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报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沒有大學文憑的博士作家海寧陳學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1期  作者:姜穆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陈学昭 新女性 大公报 博士

    的拒婚,保持友谊关系。陈学昭到巴黎一年后,担任「大公报」驻巴黎记者,她就靠「大公报」的薪水在巴黎生活。在出国前与孙伏园的弟弟孙福照结识,陈家认为他是理想的女婿,便娶她囘国与孙福照结婚,她却拒绝家里此项要求,最后她的哥哥使出要求「大公报」停发她的薪水的撒手锏、断她的经济来源,她只好囘国了。「大公报」居然屈服于一个家属的要求停发薪水,这实在是难以理解的事。没有经济来源,她只好囘来,但是对于男友却无法割舍,只是同学们都无法帮助她,季志仁也无法伸出援手。囘国的旅费

  • 文章近鄕情怯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馬景銘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旅行日记 大公报 招商局

    安睡,今日中午访周捷于新闻报馆,二时半在卡尔登看了一场电影「人海潮」,出来时满街积水,原来已下过大雨,乘人力车到慈淑大楼(三千元),候张煦下班。大公报今天有吕克难的一篇「为中国民主问题探源」,他在文中说:「民主政治的萌芽与开展,不论老牌英国,新兴美国,后起的法国,皆以中产阶级运动为主,以知识分子的传播思想的启蒙为先导......他们的鼻触嗅到时代的尖端,如果说×倾意味着进步,那么知识分子先天上就是×倾的。他们的灵敏的思想和观察,常使他们站在时代的前面,甚至超

  • 文章記三張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8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69-02-01
    关键字: 新文艺作品 蒲伯英 草堂国学专科学校 天津大公报 桂林大公报

    叫做「学生的先生」,据说是写的陈大悲和他的女学生恋爱的故事。此人后来如何,我不知道。抗战期中在成都,也未听人说起。张蓬舟生于民国纪元前九年,学历不详。北伐以后,他曾任三十一军政治部组织科长,䝉藏学校敎员,著有「消失了的情绪」,「糖与醋」等。后来入天津大公报工作,更名「扬纪」,一度任外勤记者,著有「报吿文学」,「南战场之旅」等散文。(他在草堂时期,也爱写小诗)民国三十一年,他曾主编桂林大公报的「文艺」副刋,我不知怎样的投过一篇稿,叫做「哈代与苔丝」的,就被

  • 文章唐迪風墓誌銘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6期  作者:歐陽漸 出版时间:1969-10-01
    关键字: 墓志铭 唐君毅 《国民公报 新亚书院 唐迪风

    头颅文士笔,竟纷纷化作侯门狗,谁共我醉醇酒?」或劝之任,曰君其往,吾已祝土神善固其土矣。思以正论移易天下,主笔国民公报,视强御横势蔑如也。胡文澜督蜀,日杀不辜,封其报,执事匿,鐡风出而自承,几不测。八年,陈大任截发,非议蜂起,官禁示。铁风文喩众,呈惩官不稍退。亲倩有貌似铁风者,积怨于其鄕,鄕农民设农民协会,杀人或任意,睚眦必报;逮铁风囹圄矣,铁风吟诗自若。尝扁舟溯江,滩急触轴舻,拯大任于水,抱儿行烈日中,夜则哺之。稍闲秉烛读,舟泊绿林出没地。蒹葭白露之声,与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