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儿时回忆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十歲的兒時懷念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7期  作者:葉秀峯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斗蟋蟀 叶秀峰 儿时回忆

    最近在台北已有人談起鬥蟋蟀,且見於電視,可能有人以爲新奇。在揚州早年却已爲孩子們通常季節性玩意。蟋蟀習性好鬥,其激烈者斷腿折翅是常事,其壯大者可以鬥很長時間方見分曉。蟋蟀上鬥場是夏末初秋的事。孩子們提燈籠、水筒、竹管、鐵絲籠等工具去瓦礫場或叢草中搜捕之。必須於日落後蟲方發聲,循聲探覓,灌水,候其躍出,則以籠捕之,再捉入管中塞以靑草攜歸,再放入盆中。盆子爲陶製,但大有好醜。其中置過籠備轉移出鬥之用。另有小食盆與水盆。據說猛勇之蟲常有蜈蜙守門,以爲上品。鬥蟲...

  • 文章昔時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1期  作者:席慕蓉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儿时回忆 川端桥

    民國四十三年的夏天。在那個時候,我們剛剛從香港搬到臺北,住在厦門街底的一條小巷子裏,巷口通大街,巷底却是綠意深濃,從一片草坡爬上去,就是河堤。在那個時候,河堤上總是有着涼涼的風,靠我們家這一邊的路長滿了密實的樹叢,樹上開着成串的紫色花朵。在那個時候,站到河堤上,可以望得極遠,可以看到河灘上一大片的芒草,芒草之後就是那條輕輕柔柔的淡水河,河之後有一重暗色的山,山之後又有山,那遠山之後還有山,一層的顏色比一層淡。在那個時候,大人都以爲街底的那座大橋就是螢橋,...

  • 文章憶述家鄕童年的玩意——關于動物部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童趣 儿时回忆 斗蛐蛐 斗鸡 玩具

    童年爲人生的黃金時代。在此時期,兒童充分表現出好玩的天性。所玩的種類繁多,因時代與地區之不同,而玩意也有別。茲將本人至今記憶猶新的家鄕一些動物方面的玩意,追述如後:一、螞蟻大戰螞蟻是一種聚族而居的小動物,富於合群性,戰鬥性;大槪有黑色與黃色二種,有嚴密的組織,統一的指揮,大的爲王,發現食物,或遇有敵人侵犯,便馬上報告蟻王,蟻王便率衆奄勇應戰,或合力搬運食物,都是浩浩蕩蕩,萬衆一心,前仆後繼,死尸累累。兒童卽利用螞蟻此種特性,故意堆置食物,尋找黑黃兩種螞蟻...

  • 文章童年跟母親赴喜宴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喜宴 牵娘子 听房 儿时回忆

    這一天,是個黃道吉日,吃過早飯,我和弟弟換上新衣裳,我是一身花,花鞋、花衣、花帽子。母親也梳洗一番,搽粉、點胭脂,打扮得很整齊。她是所謂的福太太,應邀到辦喜事的人家去當「牽娘子」,牽新娘。母親坐轎子,(家中的,二人抬)我和弟弟坐挑子,一個農民工用扁擔和繩子,挑著兩個大圓籮筐,我和弟弟坐在裡面,一頭一個,走起路來一閃一閃,挺好玩。可是,過橋時我很害怕,耽心繩斷掉下河。我們經過了河對岸的候家灣,約莫又走了四、五里路,便到了目的地—孫家灣。忘記是族間誰娶媳婦,...

