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制品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東有座「石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7期  作者:黄志益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石宫 溪口风景区 西坑青石制品

    满月,约八~十厘米厚,独立的石桌脚四围有镂空的松、梅、菊、竹图案,石桌周围放著四个腰鼓形的石凳。这是他们为上海、杭州、广州、香港等城市风景区制作的供游客小憩用的石桌。一九八九年十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到新昌,十分喜欢这种小石桌,也购买了一张带到北京。随着我国旅游事业迅速发展,上海、杭州等地园林管理部门,每年都到这里采办大批青石制品。杭州湖滨公园那一根根连接铁链的青翠碧绿、亭亭玉立的沿栏柱和灯柱就是用西坑青石制作的。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铺路石板、民族英雄

  • 文章(旅游纪实)乌兰浩特—阿尔山之旅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039期  作者:王世昆 出版时间:2016-01-01
    关键字: 酒厂 奶制品 铜器 牧场 水库 阿尔山

    森水库(水库建有水力发电站)等名胜古蹟。乌兰浩特市(意为红色的城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原名王爷庙,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这里成立,后西迁呼和浩特市。现为兴安盟首府,人口三十万,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出产炒米、奶制品、铜器、蒙古刀、莜麦片等。这几年城市建设速度快、变化大,新城马路宽敞,街道两旁建筑遥遥相对,红花绿树,干净整洁,是全国卫生城市。科尔沁王酒业始建于一九八一年,年销售收入八千万元,年实现利税二千万元,以

  • 文章家鄕手工藝「翻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7期  作者:哈波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手工艺 翻黄 黄岩 竹版制品 清风堂

    在我们的家鄕浙江黄岩,有一项特殊的手工艺,名称为「翻黄」,属于竹版制品。是当时家庭摆设装饰品中,最上好的一种,虽说本地人家很普遍的采用,但价格不便宜,所以大多是中上家庭居多。至于同时也有外销,唯产品不多,销路并不广而已。此项工艺的制作材料,采自竹子,先锯去每节竹筒两端的竹节,有的须整个的,有的可劈成分两半,再用刀削去内层全部的竹肉,仅留下外层连带一分竹肉的竹靑。这是一桩非常不容易的功夫,稍一差池竹皮有破绽,就全功尽废了。如果像现在可利用特制的机器处理

  • 文章埔北之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县 竹子 竹制品厂 自然资源 生产利用

    土纸厂,造纸的废水,含有化学废品的污水直接排入溪中。工厂是生产企业,每间工厂都有产品供应市场,每间工厂都养活好几家人,工厂老板都赚钱。赚钱,是天经地义大家都期望的事。然而,环境的破坏,祸及社会及子孙后代也。六、七十年前,茶阳神泉街(以后叫太平路吧)头的「尿角里」那段有几间店,其中之一是「同泰」号,老板是古村人,卖的货品是竹笪等粗制的竹器,不知这些竹制品维持到什么时候。现在提到这些竹制品厂和古村纸厂所用的原料都是埔北之竹。埔北之竹可以制纸,可以做竹器。是工业

  • 文章家鄉的春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宋世昌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春节 过年习俗 糖稀制品 年前准备事宜 年景布置 拜年 天仓节

    稀瓜抹到灶神的嘴上,意思是粘着祂的嘴,请祂少说话,最后将那张神位,连同黄裱金银一齐发了。(也就是一齐烧了)谈到稀瓜,(在家鄕以麦芽作的糖,叫作糖稀,是否是将饴字念白啦,还是因为这种糖既非粒、块、末,而是粘稠稀糊状而叫其糖稀。)顺便说明:在家鄕一到冬天稀房里就忙得不亦乐乎,每当经过稀房门口,一眼望去,里边雾气腾腾,地板上人来人往的跑来跑去的,他们是在拉稀糖,本来麦芽糖是黄色的,而一些糖稀制品,大都是纯白色的,这就是他们跑来跑去,拉、挂而发生的作用。稀瓜是白色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