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凤山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凤山老同学聚会记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4期  作者:王鍾 程乃興 周培基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凤山 王钟 周培基 同学会

    编者按:本文系由旅台乡亲王钟乡长转来,凤山原属热河省丰宁县凤山镇,王乡长之故乡乃系凤山镇人,此文作者周培基先生是北京国家气象局退休工程师,程乃兴先生是凤山退休的老师,与会的人均是丰宁中学前后期同学,本文追忆两岸乡亲老同学们,在相隔半世纪后再度重逢共同返回原校相聚而感之作。

  • 文章懷念敬愛的世才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凤山 秦始皇 泰山 孙葆真 怀念世才哥

    道经嘉义,晤谈中得知世才哥也辗转来到台湾,在屛东空军单位服务,惊喜之余,深为世才哥能脱离苦难庆幸!四十一年春天,我从嘉义调来凤山陆总部通信队工作,住湾子头二号营房,一天孙麒侄来访,告诉我:「俺叔叫我来看您」。原来这时麒侄也在这个营区服务。这是第一次与麒侄见面,我们都感到亲切愉快。世才哥的关怀,麒侄的来访,在当年辽阔、单调的营区里,心里有一股难得的温暖。之后,我常于星期假日,同麒侄去屛东跟世才哥与住在屛东的乡亲聚晤,听大家说家乡话,讲家乡事。那段日子过的充实

  • 文章凤山县知县云骑尉汤大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0期  作者:洪亮吉  出版时间:1996-04-15
    关键字: 汤大奎 乡讯 凤山县知县

    廿年里巷憶同居,廟食今看義烈俱。(君少時與余同居中河橋委巷中巷口,即隋陳司徒杲仁祠,祠額名英風義烈)未到斷頭先墮指,最憐歸骨尙銜鬚。書埋魚腹濤空沸,餉轉羊腸道苦紆。(君年前曾解餉甘涼)畢竟酒人能報國(君頗善飲)霸陸醉尉亦捐軀。(時里中王麗可亦以佐雜殉節陝西。)編者按:最近鄉訊曾刊湯大奎殉節及其後裔一稿。近因編撰「常州文人甲天下」一書,讀洪亮吉卷施閣集,偶見此詩,移載鄉訊。

  • 文章近作三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曾今可 出版时间:1968-02-02
    关键字: 诗词 凤山瀛南粥会 重阳 故乡

    其一丁未重九后二日应邀参加凤山瀛南粥会胡佩锵女画家沈映冬先生及内人偕行瀛南粥会溢芬芳。喜与羣贤聚一堂。俭德同师吴稚老。华筵不及菜根香。其二次魏叔持学长重九思归韵乡愁难遣是重阳。每遇重阳念故乡。愧我学无匡世策。问谁胸有济时方。廿年海外头将白。九日溪边菊乍黄。君未登高仍得句。中兴作颂尽堪当。其三吴子毅将军六十初度有诗次韵蓬莱秋色姸于锦。夀域宏开庆六旬。允武允文钦大业。如松如柏祝长春。定囘天意还中土。未信吾侪老海滨。且待凯歌高唱日。谈诗赌酒不辞频。

  • 文章腾冲来凤山文笔塔重建札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腾冲来凤山 文笔塔 重建札记 重建方案 施工过程

    重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腾冲县来凤山文笔塔,以其巍巍雄姿矗立于来凤山之顶峰,全县各族人民暨海外乡贤人士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文笔塔的重建,充分体现了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之花又结出一大硕果。来凤山文笔塔(又名凤岭塔)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一八二七年),由时任腾越厅同知的胡启荣倡修,次年再由继任同知广裕完成。其塔建在凤岭之巅,居高临下,辉映四野,是腾冲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重要标志,同时又是腾冲近代文化发展之必然。此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后毁于

  • 文章(人文风情)好山好水龙凤山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7期  作者:朱順平 出版时间:2018-01-20
    关键字:凤山 爬山经历 七层宝塔 天圣寺

    岳父家就在龙凤山的对面,在院子里抬头就能看到这座大山。天气晴朗的时候,常常能看到山顶天圣寺前有人在走动;夜晚,寺庙的灯光有好几回我以为是天上闪烁的星星。每年我都要挑一个好日子,去爬龙凤山。元宵刚过,天气便放晴了,见到了久违的蓝天。我忙叫上妻儿,脱掉冬装,跟我一起去爬山。依旧是将车停在山脚下的农户家里,车刚停稳,一左一右两只小狗围着车门「汪~汪~汪」的吼叫着,女儿不敢下车。农户家的狗狗其实是不咬人的,那或许只是它们欢迎客人的一种方式。我推开车门时,屋主

  • 文章福州的怡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1期  作者:李鄕瀏 出版时间:1992-11-30
    关键字: 怡山 凤山 怡山长庆寺 五虎山 亭江怡山院

    福州的怡山,计有三处。一在西郊风尾村的怡山《福建名胜辞典》有述:「怡山是座小山坡,形如飞凤落坡,故亦名凤山。」山有古寺,唐时名淸禅寺,后改延寿寺。五代改名长庆寺,毁于战乱。宋天圣年间(一〇二三—一〇三二)复建,景祐五年(一〇三三)敕号「怡山长庆寺」,即今西襌寺。宋李觏的《游怡山长庆寺》的「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明黄道周的《宿怡山招提》的「路折城西地已幽,寒云更绕寺门流」诗题和诗句,俱见禅林的规模和形胜。所以《榕城考古略》有述:「一名怡山,亦曰域山。距

  • 文章年年難過年年過——來台五十年回憶與建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思嚴慈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五十年回顾 诗词感怀 凤山受训 金门炮战 军中服役

    当报,亲恩不报罪孽长。若把亲人弃脑后,俺能如此子学样。孝道式微人心危,传统伦常将沦丧。军中服役数十载,千辛万苦皆尽尝。贫困艰危都经历,忍痛含悲内心藏,凤山受训记犹新,至今回忆眼泪汪,正常管教是训练,不当管教曰磨练。一日三餐吃不饱,薪饷微薄缺零钱。坚忍力学幸结业,分发部队当小官。己所不欲勿施人,合理管教人性阐。身教言教来领导,视兵如同兄弟般。拥护公理和正义,守法重纪埋首干。官阶不升无所谓,人格不能不保全。金门砲战幸保命,两次重病身未亡。感谢祖宗相庇佑,否则

  • 文章廣西各地名勝古蹟(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1-04-3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凌云县 水源洞 石钟山 凤山县 万人岩

    十七、凌云县⒈凌云县的历史沿革凌云县在广西之西北部,北界乐业,东北界天峩,东连凤山,东南隣百色,正西连田西。考县境在周末为南越地,秦入象郡版图,历汉、唐、而迄五代,皆为南蛮所据,宋时始置泗城州,属邕州横山寨,元因之,淸顺治年间改为军民府,隶思恩府,后改凌云县,而至于今。⒉凌云县之名胜古迹❶水源洞在县城北门外约五里,沿河曲折行,至山麓,有洞,洞甚高敞,岩石玲珑,明亮淸爽,左侧有巨流自石洞中出,水流急湍,其声淙淙。折右前进,有巨室,两壁石乳,结构古老。再进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