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教共返回1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相通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佛教 术语 皈依 刹那

    皈依三宝佛教称身心反归向佛、法、僧为皈(同「归」)依,后来道教醮章文字亦沿用「皈依」字。《全唐诗·一三四·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令心地欲皈依。」皈字左边为白,有光明圣洁之义,众生自迷途反趋于佛、法、僧三宝以修光明圣洁之慧为皈;故皈从反白会意,其本义作「礼三宝以修慧」解。《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归依佛、法、僧三宝,谓之三,若君子之三畏也。」故皈本作「归」。皈依、归依、三皈、三归均指三皈依(梵语Tn'saranagamana

  • 文章吳越忠懿王與溫州高僧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王書之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佛教 唐朝 高僧 历史

    唐武宗灭佛,吾温僧尼星散,高僧隐避岩壑,教藏残阙殆尽。自会昌迄天祐六十年间,佛教一蹶不振。唐末,藩镇拥兵割踞,温州战祸连年,唐僖宗中和元年(八八一年),朱褒寇温州,浙东观察史刘汉宏招之,奏褒为温州刺史。朱氏兄弟先后踞温凡二十二载。昭宗天复二年(九〇二年)十二月,温州裨将丁章逐朱敖,次年四月,丁章被杀,裨将张惠踞温。天祐二年(九〇五年)八月,处州刺史卢约之弟卢佶攻陷温州。时钱镠因军功拜镇海节度史,旋封越王,又封吴王,拥两浙十三州之众。温郡为吴越浙南重镇

  • 文章飲茶的起源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砥亭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饮食 佛教 尔雅

    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据古书「尔雅·释木」云:「槚,苦荼。」郭璞注解说:「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曰茗,蜀人名之苦荼。」郝懿行义疏曰:「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划作茶。」「尔雅」是中国最早解释词义之专者,由汉初学者缀辑周代至汉初诸书旧文而成。郭璞则是晋代之学者。由此可见,饮茶之风俗最晚在汉初便已经开始。据史料记载,唐代才将茶树移入庭院栽种。唐玄宗开元年间,佛教盛行,学禅者以茶提神

  • 文章星雲法語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佛教 格言 道德

    一、要做共生的地球人二、要做同體的慈悲人三、要做明理的智慧人四、要做有力的忍耐人五、要做布施的結緣人六、要做淸淨的修道人日月光半導體有限公司宏璟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福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姚宏影提供

  • 文章再返鄉 報訊息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2期  作者:莊市人  出版时间:1997-09-10
    关键字: 返乡 宁波 佛教 庙宇 中医

    慈眉善目 深藏不露回忆是甜密的,回忆也有是痛苦的,唯我当回忆起童年在宁波故鄕时的诸般情节,总是感到交关甜蜜。当年的宁波故鄕,佛教非常兴旺,年长的阿婆阿婶们,人手一串佛珠,口中呢呢喃喃,唸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有部份家庭,家里专设佛堂,供奉的是「南海普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桌上红蠋高照,香烟绕袅,显得宁谧祥和,其时,我尙年幼,经常跟随大人前往各大庙宇拜佛,那些大庙宇的气派非凡,黄色桃高围墙,高耸的大门(中间是正门、两旁是侧门)、门前两旁竖立两根桅杆

  • 文章佛敎音樂—梵唄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4期  作者:行泰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梵呗 佛教 音乐

    佛敎以超凡入淨普渡衆生爲宗旨,佛家認爲擁有智慧自覺的境界,且能覺醒芸芸衆生,覺行圓滿便成爲佛,唐代三藏法師由西域取回,律,論,經典,傳入中國而盛行。佛敎音樂(梵唄),「凡歌詠法言,皆稱爲唄」,亦分爲兩個系統,一爲北方的海潮音,節奏較快,一是南方的鼓山音,唱法緩慢。據云:台灣的寺院音樂均是由福州鼓山湧泉寺傳來都屬鼓山派,就鼓山音而言寺院僧尼做課時也分爲兩種曲調的唱法,一是歌唱式的「爐香讚」,一爲讀唱式的「阿彌陀經」。他的音樂亦分爲獨唱,齊唱及答應唱,輪流誦...

  • 文章無所求

    来源期刊:《桐盧鄉訊》 第10期  作者:海娜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无所求 佛教 寺庙 善举

    主持人未能启发信众真正信佛学佛的慈悲为怀精神,将投注在大拜拜的金钱,协助政府来帮助困穷民众教育子女,仰或开办学校、设立医院来发展基层建设,化消极的浪费,为积极有创意的大爱;「大爱」、「救苦」、「救难」,才是我们拜拜的真正理念。最近几年来,台湾的佛教界,皆能体认信仰的宗旨势必朝向大爱去发挥积极的意义,所以不但有各地大寺庙盖学校办教育,开办医院服务病患、冬令救济、灾区服务。……等义行善举。尤其值得我们敬佩的是慈济公德会的创始人正严上人,她不仅自己真正在信佛,而且在启发

  • 文章唯識學是得到幸福人生的指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6期  作者:解伯鏞  出版时间:1990-01-27
    关键字: 唯识学 佛教 人生 幸福

    一、唯識學能解決人生的痛苦我們現在所生存的世界是娑婆世界,也就是剛剛堪能忍受的生活世界,於是大家都希望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大家希望是生活在幸福的世界。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敎主,我們尊稱祂是娑婆世界的敎主,等於是其他宗敎所稱的救主,因爲祂捨棄了富貴的皇宮生活,從體驗及修行中,體悟出了幸福人生的指導——一切衆生皆具佛性。他已經是佛,只是方便現示,其實是以他的大智慧和神通,告訴我們這個宇宙或自然界(器界)的現象,吿訴我們的身體的本質體的質和能(色法),從認識和...

  • 文章佛光山授課所見所感有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佛光山 授课 感悟 佛教 宗教

    佛光山爲台灣南部佛敎之聖地,其叢林規制、佛學硏究,弘法活動等,早已揚譽中外,余於七十九年八月起承宗兄張培耕先生之介,於該山叢林學院專科部濫竽敎席,爰將授課所見所感賦之於后。㈠授課有感一週文章一味禪,佛山執敎且結緣,叢林弦誦學風好,樂育英才凈土硏。㈡佛敎文物陳列館寶山文物井然列,瑰麗光華無盡藏,處處琳瑯嘆觀止,不沾不染妙堂堂。㈢大雄寶殿巍峨殿宇瑞煙升,萬座無塵功德燈,法相莊嚴開妙覺,磬聲梵唱慮全清。㈣大佛城莊嚴妙相矗中天,慧日慈光照大千,待渡眾生齊仰望,菩...

  • 文章普陀山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李模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佛教 普陀山 南海普陀 法会 古刹

    普陀山是我國佛敎四大名山之一,位於浙江省舟山羣島中東南一個小島,總面積二一·五平方公里,與著名的沈家門漁港隔海相望。普陀山名稱,來自佛敎華嚴經,全稱爲「補陀洛伽」、「補怛洛伽山」,是梵語的譯音,意爲美麗的小白花。由於中國歷代帝王均建都在北方,自元朝以來慣稱爲「南海普陀」。相傳農曆二月十九日爲觀音誕辰,六月十九日爲觀音菩薩得道之日,九月十九日爲觀音涅槃日,每到上列日子,全國各地人士爲拜謁觀音和參觀海上仙境,香客四季陸繹不絕。本年八月三日隨普陀朝山參訪團,在...

共113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