪都十分高昻,后来日寇飞机

  • 文章募捐承函嘉许赋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76-04-02
    关键字: 募捐答谢 万寿宫 诗词感怀

    締造艱難萬壽宮。力虧棉薄佩諸公。僅從尺牘往還意。嘗試沿門托缽風。九仭爲山祗一簣。千狐集腋表微衷。辱承嘉許彌增愧。願早完成建築功。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二十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5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中学毕业 中央大学 招生广告 学校建设 募捐 光华大学

    学生家长中有几位知名之士,眼看着各人的子弟失学在家,群谋补救。这知名的家长中,有大地主王省三,有淞沪交渉使许秋帆,及财政厅长张咏霓等人,各尽所能以促成建校。王省三捐出座落在大西路的一大块地皮,张咏霓向各银行及财团募捐建校舍,许秋帆向敎育部说项准予设立大学,所以此事简直是轻而易擧地办成了。光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就是张咏霓,敎务长为朱经农。校舍开始是租用法租界霞飞路上的一所占地很大的花园住宅,包括很多座楼房。这校本部所在地:有办公处所,有课堂,有活动的地方,并不拥挤

  • 文章(貳、序跋類)瑞金市朱坊始祖叔安公系下七修族譜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孫德沐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修撰族谱 代表会议 募捐 谱牒 史料

    族谱之基础也。「自六修」族谱距今又历一百二十个春秋,沧海桑田,人事变幻,谱牒残缺,恐日久事淹,尊亲长幼不明血统,宗祧世系,难以为继,联姻泾渭混淆,则我将以难逃数典忘祖之罪,于是继「六修」而篡「七修」实为不可推卸之历史重责。癸酉冬,族中耆宿贤达,倡议「七修」,各房宗长积极响应,年底借中湾子同绛太祠召开代表会议,商权筹备事宜,正式成立「七修」机构,广为宣传,为「七修」宏图奠定思想之基础,翌年春,为拓开任务见诸行动,制订工作方案,发动摊款募捐,搜集资料,清理历代

  • 文章吳朝英女士在巴勸募會刊捐款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0期  作者:文思 出版时间:1980-10-20
    关键字: 劝募捐款 捐助经费 《青田会刊》 旅巴同乡

    吳朝英女士九月八日由巴西致周逢熙先生手書一封,內有一段說:「爲了要向各同鄕捐點錢補助靑田會刊的經費,我多次向力羣提議,他總是說以前多次皆是他提出來,所捐的款項並不多,正深抱歉,我不想再提了。但我的意思,捐錢非爲自己,是爲靑田會刊,同時我說,那麽找個機會,由我提,請他帶一本簿子去,願意捐就捐一點,不勉强他們好了。七月底有某同鄕叫吃會酒時,我便先在捐簿上寫上一筆,結果有幾個同鄕也跟着寫了,在當時的價値是大約有七百多美金,巴西幣値每月下跌,同時因爲巴西外匯限制...

  • 文章大陸來鴻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1期  作者:東安舜峯詩詞學會 蔣祖礦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陆来信 舜峰诗词学会 怀念故人 募捐致谢

    (一)致東安同鄕會的感謝信東安舜峯詩詞學會東安同鄉會:我會於二〇〇五年八月八日給貴會一信,向貴會鄉長作經濟求助。貴會接到此信後,於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一日在同鄉會員大會上宣布,動員捐獻。此舉說明貴會對我會的重視和關懷。會後,桑克球鄉長、席增光鄉長、唐鵬里鄉長各捐資美金一百元;文伯光鄉長、馮配燦鄉長各捐資美金六二元。二〇〇六年四月七日,唐鵬里鄉長回鄕探親掃墓,將上述鄉長(包括他本人)所捐之款交給我會會長孫仲琦先生。我會將上述鄉長捐資贊助之事通知了全體會員(五...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