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益事业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北名士王軼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4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家 创业 公益事业

    書法名家創業高手經商與書法,兩者原本極不相容,經商重在創造利潤,書法則屬雅人雅事。在國人傳統觀念,所謂士農工商,對商不太敬重。共產社會所謂工農兵學商,更列爲五民之末,而書道乃瀚苑美事,文人雅士藉以會友。不過,今日世界,物換星移,書法雖仍爲藝事,而經商更非低俗,許多一流人才投入,使貿易藝術化,早已邁入學術殿堂,成爲智慧與知識的兢技場。放眼國內,兩者兼顧皆有傑出表現,首推湖北名士王軼猛。在藝文界知道書法名家王軼猛的人甚多,但知其爲傳奇實業家的不多,其實王氏在...

  • 文章我的叔祖父寄郵票給我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0期  作者:蔣潔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邮票 人物述评 公益事业

    的名言。若能拥有一颗爱心,一份宽容,幷执著地去追求,那么,他必定是个思想高尙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是一个眞正富有的人。试想,如果人人都有一份爱心与宽容,那么,世界就会多一些美好与祥和,少一份战斗与纷争;如果人人都执著于眞、善、美,那么,一切虚假与丑恶的事物,都将澈底被清除!叔祖父寄邮票给我,至今已有十二年了,它贯穿我整个高中、大学生涯,以及参加工作到现在、将来,比起叔祖父关心公益事业,捐资建桥、修建道路以及奖学等创办公益大事来,这不过只是一件小小的爱心行动

  • 文章急公好義的顧氏父子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3期  作者:蘇懷一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顾玉柱 生平介绍 公益事业 父子

    碧梧红豆,相映成章,又名碧梧红豆庄。」《常熟文物胜蹟》大事记中又载:「明万历初,顾耿光为父建墓,掘地得五代吴越王所埋的金涂塔,送常熟兴福寺供奉。」从以上记述中,不难看出顾氏父子都是爱国爱鄕,勤于任事的豪杰之士,也为地方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

  • 文章熱愛同鄕會的一位吳長杰同鄉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3期  作者:陶德仁 出版时间:1977-04-03
    关键字: 同乡捐款 百万互助基金 公益事业

    三月八日,吳長杰同鄕交給我新臺幣一千元,叫我代他送到同鄕會捐作百萬基金,並囑將這筆錢列入「葉縣」捐款統計中。同鄕對同鄕會捐款作爲公益之用,本不足爲奇,但吳長杰同鄕不是有錢人,目前他住在南港臺灣省立救濟院養樂所,靠政府救濟過活,而他却拿出一千元捐給同鄕會,意義又是多麽的不平凡!吳長杰同鄕爲葉縣人,因其不願用其本名捐款,故吳長杰乃是他另外一個名字,他生於民前六年,父親早逝,祖父於淸末時曾在地方服務,耕讀傳家,樂善好施,頗爲鄰里稱道,他本人初中畢業,於抗戰時投...

  • 文章(伍、人物傳記:)先伯常連公傳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謝照嶙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谢常连 族长 俭朴 公益事业 往事回忆

    生活简朴,除非逢年过节,具备鸡鱼肉等良品,宴家人外,常餐餐用素,仅淡饭蔬菜之类,衣着亦仅粗衣,绵布,绸缎之属少有之。其俭德之风,闻名鄕里矣。但对于地方公益事业,则宽怀乐善之。如助贫救急,捐建祠宇,修桥舖路,无不慷慨为之。尝新建黄柏冈茶亭,以便来往客商,休息茶飮,及舖修黄柏村至黄柏圩道路,自督工赶修皆亲自领行,惹得地方人士赞美。鄕里遭逢靑黄不接时,米谷缺乏,即擧办平粜。如遇天旱饥荒时,以地方之风俗,同宗人,均求助于同宗富有者求接济,先伯父皆乐为施舍救援。吾云天谢家

  • 文章兩岸捐贈輪椅第一人曹仲植富厚有餘多積陰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3期  出版时间:1993-03-10
    关键字: 曹仲植 公益事业 轮椅 事迹 企业家

    菜根谭说:「为善之人如庭前春草,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中国人相信「积阴德」的道理就在这里。有些「但问心安,不求人知」的事,会「明里去,暗里来」,在现实的意义上似乎损失了,但布施的喜悦会化作看不见的福泽,温润自己更深层的生命。「我捐到现在没有变穷,不捐也不会变富。」代理红牛奶粉、OAK奶粉的南昌行、慎昌行董事长曹仲植,回顾几十年来投入公益事业的心情,如是说。他就是一位相信凡事「明里去,暗里来」的老企业家。民国五十八年,曹仲植和妻子贺云卿在士林火车平交道前

  • 文章袁故理事定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9期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袁定华 生平介绍 公益事业 悼念 同乡会

    袁定華先生,字鍾毓,生於民國四年六月十九日。世居浙江定海縣道頭鎭。自幼聰穎過人,入定海公學就讀,博覽羣書,精通史地,極受師長器重。戚德鈞老師擬保送白馬湖攻讀,因其早歲喪父,不忍遠離慈母而作罷。十八歲時因熱心公益,愛護鄕里,被選任保長,並公推爲聯保辦事處主任。二十歲迎娶德配余心蕙女士,詩酒唱和,伉儷情深。抗戰事起,因其世業木材行,故自動供料構築沿海防禦工事。迄至定海淪陷,乃走避上海,在十六浦設裕豐紙行,靜安寺路設吉利糖菓公司以安排失業同鄕、並成全鄕友於蘇州...

  • 文章柯受良其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2期  作者:伊珍林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柯受良 歌手 专辑 特技演员 公益事业

    均有他创办的公司,还经常受邀参加大陆的大型文艺活动。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没有忘记自己是宁波象山人,他多次当着记者的面,纠正有关他身世报道的失误。一九八九年,柯受良终于第一次踏上阔别三十多年的故鄕,但他太忙了,只逗留了一天,就匆匆地启程了。一九九三年六月他又派代表司徒志强先生来象山踏勘义务为家鄕表演飞车的场地,并签订了意向书,表示义演的所有收入均返回家鄕,兴办公益事业。此事已得到了宁波市领导的重视,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一九九四年四月,应我们的要求

  • 文章趙常恕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洪兆鉞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台湾工业 “工业医生” 公益事业 人物传记

    工業醫生美名揚,眞誠奉獻扶輪光;耄耋之年心赤子,篤信基督愛四方。—吳運權輓詩

  • 文章覺世見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楊世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社会见闻 社会道德 公益事业 乡亲捐建

    凌霄山人八十二叟 瑞金 楊世煥人生百歲,不過一場春夢,醒來剛熟黃梁。而世事如浮雲幻影,變化莫測。「閱盡滄桑百感生,由來世態反人情。」今因社會形態不斷轉變,社會風氣日趨新潮,而社會道德日漸淪落。時聞台灣傳播媒體報導欺詐、勒索、綁票、情殺、自殺、槍擊等重大刑案,日有所聞。舉凡犯案之人,均因良知泯滅、惡念貪心、嫉恨私怨、窮困潦倒、而做出違背良心與道德及法紀之暴戾行爲,而造成社會不安。人性本善,人與人之關係,原應秉持互信、互愛、互助、互諒之態度,而存「做好事不能少...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