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写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寫實畫創作形式的新理念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9期  作者:鄭瑜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写实画 创作形式 理念 写生 主观条件

    情绪、奇幻和冥想,但它们仍重视原始自然,偏向为模仿自然。至一八四〇年照相术的发展,使当时的画家猛然醒悟,了解对绘画的目标,重新再一次检讨,于是不论整体或个人的画家,都分别在寻求如何发挥某种「写实」的绘画风格,其中最突出的法国巴比崇(Barbizon)村附近的芳登白露森林写生的「巴比崇派」画家,将画架带出室外,这是西洋美术史上的第一次主张,他们希望捕捉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真实景象,更希望实现自我的理想,当时的画家如米勒(Mille 1814-75)的代表作「晚祷

  • 文章人物写生与命相闗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司徒坤  出版时间:2008-04-30
    关键字: 人物写生 绘画技巧 相貌

    深陷眼,目前在位大员就有此贼眼,诸君不妨在电视上稍为留意一下便知。(特别细看有一双鼠眼。)画家对人物写生,必须补捉特别的部分及最美的一点,其实不论男女都有其最美一点,就算是恶女丑男也有美的地方,画家写生下笔就应细微观察,把最美的地方表现出来。画家不是专业睇相佬,不必去深究其善恶。国画人物分「写形」与「写意」两类,写形又名「写眞」,「写意」则是「写心」。写形易、写意难。写形全靠功力、写意则靠天才。画古装人物、仕女必是淑女、男仕则绝无贱态,不过古装人物与现代人

  • 文章天放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胡天放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天放诗稿 写生 写心 写意

    ●寫生髮白楓丹夕陽紅,心似無風秋水平。漫步花徑芳自賞,細敲詩句對月吟。●寫心終日忙碌集一生,退休方得有閑情。揮毫潑墨壯歌賦,斟詞酌句小詩吟。●寫意金風翦翦葉自知,黃花抱枝苦相思。逝水年華空負月,孤燈伴影人說痴。幸有晚年逢盛世,才得古稀度蜜期。閑來品茗吟佳句,興起潤筆寫小詩。

  • 文章木榮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诗词 《黄山写生画册》 人物感怀

    一、《怀念》读后世事风云起狂飙,同甘共苦任飘摇。情倾笔墨著《怀念》,泪洒海天寄碧霄!二、喜读《小我》沧海横流浪淘沙,千旋万转终有家。精勤奋勉成大器,日照桑榆满天霞。三、读《黄山写生画册》忆旧游五老荡船迎客来,三仙观宝上蓬莱。仙人对弈石矼架,童子拜佛玉屛开。峰立云霄天都险,雾腾岩壑清凉台。梦成一笔生花石,闻有九龙飞瀑雷。

  • 文章奔騰的洪流——記陳慧坤敎授八十回顧展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9期  作者:席慕蓉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陈慧坤 艺术家 八十回顾 画展 欧洲旅行写生

    在仔细阅读了美术馆墙上挂着的陈老师这么多年来的作品之后,都不得不承认,用功的艺术家从来没有松懈过,他对自己的每一张作品都是全力以赴的。从廿一岁落榜之后的埋头苦学,到五十四岁之后的屡次到欧洲旅行写生,艺术家一直用最严肃与认眞的态度来观察自然,再现自然,从来没有取巧与伪饰。八十回顾,陈老师可以坦然面对这两岸的风景,这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永不止息。在美术馆展出的最早的一张油画,标题是「故鄕龙井」。一九二八年是民国十七年,正是廿二岁的陈老师考上东京美术学校的那一年,画幅很小

  • 文章擅繪貓蝶的國畫家林中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9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69-07-31
    关键字: 国画家林中行 描绘猫蝶鱼藻 花卉写生 台北画室 人物画

    致力于猫蝶鱼藻之描绘,比年以来,对花卉之写生,不遗余力,林前花圃,常见游踪,或则凝神观察,留恋忘返,或则案头折枝,揷花写照,前后累积,已成巨册。对于新的题材,平日不为一般画家所注意者,更一意猎取。来台后,先后执敎台北女师,省立台北师专,近在新竹师专执敎,课余仍致力写生甚勤。林中行先生有一位非常能干的太太,就是本刊第五期中曾经介绍过的浙东才女邵幼轩女士,她是当代著名女画家之一,以花鸟见称于时,他们俩夫唱妇随桃李盈门,有一个美满的艺术家庭,台北画室即设于爱国东路

  • 文章百歲畫翁李泳森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9期  作者:章平 出版时间:2009-11-01
    关键字: 李泳森 水彩画家 生平介绍 作品 写生

    倒亦别具一格。」代表作有《白菊》、《绣球花》、《绍兴戏台》、《南京扫叶楼》、《豫园点春堂》、《茶具与菊花》、《水仙与梅花》、《常熟剑门》等。李泳森作画注重写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表现美。因为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就能从平凡、眞实的景物中发现美感」,从而「产生表现生活,反映眞、善、美的强烈欲望」。他还竭力主张:「写实派的画风。就是要在反映眞实中,发现美、表现美。如:城市建筑的韵律美;亭台园林的古典美;工地的开阔壮观:自然的鬼斧神工:返朴归眞的乡间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