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剃头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亮刀趣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李明華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奇闻趣事 刀工 将军 剃头

    刮刀布上「噌噌噌」来回几下,剃刀刮磨得煞是雪亮,刃口泛出凛凛的寒光。这天,麻师傅挑着剃头担子来到城北门口,担子刚放稳,一个肥头大耳的彪形大汉一屁股坐下,声若洪钟地吩咐道:「给我剃个光光和尚头」!老麻应声「好」即抖开围巾给这汉子围上。他左手叉开五指,把捏著壮汉脑袋,右手轻捷地操起剃头刀,一转眼的功夫,那满头的寸发像落雪似的被剃了下来,露出溜溜的头皮来。然后,又用剃刀轻柔仔细地修刮著头皮。剃头匠他姓麻,不知其名,人们叫他剃头老麻。他的手艺可真叫绝,全城的人都

  • 文章市招和行商(下)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6期  作者:研梅齋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行商 叫卖 剃头 磨刀

    的(专供和煤的黄色粘土)卖燻鸡、燻肉的等等。部份行商,不用叫唤,而是用一种特殊声音,表示是做什么生意的。这也就省了他扯著嗓子叫喊的力气。久而久之,习惯性的听到了某种声音,就知道是卖什么的来了。一般常见行业,列举下述几种:剃头的——剃头的声响,是用一副熟铁锻成有一尺多长的音叉似音的东西,形状又有点像大镊子,但对尖内弯,名叫「唤头」,手执叉柄,用时另以一支铁棒,自叉两臂之间向尖端划出,两尖相触振动,发出「簧簧……」的声音,能传振很久很远。这种东西,据说是和当初满汉

  • 文章北方的剃头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剃头挑 地方掌故 风土习俗

    我国明代以前,男女皆束发为髻,入清乃沿金之遗制,下剃发之令,于是全国男子皆剃头辫发,就是把头部前面一半剃光,后一半则蓄长发,编成一条辫子,拖到背后,长与腰齐,但也有长辫垂至臀部以下,自鸣得意者,至今犹流为笑柄,使我民族蒙羞!到了民国成立,首除其制,严禁辫发,始有今日之光头、平头、中分、偏分、大背头、小背头、飞机头、西装头等各种发型,花样翻新,不一而足。按剃头、剃发、剃度,皆佛家语,所谓「剃须发,著染衣,为佛弟子出家之相」,是则明代以前,因皆束发为髻,佛门

  • 文章趣詩三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诗词 祭灶诗 剃头诗 投胎

    吕蒙正祭灶诗—宋代相国吕蒙正,尚未登第时,家徒四壁,生活贫苦。有一年在送灶时,用清水一碗,供在灶神之前,并奉上一首诗:一炷清香一碗泉,灶君司命上青天。玉玺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値钱。后来吕蒙正中进士,累官至太子太保,凡两朝入相。这就是前人所谓:「与其媚于奥,宁愿媚于灶。」剃头诗—清初顺治年间,有文人作剃头诗一首,流传至今,颇为脍炙人口:问道头堪剃,何人不剃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这诗句滑稽,却含循环报应

  • 文章故鄕的剃头担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0期  作者:王邦釗 出版时间:1987-10-30
    关键字: 故乡的剃头担子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民国十四年春天,我诞生在河南潢川县城北五里,一个地名「万茔子」的村庄里。笔者少孤穷,由于幼年丧父,有时家中连我理发的钱都凑不出来,其他的也就不用说了。距今五六十年前的我国农村,理发无「店」可去,至于「超级理发厅」什么的,压根儿就没有人听说过。家鄕人的头发长了,大伙都眼巴巴地等到挑剃头担子的师父来了才能够解决问题。不知是否约定俗成,记得那位剃头师父,总是要等到每个月月底才到我们村子里来。他来时,剃头担子一边是个下面燃烧几截木炭的锅炉,上面架著个可以洗头

  • 文章家鄉諺語

    来源期刊:《浦東》 第15期  作者:沈步洲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家乡谚语 过年 剃头 手足情 孝敬

