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写作共返回6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初试写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9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写作 主编 投稿

    我初试写作,是在中学时代。民国十年,开始向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和重庆各报的副刊投稿。在「学灯」先后刊出了五六篇,其中有一篇「读了郭沫若的『星空』以后」,抗战前曾被选入泰东书局出版的「郭沬若论」。早期的郭沫若,以其文笔的热情奔放,是颇能引起一般靑年的共鸣的。可惜此君后来走入歧途,靠拢**,成为无耻文人之尤。现在想起来,仍然惋惜于我少年时之浪费笔墨的。民国十四年我到了北平,开始了较多的写作,在十六年五月离开北平的三个年头中,我主编过四种刊物,幷向报纸副刊

  • 文章常懷感謝心 快樂書中尋陶希聖先生讀書的往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0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陶希圣 学术 写作技巧

    「常抱一顆感謝的心」,就這樣,政論家陶希聖先生,後天將愉快迎接八十壽辰。「不怨天,不尤人」這是陶先生的人生觀,囘溯過往,八十年間,有過驚濤,有過駭浪。他說:「每每在波濤洶湧中,我所想的是,國家與社會給我的,比我對國家社會所貢獻的多得多。」在士林區的居屋中,陶先生的四週,除了書報,可以說一無所有,簡單的生活,在淸悠中透出了一絲寂寞意。他說:「讀書、作文、演講、開會,一生就是如此。」可是,陶先生的八十年,是學者,是報人,也是政界中人,而他的健筆,更是犀利有力...

  • 文章我和菸酒絶交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戒烟 戒酒 写作

    加上一杯好茶,好不惬意,接待来宾,大都敬以菸茶。外出旅行,菸不离手,尤其—「饭后一枝菸亚赛活神仙。」吸菸之乐,岂可胜道哉。邱吉尔口含烟斗,擅长写作,雄才大略、卓然有成。麦克阿瑟的烟斗,正是他豪迈英武的标志。人们在交际场合,互敬菸茶,促进友谊。大家谈笑于烟波浩渺中,亦富罗曼蒂克(Romantic)的气息。忆当我「而立」之年。一日,忽闻爆竹之声大作,听广播日本投降了,在狂欢中,除了相对豪飮而外。我便呑云吐雾起来,从此便和香菸成了亲密的战友。那么,我为何戒酒又戒菸

  • 文章勤于写作有八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姬明富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写作 乐趣 感悟

    世人皆知,辛勤耕耘结硕果。这里要说的是无论从事专业或业余写作,则会给人带来几大乐趣,那就是:一、乐求学问。一个人从事写作的过程,即是进取深造的过程,故凡爱好写作的人都必须做到三点:(一)善于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二)刻苦钻研,不断采索新的途径;(三)博览群书,吸取精华,丰富自我,这样即会做到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写作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二、乐长见识。写作的过程,既是认识现实、分析问题、衡量事物、区别真伪的过程,又是由写作的「必然王国」向

  • 文章味和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4期  作者:詅癡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写作 投稿 “中副”

    ,耿修业、李荆荪两先生,还不断的鼓励我,向我索稿。后来他们创办「大华晩报」,也向我索稿,并言明以后稿子均寄「中副」,如「中副」不用,即在「大华」发表。这一来可好了!天天有我的拙作见于各报章了!也有了每月百余元的额外收入了。一家六口也勉强可以过去了,可惜那时稿费过底,每千字只有十余元。接着大儿子「国防医学院」毕业了!又接着大女儿「成功大学」毕业了!他、(她)们都劝我不要再伤「爬格子」的脑筋了,于是在民国五十三年就搁笔了。可是,写作的兴趣改不了,同时也闲不惯

  • 文章立夏日在家有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8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立夏 写作 溪流 景观 西溪

    閲盡糾紛世間事,端居心與野云平。忻逢佳節親田里,未許閑人識姓名。小圃供餐攀素筍,平檐娛客摘新櫻。流鶯莫爲送春惱,落絮飛花各有情。車經西溪,値山月初上,興而有作。竹徑沙堤折復通,月明人在畫圖中。賞心那計車行緩,涉趣無妨句未工。一帶溪流聽隱約,四圍山色望蘢葱。微坐爭逐車輪轉,可是煙寰路不窮?

  • 文章試寫散句並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鄒豹君  出版时间:1980-03-20
    关键字: 写作 散文 诗篇

    我不是寫舊詩的人,也不是寫新詩的人。雖然我愛讀古人所寫的詩句,卻不願去摹倣。正像喜愛古代器物一樣,並不一定要去倣造。律詩不僅重視平仄,且有固定的框框,好像纏足。因此,我不學律詩。詩要順口,不必管它平或仄。例如崔顥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其中連續用了六個仄,依然很順口,依然是好詩。詩要描寫個人內心的感受;例如詩經之「輾轉反側」。這一點並非易學。因此作者改寫散句。散句不是新詩,也不是舊詩。一句之中不限字數,一篇之中不限句數,只求讀來順口而已。句末不妨使用...

  • 文章閒居生活雜談(八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生活杂谈 小说写作 写作体验 学者观点

    上接第七十九期第六十二页)四、怎样写作小说古今中外的小说家,留下许多不朽的名著,供人欣赏,却很少留下写作方法的正规途径,敎导后人。在小说班学习时,学校介绍很多中外小说家名著及小说选读以作补充敎材,资料十分丰富。至于怎样写作方法,亦有很多指示资料,可供参考。今将写作小说有关事项说明于后:甲、写作计划: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三种,短篇小说可凭灵感一气呵成,容或不需计划,但长篇小说应有计划,亦即是小说大纲的草拟。如主题、型态、选择题材、故事及人物安排等。当我

  • 文章筆透骨髓(Writing down the bones)乙書讀後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7期  作者:張佳慧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阅读感悟 写作情境 写作要领 制造诱因 《笔透骨髓》

    壹、前言本人阅读「笔透骨髓」(Writing down the bones)乙书,了解其系由纳塔莉·葛德柏(Natalie Goldberg)原著,经余彩燕小姐所译作之作品。经发现其内容有诸多发人深省及启发之处,就是因为一般人所畏惧提笔写作,但经作者予生活化、浅显化、实证化的阐述,使人真正体验到写作不是那么地困难,似乎不必要一切皆等到准备好时机及立志要写作的时候,才会提笔写出好的文品;而是随时发纾、随时随地的因灵想触生而写作。因此,作者在整本书钩勒并给人

  • 文章《100位作家對我説—作家寄語》前面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8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9-03-31
    关键字: 《100位作家对我说—作家寄语》 前言 写作 写作素养 写作流程

    写作,应视为制作文章的整个行为的过程,怎样通过阅读和欣赏,让自己执笔能够进入写作——这座博大宏深、经纬万端的艺术殿堂,这就需要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技巧,以期夯实基础,才能把握住在制作文章过程中的种种规律,熟知写作的流程:从摄取材料,发掘主题,到构思成文,表情达意;从定型修改,到传播流布。也许正是这样,写作,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好象是一椿令人向往的事,不少人们钟情于名篇名作,进而钦羡和敬重『走笔写人生』的作家;同时,写作也成一种似乎神秘的事,引人进行种种探奥

共64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