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剪纸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漳浦剪纸补述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0期  作者:張濤 出版时间:1997-03-30
    关键字: 陈秋日 宗祠 剪纸 刺绣

    贵刊第九十二期登载:「漳浦剪纸艺术」副题「陈秋日女士得崇高声誉」一文读后,因笔者略知其一、二,不揣冒味,将所知补充如下,以供鄕亲共赏。据漳浦县志记载:漳浦剪纸早在宋朝时代、即已盛行于正月初十日至十六日(农历)为灯节。神庙宗祠每夜灯烛辉煌,家家剪纸为花,贴在灯上,送到神庙宗祠参展,备极工巧。尤其婚嫁寿庆也都以剪纸为饰物,所采用的都是表示吉祥的图案。如龙飞凤舞、顚鸶倒凤、闲云野鹤、富贵牡丹、鸳鸯戏水、花蓝,花瓶等。在迎神祭祀上,也应用剪纸为象征性物品,如在

  • 文章莆田的幾項特殊年俗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3期  作者:吳東權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莆田 年俗 剪纸 灶火

    一大碗,胀得肚皮鼓鼓的,脑门直冒热气,确是过瘾。后来离开故鄕,也到过很多地方,问过很多异鄕的友人,似乎都没有「三十夜吃挿粉」的惯例,可说是莆田的特殊年俗之一。剪纸比手艺无论是过年过节,或是菩萨诞辰、祖先忌日,故鄕妇女,必然早早准备祭品,除了香烛银纸之外,就是特别煮了一些佳肴,以便提到神社或是大厅上去祭拜。有些事情迄今仍然使我难解:譬如鄕下妇女,往往没有受过敎育,而且家中也没有挂月历、日历之类的印刷品,但是她们对于菩萨的诞辰、祖先的忌日,却记得淸淸楚楚。菩萨和祖先

  • 文章剪纸艺术家漳浦陈秋日女士简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陳建仁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陈秋日 剪纸艺术 剪纸图片 国际影响 民间艺术家

    注:▲大猪花。陈秋日剪纸博言摄影。)大陆著名工艺美术师陈秋日女士,一九四八年十月生于福建省漳浦县。现是中国民间剪纸硏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陈秋日自幼心灵手巧,酷爱剪纸。十四岁参加县剪纸培训班,拜著名剪纸老艺人为师,认真学艺,刻苦钻硏。在名师指点下,「心有灵犀一点通」,技艺大进。经过三十多年实践,剪纸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地步。作品富于创意,图案富丽堂皇,花鸟生动逼真,构图丰满匀称,线条流畅多变,剪工精细入微,纤毫毕露。以其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 文章新春忆旧话剪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0-02-25
    关键字: 春节 剪纸 民间风俗 回忆

    的国家,尤其在家鄕豫西一带,囘想起来更其是令人向往与陶醉。撇开一连串民间艺术大表演不谈,单就剪纸一项便有述不尽的隽趣。剪纸传说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以后就有了,但若从文献中考据,刚起源于唐,总之始于何时,而以其用具简,形势美,风格厚实而独特,且历千百年而不衰而言,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其最大特征,则是刚劲、朴拙、单纯的线条来表达意念与事物,且可作为一种纯粹艺术来欣赏,因他所显示的画面,有令人沉静、祥和而古拙的意味感。剪纸在故鄕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装饰,一般叫「窗花

  • 文章漳浦剪纸艺术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2期  作者:嚴利人周鍵軍 出版时间:1996-05-31
    关键字: 陈秋日 历史博物馆 剪纸 春节

    三月中旬,在漳浦县文化馆,走访了载誉归来的陈秋日。谈起星洲之旅,她春风满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拿出一张证书,这是新加坡历史博物馆馆长林孝胜签发的,证书上写到:「为配合闽风南播展,特邀请中国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陈秋日女士前来举行漳浦民间剪纸艺术展,为了表彰她对中新文化交流做出的突出贡献特颁发证书。」鼠年春节,陈秋日是在异国它鄕度过的,但她并不感到陌生孤独,因为那里喜迎新春的热闹景象与家鄕十分相似,友情亲情浓浓,特别是当地人对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热爱,更令她感动

