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刘禹锡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文欣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昭祥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范仲淹 吴佩孚 诗联选粹 单传残句 刘禹锡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浩然从此蹭蹬不遇。唐刘禹锡为王叔文党,事败出守辽州,再贬朗州司马。历十年诏还。欲任为南省郎。禹锡作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识忿当道,因再外出,十四年后始再召回。(见新唐书刘禹锡传及

  • 文章談新陋室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沈謙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新陋室铭 仿刘禹锡 座右铭 为学为人

    刘禹锡〈陋室铭〉传诵广远,仿作甚多,亦庄亦谐。且看陈少华〈陋室铭〉:结庐人境,心远地偏;桑门蓬户,知足怡然;斯是陋室,乐乎周旋。长藤攀屋角,茂树荫簷前。笑谈无俗客,来往倶忘年。可以供茗椀,缀诗篇。无是非之乱耳,无荣辱之怀牵。禹锡〈陋室铭〉,渊明「五柳篇」。君子曰:「逸士所居,何陋之有?」作者自注「仿刘禹锡之作」,案原作可分三段:首段叙陋室德馨,中段叙陋室情景,末段引古自比。新〈陋室铭〉亦分三段,章法、布局、结构,乃至于句法、押韵,几乎是亦步亦趋。形式字句

  • 文章刘禹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刘禹锡 诗豪 《金陵怀古》

    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一),字梦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七年(七九一)进士,又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监察御史。唐顺宗时,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历任连州、虁州、和州刺史。后入朝为主客郎中,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官至检校礼部尙书。刘禹锡能诗善文,晩年有诗豪之称。其中以最为著名。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据金唐诗话称:长庆年间,元稹、刘禹锡、韦应物与

  • 文章杂谈刘禹锡《陋室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黎寧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陋室铭》 刘禹锡 乐器 铭文 读后感

    理解错了,他以为「何陋之有」是作者刘禹锡用来赞美上面两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话,而不知这个「孔子云,何陋之有」是「论语」上的一章书,那章书说:「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它与上面两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毫无瓜葛,说的是自己的择居打算。我那位老友,竟连孔子比杨雄、诸葛亮二人早生五百多年都不知道,实在太可惜了。然而我又想,同样可惜的人,在中学老师中,恐怕还不会太少,因此,我想把它写出来,让大家看看,也许有点好处!此外,我对

  • 文章畬鄕風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7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畬族 刘禹锡 畬乡山寨 畬族舞蹈 畬族服饰

    如奏欢乐的交响曲。进入畬鄕,如入诗情画意之地,令人心旷神怡!畬民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亦称社民或余民,相传其初本猺族,明王守仁知赣州征畬于江西崇义县桶缸潭。(现尙有军营遗址)他们的祖先居住在广东省潮州府凤凰山一带,其种有二,即平鬃与崎鬃两族,其姓有雷、盘、蓝、三姓,后从广东迁至福建,又迁江西铅山县太源的狐狸岩、龙角坞等深山崇林居住。迄今已繁衍二十二代子孙了、他们用汉语,会讲客家语。「畬」字来历古,意为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来做肥料。唐朝刘禹锡「竹枝词」有云

  • 文章古代詩人題詠(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0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刘禹锡 杜牧 辛弃疾 元好问 唐宋诗人

    去年,本刊第三九八期刊登了拙作「中国古代诗人题咏」数则。兹又黩赋几首。对于这些诗人,乃笔者平生最为崇敬的,他们的作品使人最为喜爱,终身受用不尽。但仅以一首七律五十六字来表达,很难包含其重要内容,只好浮光掠影,挂一漏万,请读者原谅和指敎。㈠唐 刘禹锡贞元改革有人才,政见相违实可哀。三黜播迁成绝响[1],九歌发展孕新胎[2]。庶黎同命付歌咏,柳白齐名时往来[3]。赢得后人皆仿制,竹枝杨柳托情怀[4]。说明: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三)字梦得,今江苏溧水县人,贞元

  • 文章詩詞選刊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4期  出版时间:2013-08-01
    关键字: 诗词选刊 刘禹锡 虎丘绍隆 岳鄂王墓 杜甫

    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槿花 虎丘绍隆朱槿移栽释梵中,老僧非是爱花红。朝开暮落关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无题——集义山句 高阳浪笑榴花不及春,不知原是此花身;幽兰泣露新香死,锦瑟惊弦破梦频。那解将心怜孔翠,枉缘书札损文鳞;低楼小迳城南道,绿绣笙囊不见人。岳鄂王墓 赵孟頫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 文章烏衣巷尋蹤

    来源期刊:《南京文献》 第2期  作者:劉昌裔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乌衣巷 朱雀桥 朱雀航 六朝金粉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我徘徊于秦淮河畔,伫立在文德桥头,默诵这首脍灸人口的诗篇,不禁浮想联翩。这首诗,只四句,二十八字,却描述了南京古城一段兴衰的历史,内涵极为丰富。最近南京市区道路拓宽改建,极为频繁,乌衣巷原在文德桥南边的栖桶巷、琵琶巷及长生祠之间一条弯曲狭仄的小巷,房屋低矮陈陋,那里有王、谢豪门巨室的痕迹?而现在长乐路以北靠近文德桥一段已拆迁拓宽变成一条大马路,乌衣巷已根本不存在了。今天重读刘禹锡《乌衣巷

  • 文章唐代杰出散文大家刘禹锡文学名家系列之十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刘禹锡 人物生平 中唐诗歌 古文运动

    文·邓海翔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太宗大历七年(西元七七二年),殁于唐武宗会昌二年(西元八四二年),恰好享寿到「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七十岁。史称刘禹锡是我国唐代已努力学习民歌著称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优秀诗人;又是一位积极参加中唐「古文运动」,以隽永畅达的语言,宣传朴素唯物主义和其他进步思想的杰出散文作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与名望。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杰出后裔关于刘禹锡的籍贯,一般人都沿《旧唐书,刘禹锡传》之误,说他是「彭城人」。其实,刘禹锡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