  • 文章《沭陽諺語彙覽》續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7~38卷 1~4  作者:徐公超 孔繁秀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谚语 儿时回忆 学者观点 乡音乡情

    △偷雞不成蝕把米。△三九四九凍死狗。△人不知,鬼不覺。△紅配綠,看不足。(沭陽方音:綠足押韻)。△不怕慢,就怕站。△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豬八戒扛耙,上下不夠手。△只聽樓板響,不見人下來。△馬不知臉長。△醜人多作怪。△癡人頂重髮。△萬事起頭難。△讀書不健康,學問棺材裝。△養子不讀書,不如養隻豬。△五狼神。(人若同時遇上五隻狼,必然無命。)△不到黃河心不死。△大哥不說二哥,兩個哥哥差不多。△人要衣妝,福要金妝。△嘴上無毛,說...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5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杜负翁 九头鸟 儿时回忆

    二十三、處處聞啼鳥(續完)據幸存錄遼事雜志云:「遼事之起,三十年矣,每當破城殺將,天象必徵,靡不彰明較著也。當戊午發難,彗星亘天,四、五年前地生白毛,鬼哭於空,近在簷際,遠則數丈之高,如俗所稱鬼車鳥者,民間鳴鑼發砲以駭之,去則旋來,竟夜乃止,尤爲史籍所不經見。」我當年住在西門時,確實親耳聽到這種「鬼哭于空」的怪啼,但不曾看過是什麽鳥,更未聞有人「鳴鑼發砲」。據續博物志:「郝氏夜祠佛,鬼車乘燭光而下,翼廣丈餘,中首互相低昻,其家持杖逐之,墜一羽,長三尺許,...

  • 文章楡樹錢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楡树钱 故乡 松辽大平原 古榆城 儿时回忆

    去年春天,到日本北海道去參觀旅行,偶然在北海道大學的校庭裡,不禁觸景生情,便憶起了四十年前的往事,但因心緒不寧,屑事紛陳,始終未能動筆。現在又到了春天,榆樹快要搖錢了,眞是感慨萬千。榆樹爲落葉的喬木,多生塞外地方,性耐寒,幹高達十餘丈。故鄕遼北昌圖,是松遼大平原的穀倉地帶,一望無邊的沃土,遍地除盛產大豆、高梁外,到處都是榆樹成林。人民百分之八十以種田爲生,因此民情淳樸篤實、堅忍、勇敢、勤勞節儉。每當仲春季節,大地萌動,百草發芽,接着便是柳樹含苞(柳樹狗)...

  • 文章泗州陸沈記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6期  作者:山佳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龟山寺 泗州城 淮河 大佛寺 儿时回忆

    淮河之濱的泗州城,爲南北樞紐,東接淮陰,南達金陵,北通徐蚌,扼交通咽喉,人煙稠密,商業繁盛,萑苻不生,物阜年豐,人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城北有座大佛寺,寺旁聳立著七級浮屠,爲其著名古蹟,人們指著塔頂磚缺處,謂爲南霽雲所射之箭痕,隱隱猶在。聞唐時張巡守睢陽,被賊兵十餘萬團團圍困,派部將南霽雲突圍,向泗州守將賀蘭進明乞援。賀蘭嫉張巡聲威在己之上,不肯出兵,復愛南霽雲忠勇,欲留爲己用,乃大張筵席,爲霽雲接風,勸其歸屬,界予重任。霽雲慷慨陳辭,拔刀斷去一指,以表...

  • 文章憶阜陽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8期  作者:王懷誠  出版时间:1990-01-20
    关键字: 阜阳战役 家乡战乱 儿时回忆 家庭教育

    我世代居於安徽潁州阜陽,自古以來,它就是熙熙攘攘地區。龍爭虎鬪之地;歷史上有許多英雄於此揚名立業;我以此地人爲光榮。它誕生了一些先賢偉人,也發生過一些大事;常爲歷史增加新的活力,指導新的方向,邁上新的境界,它是一位燈匠,供給中國文明的燈。光於前、裕於後、照耀千古。也以此地人而傷感,因爲歷次變亂戰爭的關係,先民飽受戰火的洗禮、殘垣斷壁、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其淒慘的境遇與痛苦不堪的情形,是局外人無法想像的。自從民國以來,它就歷經戰亂,八年抗日,黃河氾濫、阜陽...

  • 文章(詩詞)兒時的回憶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1期  作者: 趙金璞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诗词作品 儿时回忆 河套平原

    美麗富饒的河套大平原,那裡曾是我幼兒時的樂園,每每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快樂的兒時彷彿又在眼前!時過境遷,催人淚下,好似黃梁美夢!怎不叫人肺腑乾裂!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