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内蒙古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內蒙呼倫貝爾大草原紀行(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55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旅游 内蒙古 呼伦贝尔 大草原 民俗

    九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结束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之游后,傍晚又回到漠河下榻,二十八日一早循着来时路,于中午退回塔河打尖,午后折向南行,目的地是加格达奇,大兴安岭地区的首府所在地,同时也进入呼伦贝尔市地界,不过目前四周地貌,仍然是林海一片,被称为北国林都。呼伦贝尔市原称盟,是内蒙古地级市,辖海拉区(市首府),根河、额尔固纳、牙克石、满州里、札兰屯五市,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阿荣四旗,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自治旗。东及北部与黑龙江省为邻,南部与

  • 文章(时政类)绥远满族现代文化近况与发展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文爽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绥远同乡 满族 内蒙古十通》

    在城西南的大黑河、三军桥、『十三圈』地域开垦种粮,总体人员达到一九五〇〇人。光绪十三年,绥远城贻谷将军将『后套八十渠』收回管办,『修浚招垦』,『修同长济、永济两大干渠。又疏通塔布河、五加河、老郭诸渠增凿支渠数十、子渠三百道。』总之,在内蒙古的河套灌区,共计开挖各级渠道五百多条,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使得绥远成为我国塞外历史上著名的农垦区。绥远城建成后随着满州八旗和蒙古八旗的迁入,为了青少年接受教育初设官学五所,乾隆五十年获准将五所合成一所。五个班级各招生四十

  • 文章(诗词创作)十六字令三首——沙老来呼有感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文立中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文化 昭君 桂花 诗词 内蒙古

    宏京台绅士丰州云[1]海亮恭[2]沙老文琨仲[3]宏昭君捧出桂花咏[4]文化颂代代要相涌宏俩岸情满寿星浓祖国魂国兴家兴中[5]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六日十六时于内蒙古海亮大酒亮[1] 注二:北京台湾绅士来呼。[2] 注三:海亮大酒店聚餐小住(孙总经理、胡部长陪接待)。[3] 注四:参加人员:国家民委原副主任文精、沙更世先生夫妇及沙力,许琨先生并给文立中带来绥远文献刊物,文爽,文华岭,张泊寒,陈劳。[4] 注五:昭君文化节敬酒。[5

  • 文章(诗词创作)十六字三首(与于、孔留感)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文立中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内蒙古 诗词 天山 蛇头 艺术

    墵于兄[1]至京丰州滩[2]巾依嫣徐帆下天山[3]墵情胜酒圣齐熳檀[4]忆中赧[5]艺术抑宴酣墵蛇愿赠马寿龙衫[6]情何叹贺嫣守感安[7]二〇〇七年七月廿七日一七:三七于呼和浩特四川会馆、内蒙古盛安大酒店[1] 注二:于尙林先生:四川著名书画家,来呼和浩特参加庆祝内蒙目治区华诞六〇年书画艺术笔会。[2] 注三:呼各浩特[3] 注四:孔祥丽女士:是于尙林先生的艺术经纪人。它从新疆到北京得知于尙林到呼,她也马上过来,摄影师刘启华先生给她

  • 文章(诗词创作)十六字令三首(悼念戈中平)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文立中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诗词 内蒙古 同乡 白兰地 燕泥

    响兄弟捧出桂兰觞[1]知青吭飨烟御鬯囊[2]响离前后遇忆同鄕剧钟漾中平宴中行[3]响三十三年换新阊[4]泪雨眶燕泥丛中鸯[5]二〇〇七年四月十六日于内蒙古盛安大酒店六〇八室[1] 注一:装古酒、桂花、白兰地,他喜欢喝白兰地酒[2] 注二:装烟酒食品[3] 注三:两人字[4] 注四:宫门[5] 注五:燕子做的泥窝让泪雨冲到鸳的地方了

  • 文章(文艺创作)蒙古家乡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039期  出版时间:2016-01-01
    关键字: 歌词 词谱 长城 大青山 黄河 内蒙古

    4/4 C詞王士麟曲李龑2015年7月6日

  • 文章(时政类)内蒙古元代瓷器博物馆简介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楊·阿云嘎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内蒙古 元代 瓷器博物馆 成吉思汗

    内蒙古元代瓷器博物馆二〇〇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内蒙古文化厅以及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家博物馆的指导与关怀下终于成立了。博物馆占地二〇〇〇平方米,其中元代展区面积一五〇〇平米,宋明清展区五〇〇平米,馆藏元代各类瓷器廿九件,宋、明、清四十件,馆藏品有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手中征集,也有从民间知名藏家那里征集来的,它们的确反映了中国瓷器最高的艺术成就。现在博物馆为扩大藏品数目和种类在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家博物馆的指导下长年向民间征集真正的瓷器艺术精品还大

  • 文章内蒙古旅游纪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黃宏梓  出版时间:2008-01-31
    关键字: 内蒙古旅游 呼和浩特 四子王旗 包头

    八月中旬的北京傍晚带些凉意。晚上我们就要搭上由北京出发的特快火车前往向往已久的内蒙古旅游。我们的首站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呼和」蒙古语为「青」,而「浩特」蒙古语为「城」,所以呼和浩特又叫青城。火车当晚七点四十分分由北京开出,隔日清晨七点就到目的地。然而即将于二〇〇八年左右竣工的京呼(北京到呼和浩特)高速铁路,行车时间将缩短为二个半小时,呼巿借助京呼高速铁路将直接进入京津三小时经济圈。近年城区面积扩大,城区人口已超过百万,街道、绿带规划尙可,一如

  • 文章乐在山水间——北韩、内蒙古记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朝鲜游记 内蒙古游记 朝鲜风光 文物古迹

    旅行,一直是历代士人用以扩充见闻,增长才识智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也。司马迁的文章疏荡雄奇,正是周览名山大川、结交各地豪俊所涵养成的气魄。我不敢以司马迁自居,但却十分向往其壮游的经历与胆识,总希望在探访风土民情之余,也能深入考察当地教育现况,以做为未来办学、治校的参考。十月中旬,我率领台北区私立高中职联招会所组成的教育考察团,至北韩、内蒙古等地游览,山川锦绣、人性温厚,尽入胸怀,带给我不少启示与感动,实为一趟收获丰富的旅程。一

  • 文章(时政类)在『父亲的草原 母亲的河——蒙古族文物精品展』上的演讲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畢力夫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内蒙古 草原文化 草原 生态环境 乌兰牧骑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九日)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借这次『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蒙古族文化精品展』的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草原文化。我演讲的题目是:全人类的共同瑰宝——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内蒙古是中国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千百年来,匈奴、东胡、突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数十个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为草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崛起于十三世纪初的蒙古民族,完整地继承了草原文化的精华,成为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八百多年来,不管历史遭遇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