  • 文章彩紙變畫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言午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剪纸艺术 彩纸变画 喜上梅稍

    五十九年初冬,随军驻防步兵岗。发行最普遍又广受官兵喜爱的军报——尽忠报。我不但欣赏它那推陈出新、一个接一个的专栏征文外,更渴望的是每周一次的画刊了。而画刊上最使我迷恋的则为「一刀一世界、一剪一乾坤。」的剪纸艺术了!记得第一次拥有这种乡土色彩浓郁的剪画:是一只喜鹊展翅翘尾的、仰首在梅树上、张嘴聒噪。两翅和尾部如「品」字般突出在圆形的装饰框外。主题简洁鲜明、构图生动淳朴。好一幅逗人喜爱的图案啊!那年春节,便以这幅「喜上眉(梅)梢」为范本。在群山苍茫、万籁寂静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4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5-04-10
    关键字: 吉语 称谓 谐音表达 春联 剪纸

    在纸上,像春牛图、岁朝图、百子图,富贵神仙图及门画…等。3剪纸:大多用红、绿纸或金纸剪出各种吉利的字句或图画,贴在窗户上或闺房奁具器物之上。4刺绣:用彩色绒线刺绣各种花纹、字画,如:桌围、椅披、门额、门帘、帐颜、床帏、飘带、镜奁、女鞋、孩帽…等。5绢花:这是娘儿们戴在发髻两旁的,包括绒花和纸花,最讲究吉利,视身分不同而选择,未出嫁的少女和已结婚的少妇便不相同。6制器:特别在过年用的器物,像:聚寳盆、旗杆斗、炭火盆,年饭斗、琉璃灯…等。7装饰:由大门至内宅,过年

  • 文章江南剪纸艺术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70-01-25
    关键字: 江南剪纸艺术 剪纸画 绘画基础

    剪纸,这是一种绘画以外的一种古老艺术,无论人物、花卉、图案,都能用一种精巧的手法,将纸折叠起来,几剪刀就能形态毕具,维妙维肖。这种艺术自然需要相当的绘画基础,在江南一带,一些慧心纤指的大姑娘,都可剪出令人叫绝的剪纸画。在年节中、婚俗中,许多供菓盘上,嫁粧上都放上这种用大红纸剪的各种图案和吉利话儿。还有房门上、梳粧台上,也经常都是这些艺术品的张贴处所。剪纸所以被人喜爱,就在它不同于绘画的复杂,费时,但别小看了它!由于剪刀口关系,剪纸中的人物图案,都有一种

  • 文章鄧母龔雲章太夫人剪藝小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3-01-25
    关键字: 龚云章 剪纸艺术 捐款惠助 民间文化

    惜受业中途遭阻,因避鄕人訾议辍学。盖其时风气闭塞,不容女子博求知识,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太夫人艺才横溢,得自天赋,无所师承。其所摄蓄胥赖其独厚禀赋,专心领会大自然之景物,而捕捉裁辅;复加其了解历史故事,体玩人物动态,心仪神会有以致之。儿时嬉戯,无不以绘画为能事。常于石板墙壁间涂鸦。兴之所至,几废寝忘食,家人奇之。鄕间每有迎神盛会,独徜徉于古寺神宇,欣赏壁画彫塑,每至流连忘返。农暇妇女多以剪纸黹绣为消遣,太夫人秉持其生来艺才,表现优异之潜能。凡所镂釆,均属

  • 文章書畫之鄕話浦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洪國榮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书画之乡 金华火腿 书画节 三希堂法帖 中国历代书法大辞典 小篆 神笔马良 铜像 剪纸

    海内瞩目。浦江书画之鄕的成因有丰厚的历史沉淀基础,更有民间底蕴的滋养。浦江竹根雕史称「浙江三雕」之一:民间剪纸独树一帜;绒绣、草边、竹编、花边、麦杆贴画形成「五朶金花」,享誉海内外。为「中国民间艺术之鄕」。近年,浦江又开发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工艺品生产基地,更是锦上添花。民间工艺与绘画艺术,如此互为作用,良性循环,使浦江的文化经济产业化,进一步产生效应效益。浦江是世界著名童话《神笔马良》的故鄕,衷心祝愿马良的神笔,在家鄕浦江万世沿传,越传越神。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