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八大山人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周岸登及其詞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1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8-07-01
    关键字: 周岸登 诗词精选 八大山人 吴文英 周密

    吾好,待遨游五岳,归卧峩眉。风入松梦游陶然亭用梦窗韵天涯飞梦绕春明,疑冡读香铭。魂销眉黛烟波句,是湘卿、写怨缘情。碧血三年化蝶,茜窗一夕闻莺。流莺啼上夕阳亭,泪眼不曾晴。干卿底事春池皱,对芳韶、祇自销凝。几付华鬘刼换,等闲碑字金生。摸鱼儿和简庵靑云谱之作。靑云谱古桂,一本三柯。相传其地为梅子眞及八大山人遗蹟。道家谱牒藏观内,以此得名。背高城、小车近路,苕苕铃语初断。畦塍渐入神仙境,花度陌尘香软。秋意满。是桂苑分枝,招隐留经院。风旛自转。问故乇栖梅,王孙梦草

  • 文章青云谱道院与八大山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余建蘭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青云谱道观 道观历史 八大山人 隐居道院 花鸟画

    百姓尊称福主菩萨)治水于此时,也在此开辟道场,首创道家「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观上门楣题额「净明眞境」四字石刻至今仍存。唐太和五年(八三一)复建,刺史周逊奏请易名「太乙观」。宋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又被敕赐为「天宁观」。清初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八大山人偕其弟隐居于此,并拓基修建道院。又取「驾青云来降」之意,将「天宁观」易名「青云圃」。清嘉庆年间(一七九六—一八二〇),后人改「圃」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谱可查,象征

  • 文章罗著八大山人花鸟画的构图读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3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八大山人 花鸟画 构图法 赏析 国画艺术

    中央日报长河版去年十一月六日,刊笔者「八大山人书法」一文,引起大陆文化界回响,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罗文华教授(江西人)将其最近撰编:「试论八大山人花鸟画的构图」一书,函嘱摘录转载,罗教授为摹习八大山人杰出青年名画家,曾在日本举行画展,深得好评,刻有意来台举办个人画展,对促两岸文化交流,当必有裨益,特摘录其文要义,供文艺界人士参考。国画的构图,它是由调整形式的因素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手段,是揭示形象构思的总和,构图在我国传统画中称「经营位置」或「布局

  • 文章南昌景点——八大山人纪念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市台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八大山人纪念馆 青云谱道院 地方志 朱耷 书画作品

    位于南昌市南郊八公里,原为青云谱道院,一九五九年十月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占地约一公顷,清流环绕,白墙古木,绿荫掩映,唯有一座石平桥相通,环境十分幽静。青云谱道院本是一座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园林,园林南部、西部面临宽阔的梅湖,泊岸曲折、水明如镜,独揽田园湖山之美。院内现存有关帝、吕祖、许祖三宫、斗姆、娇园等六座殿堂,中间以天地相融,东西接庑殿四座,中部鹤巢两间,擡梁式构架,悬山顶,清砖灰瓦的粉墙,精而不华,清而不饰,古朴典雅,风格独具。青云谱历史悠久,相传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