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余杭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超山探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蔡一希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余杭 超山 观梅 梅花

    余杭县超山位于杭州北四十公里,在临平鎭与塘栖鎭之间,周围五平方公里。超山又名超然山,「超然于亭黄山(黄鹤)之外」,有超然腾空之势,故名。山多奇峯怪石,有狮峯、石婆峯、盘陀石、憇鹰石。又有海云洞,有上下二洞构成,下为水洞。洞口西壁有摩崖石刻。超山为观梅胜地,一片梅海,它与苏州邓尉、无锡梅园合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为三绝。所谓古奇,有唐宋梅二株,历经数百年风霜而不衰,其树皮已如龙鳞,开六瓣白色花朶,鲜艳富有活力。《塘栖志》曰:「超山多

  • 文章回憶間關萬里去從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0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从军 抗日战争 余杭 见闻 感想

    一、改变命运的契机我是浙江省余杭县白泥山天井湾人,生长在江南鱼米之鄕,又生活在一个富庶的家庭环境里,加上家父在当地很有些名望,因此自幼便娇生惯养,一直被安排在温室里长大。见不到外面的世界,不知外面天多高地多厚。既不会直接曝晒到阳光,也禁不起风吹雨打,就这样在家人百般呵护之下,似乎命运早经注定,将会在一个平淡平静优裕的生活中,庸庸碌碌株守一辈子,过的没有出息又毫无生趣意义的平凡日子了。事情竟出乎意料之外,由于时局的突然变化,生活环境也就跟着改变,自己都没有

  • 文章旧时余杭对外的交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6期  作者:陳爕堂 出版时间:1989-06-10
    关键字: 余杭 交通 余武路 轿子 驴子 汽车

    我是余杭人,而且住在鄕下,到县城有五里路,要进城就得走路,行程约得一个小时,记得从县城的西门有一条公路,可以直通武康,名叫余武路,但是到我们的鸟窠湾车子是不停的,所以祗好走路,谈到余杭县境的交通,倒有:轿子 是一种四方型,前面有帘子,其余三面围着黑色木框,不过左右二边及后面,倒是有一个窗户,人坐在里面,可以四面张望。这种轿子,设有轿行,要轿子必须要到轿行去叫。父亲到鄕下去,总是坐着轿子去的,有时我们也搭着坐,因为是小孩吗,轿夫倒是不计较的,从城里到我们鄕

  • 文章徑山茶葉,塘棲枇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0期  作者:樹泉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余杭 特产 塘栖枇杷 径山茶 历史趣闻

    今日的余杭包括旧日余杭县及杭县,不但区域扩大一倍有奇,且密弥整个杭州市区,加以其县治移至沪杭甬铁路沿线的临平,近年风云际会,正逢国内经济开放,加紧了脚步,其发展骎骎乎有一日千里之势,当然地方人士的努力亦功不可没。最难得的厥为良渚文化,因发掘而著名于世,其出土的古物,包括玉器(玉琮、璧钺)陶器、石器属新石器时代,有四千年之久,极具历史文化的价値,使余杭更锦上添花,令人刮目相看而大大的增加了知名度。目前正兴建颇具规模的良渚文化博物馆。就地势位置言,良渚亦正是

  • 文章家鄕余杭的酒馆与酒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0期  作者:陳燮堂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余杭 酒馆与酒菜 黄泥螺 螺蛳 狗界烤鸭

    小時候,在家鄕的大街上走,總是低着頭,走得很急,因爲從家裏去上學,學校在南湖,(高級小學堂)從澄淸巷拐出通濟大橋,直到葫蘆橋,最上南湖;放學囘家,也是這條路。走在大街,無論早晚,總會看到幾家酒館,早有早酒客,晚有晚酒客,有的坐在小桌邊,有的倚在櫃檯邊的,都是在吃酒。吃酒是我們家鄕的俗語,但也有叫喝老酒的,這些都是土語(家鄕話),但見酒保(酒館的夥計)忙着打爨筒(是洋鐵皮做成盛酒器,上大下小,置入溫水中燙酒)。熱酒可以暖身,據說微溫的熱酒,入口甘爽。他們的...

  • 文章觀楊乃武劇抒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8期  作者:姜良仁  出版时间:1989-08-10
    关键字: 杨乃武剧 小白菜 余杭 杨乃武 正义

    杨乃武一剧,俗名小白菜,这是根据家传户晓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故事发生于浙江余杭。「小白菜呀,点点黄呀,七岁八岁,丧了娘呀!」,便是以小白菜故事编成的小调,浅近通俗,易学易唱,也是浙江地方戏最脍炙人口者。故事的大槪,是葛毕氏,又称小白菜。幼小时孤苦伶仃,及长,貌如花似玉,且天性聪颖。其邻杨乃武,科擧时代的擧人,怜她身世飘零,曾课其读书识字并予生活照顾,后妃嫁给做小生意的葛某,刻苦持家,安贫度日。余杭知县公子,仗势胡作非为,尤好渔色。见葛毕氏,色迷心窍,遂动

  • 文章懷念故鄕童玩打竹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0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思乡怀古 浙江月刊 余杭 打竹竿 中华文化

    日前拜读本年八月浙江月刊第二六八期所刊载陈爕堂鄕长的大作「怀念旧时故鄕种种」的宏文,深感文采生动,应节引人入胜,使我这个余杭的同鄕人,产生很多的共鸣,引起很大的兴趣,即时就勾起我对故鄕童年旧事不少的囘忆,其中特别怀念的,是有关童玩方面,有趣的介绍。对于故鄕孩子们的童玩,除已在前述宏文中列擧的几种玩艺儿,我们小时候,都曾经身历其境的尝试过以外,使我想起,还有一种我们常常玩的打竹竿游戏,値得提出来,算是补充,让我们这羣离鄕背井的思鄕人,可以塡补一些怀念

  • 文章談家鄕淸明祭祖的習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陳爕堂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祭祖 余杭县 族人团聚 掘冬笋 清明节

    我是余杭县的鄕下人,鄕下人总不免谈些鄕下事,不过我从小就由鄕下搬来城里,据说是为了我们上学的方便。当初我在县立第一初级小学念书,学校就设在孔庙的后面,及到小学毕业以后,又进入高级小学,校址是在南湖。当时的校长是姚寅恭先生,管束颇为严格,那时所获得的学业基础也最为扎实,我们虽然搬到城里,但是鄕下还有好多事情,因为我们在鄕下还有几块薄田,与几坵桑园,几个池塘也养着鱼,院子里也养着猪,养着羊,养着鸡。鄕下的老房子,虽然是空着的多,但做农事的长工,与打杂的零工与

  • 文章夏至塘棲枇杷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汪仲毅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余杭郡贡枇杷 塘栖是杭州的著名水果出产地 塘栖枇杷 软吊白沙

    杭州是笔者的故鄕,唐栖在杭州的东北三十里。地名的由来,据说有唐人栖止于此,故名。语见湖州府志。一名塘栖,乃因唐为国号,避讳改塘。塘栖是杭州的著名水果出产地,有枇杷、甘蔗、梅、橘等,其中尤以枇杷最为出名。唐书地理志载:「余杭郡贡枇杷」唐时,杭州名余杭郡。又本草纲目云:「塘栖产枇杷胜于他处,白为上,黄次之。」笔者于民国十六年,就读于浙大农学院(当时尙称第三中山大学)次年入园艺系,由蒋芸生老师率领与同学成汝基、章恢志等共五人,赴塘栖调査枇杷栽培情形,去今已四十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