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文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方夫子蔚公九秩榮慶壽序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何秀閣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方永蒸 序文 儒家文化 人物回忆

    民十七年戊辰不佞就傅東北大學學理工,蔚公夫子尋長敎育學院,雖未列門牆;然上庠屢進屢退時得望見顏色,蓋以 公風儀內歛芝釆恂然,不猛而威,溫恭逸豫,早予不佞以從容中道之儀軌無殊親炙猶之乎受業也,洎家國幾度滄桑,人夢俱遠,得緣奉手承敎,已是避秦來台之後矣!侍坐之頃始知 公之珂里爲熊官屯,去不佞出生之莆河街僅念餘里,雖在鄰邑而柳井在望,鷄犬相聞,遂愈增其鄕親敬慕之思焉。抑念我文化源流以儒家爲大統,魏晉以降,則亦融和道與釋,夫道重淸淨之美倡無爲以爲有爲示柔弱以臻强固...

  • 文章孔孟之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孔子 儒家文化 易经

    一、前言中國的一切學問,都是以易經爲根源,是極高深的。易經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聖人的集體創作,是闡明宇宙及萬物生存進化的動變原理之巨著。其應用首先從天文、氣象、曆法、季節等方面開始,降及孔子在贊易中,始將天道與人道貫通起來,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前句爲天道,後句爲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說:「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來。儒家的思想,即根據易經的道理加以闡揚,與人生日常生活關係密切,是知易行,...

  • 文章薛宝钗与儒家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薛宝钗 《红楼梦》 儒家文化 人物评价

    祖居金陵的薛宝钗,出身于「书香继世」的皇商贵族之家,自小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她遵从的是儒学儒敎,信奉的是儒家文化。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孔孟学说的信条。她学识渊博,精通诗、词、曲、赋和绘画等艺术。她「会做人」又做人大方。在家为典范的闺秀淑女,出阁后应是典范的贤妻良母。佐夫敎子,修齐治平。在曹雪芹笔下,她是个封建社会的理想化人物。所以,贾母等人对她的极力称赞,不是没有根据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总体反映。从古代社会传统的价値观念来看

  • 文章薛宝钗与儒家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薛宝钗 儒家文化 封建传统

    学识渊博来看,林黛玉比薛宝钗要稍逊一筹。因为宝钗文化功底之厚实、文化敎养之完善、广阔,无论是林黛玉、史湘云还是薛宝琴,是没有能赶上和超过她的。不管是风流还是文彩,在那「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情于女儿的时代,这朵「艳冠群芳」的牡丹,是当之无愧的花王。薛宝钗自小受过高深的文化敎养和儒家文化的薰沐,她对子集百家、诗词歌赋、书画琴棋、禅学医理,是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也无所不精的。她就是以自己的博学精通和才艺,才能摘取这块「艳冠群芳」的金牌。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时

  • 文章中華文化頌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太希 出版时间:1967-07-02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儒家文化 东西文化

    中華文化儒為根。涵萬物兮通神明。成己成物兼智仁。合宇宙兮融天人。統攝文哲及政經。渾然氣象吾先民。仰觀俯察順物情。於周行中識主宰,於現象中見精神。由生生之理以推仁,上體天地之大德曰生。窮究天地陰陽之變化,以參驗人事者為易經。法自然之節序,以彜叙人倫者為禮經。依自然之和聲,以宣導七情者為樂經。其緣物比興,以抒情言志者為詩經。其仰承天命以軌範政事者為書經。其屬詞比事立是非褒貶之義例者為春秋經。凡人類文化活動之全面,無不屬此六經涵煦之精神。故儒家學説堪稱集往古之...

  • 文章孔望山隨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王洪金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孔望山 历史记载 地理位置 旅游资源 儒家文化

    「積石岩岩,東海彌彌,伊誰登之?大哉孔子。」這是明時淮安府知府陳文燭爲孔望山所寫的銘文,但此文沒有在孔望山上刻石,實在可惜。孔望山上原來還有一座涼亭,叫做「孔望亭」,清人在《孔望亭記》中說:「東海者,水之會也。孔子望之,其汪洋者,與心之廣大會;其瀠洄者,與心之運用會;其翕受者,與心之容納會;其景物之變態者,與心之神化會。」可惜,這篇碑記也因亭之久頹而不復存在。孔望山的得名來源於孔子登山望海,此山三百年前還是一座濱海而立的小山,山東側就是東洋大海。孔子問官...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