    一、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人怕死、人怕死、人人怕死、人人死。(万事不要怕)二、龙落深潭蛇要咬、虎到平阳被犬欺(出门人要理直气壮)三、行行有弊、剃头司务无弊、蛮粗辨子弄来绝细(偸来做假辨子卖)四、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亘相帮忙)五、出门要防三、九月(注意衣着)六、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最怕礼拜三(光阴迅速)七、兄弟不和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树生(念手足情)八、儿孙是有儿孙福、无必为儿孙作牛马(金钱不要看得太重)九、裁缝司务不落布、隔壁邻舍要怪(讨

  • 文章續「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3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0-02-10
    关键字: 剃头 修伞匠 皮匠摊 铜匠担 乡土民俗

    七十七、剃头担旗杆竖,奉命薙民头;改俗施威淸政虐,入关逞暴汉人羞,十日记扬州。昔时剃头担,除盆架,高凳外,架旁更高立旗杆斗,相传乃满淸入关后,下令薙发,违者枭首。盖淸兵为使汉族慑服,实施屠戮,扬州十日记即残暴之写实也。七十八、修伞匠巧修理,撑、接、补、穿、缝。国产粗坚分纸布,舶来精致别西东,晴雨不相同。修伞匠有两种,雨伞与阳伞各异,所修约为撑簧、接骨、补面、穿轴、缝绽等。伞有多种,大别为纸布两式,国产粗笨而洋货精巧;又分东洋(日本)货与西洋(德国)货,日

  • 文章無錫民初故事 無錫八怪之(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0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7-04-20
    关键字: 无锡八怪 直脚汀保 剃头 医师

    剃头师兼外科医师直脚汀保(直脚,无锡话跛足也)直脚汀保,不知其姓,清末民初,开设一家剃头店,在城内东河头巷口,笔者三四岁时,即由母或兄,陪同至该店剃光头,价目铜元三枚,当年可买烧饼六个,大人剃头修面、挖耳、拷背、松骨、十五个铜元。冬天用火炉烧水并暖房,夏天用半条棉被,横吊在天花板上,以绳拉牵而生凉风,是学徒或雇老者拉扇,所谓清风徐来,比现在的电扇,优雅得多。当年类似如此剃头店,极为普遍,直脚汀保,却十分出名,除剃头外,还会为人治伤、接骱、治小孩热疖鬎鬁头

  • 文章三把刀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4-12-15
    关键字: 丹阳 面刀 剃头刀 切纸刀 民间手艺

    我邑西鄕离城较远的地方,水利失修,北鄕多山,物产不很丰富,所以住民生活较为困难,子弟每多失学,向外谋生。但是此辈失学的靑少年,因为识字无多,难以寻求高尚的职业,不得不向三把刀里去学习手艺。所谓三把刀者、面刀、剃头刀、切纸刀是,请分说之:面刀者,吃面刀是,我邑在苏松太杭嘉湖六属的苏州、无锡、上海、嘉兴、吴江、湖州、松江、靑浦、德淸海盐、嘉善、杭州等处城市和鄕鎭开设生面店的,为数极伙,他们什九家中都是很贫寒,小时在家唸几年私学,便由父母遣送到外县去学手艺

  • 文章浙東的墮民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張玲惠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堕民嫂 东家 剃头与修面 婴儿弥月 结婚习俗 喜封 三梁冠

    法宝」。每月她们必须拿着竹篮到「东家」那里去一趟,替「东家」剃头与修面,上面所提的棉纱线是专为「女东家」修面的。除了经常的剃头修面外,她们还有三种进益。第一种进益是婴儿弥月,需要她们去剃弥月头。凡是男孩她们都称为捉鲤鱼,凡是女的都叫鳗,因为人家大都喜欢男孩,多赏给她们几个喜封,于是就叫鲤鱼,女孩总是比较少给她们一点,所以叫鳗。在弥月剃头那天,她们总是很早起来。预先安排好她们应做的事,然后请「斋寿星」,过后就是剃头,剃好头她们就抱着小孩拜长辈,接下去就是讨喜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