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医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祖父留給我的一份遺產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怀念祖父 军医 祖父的遗产 往事回忆

    我的祖父钟兴,他不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英雄,更不是一位如王永庆一样的大富商,而是一位军医,我五岁那年他便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毕业回来,父亲带我至广州码头迎接。抗战后祖父历任军医要职,担任过第七战区兵站总监部卫生处长。对日抗战初期国军节节败退,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不久广州亦失守,广东省的省府迁至韶关,卫生处便设置在韶关河西。那时广东名将张发奎、余汉谋都聚集在韶关。张发奎将军为了纪念其部下许志锐师长因北伐东江之役在五华潭下激战中阵亡,特在离韶关不远

  • 文章紀念湘籍仁醫盧光舜之死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人物生平 追忆 悼念 军医 卢光舜

    六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盧光舜醫師以肺癌逝世,千千萬萬受過他的實惠者同深悲慟。盧氏湘籍,為我國著名胸腔外科專家,大家認為他之死係我國醫學界最大的損失,我與他僅一二次見面之緣,無交往。我所感到震驚的,不是因為死了一位名醫,而是因為死了一位「仁醫」,賺錢的名醫不少,「仁醫」乃今日社會的鳳毛麟角,足以風世。兹檢十二月廿四日聯合報所載老友梅可望博士的一篇追悼文章,摘錄盧氏女公子盧美光小姐給其弟弟的一封信之一段和她給社會的致謝函中的兩段文字轉載於...

  • 文章(柒、藝文集錦)成功與感恩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梁安民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中国医学 农业社会 医师证书 军医院 医德

    。作为处人应事的风格,而获鄕亲的好评。在璠公是影响我一生最深远的人,吾幼年在学时期,耳濡目染,深受其一生深硏岐黄悬壶济世之影响。当步入军中之初,即矢志学医,在工作之余,悉心硏习医术,且经军中卫生单位之军医少尉、中尉、上尉、少校各官阶之洗礼,益经临床历经三十年,颇具心得。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于军中退伍之后,更加倍于医学之硏究,彻夜苦读进修,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不经一番彻骨寒,那得梅花扑鼻香」来鼓励自己,更应深加体会的铭言,必须经过辛勤的耕耘,才会有丰硕的收成

  • 文章(肆、人物傳記)瑞金縣衞生院長危輝璜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劉惟佐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危辉璜 省立医专 军医 北伐 卫生院长

    危先生辉璜,别号佩玉,出生名门,性聪慧,民国初年,立志以济人救世为宗旨,即赴省垣(南昌)投考江西省立医专第一期,毕业后,以国家多难,即献身革命,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四军军部上尉军医,民国十五年,随军北伐,十七年后,转任第五师司令部衞生队少校队长及中校军医主任等职,民国廿年随军入赣剿匪。先生虽未亲临战场荷枪作战,但抢救伤患,治愈战士重上战场杀敌致胜,功亦不可殁。民国廿二年,以其医术精湛,服务成绩斐然,调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十六军上校军医处长(留守九江

  • 文章謝剛傑傳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江緒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孙中山 军医院长 中国文化学院 谢刚杰 悼念乡贤

    谢刚杰先生,字慈舟,生于民国纪元前二十年。系出四川华阳望族。昆仲十人,先生行末,姊妹四人。少随长兄刚至宦游闽中,淸季以福建官费留学日本,入成城学校,参加同盟会,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后考入冈山医科大学肄业,在校七年,成绩优异,甚为日籍教授所器重。民国七年,学成归国,服务于北京防疫处,及后在军中任军医院长。民国十年,遨游陇上,是时先生二兄刚国,任甘肃省长公署政务厅厅长,妹丈潘健荪,总绾西北盐务,从潘之请,曾权理寗夏花马池盐局局长事。虽学非所用,第为

  • 文章(拾、書法習作)書法習作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书法作品 老兵 野战军医 步兵通信 老年生活

    所刊多幅书法,是吾鄕二位老兵的杰作,梁安民兄是野战军医,胡长贵是步兵通信,均为中级军官,二位野战经洗礼数十年,退伍居家耆耄之年矢心练书法,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可佩,有此成果,颇値嘉许与鼓励。编者按

  • 文章(肆:人物傳記)介紹醫師學士郭仲强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奉新周蔚生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郭仲强 师范肄业 军医学校 抗日战争 教导队 医务工作

    郭君仲强,幼承家学,甫成童,入第二师范肄业,秀颕出侪辈。喜文学,课暇每以目之所触,胸之所感,制为诗词,多淸婉可诵。卒业后,入北平军医学校,学成以绩列异等,留任本校助敎,寻升讲师,复以余力入北平师范大学,习中西文四年,得学士位。故于医学文学,造诣均邃。抗战军兴,在首都敎导总队供职医务科主任,国府西迁,挈眷返里,予邀之任高中英文敎席两年,省赣中获粗具规模之医室,实出郭君擘画。虽未兼任校医,然求者无不应,师生共德之。复开业上饶、瑞金等处,所至有声,凡难治之症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