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余姚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余姚胜归山探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0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余姚胜归山 诗词 起源 胡宗宪

    余姚县城北两里有胜归山,山上松竹茂密,环境幽雅。东坡的断崖陡壁上,刻有十几座石雕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古人有诗写道:夜宿禅房花气侵,晨钟初动听鸣禽;霖微村郭迷春晓,缥缈岩峦起夕阴;野草沾香来曲径,炉烟袅篆出丛林;胜归遗迹千年事,流水高山云树深。胜归山,原名圣龟山。东晋时,晋朝将军刘牢之在这一带与孙恩打仗,战胜孙恩归来,屯兵此山,改名为胜归山。山上石头特多,当地人早有开山凿石为业,故又称打石山。又因山上刻有「胡公宕」三字,因而也称胡公宕。「胡公」指的是

  • 文章閒話楊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1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野生杨梅 功用 形态 名称由来 余姚

    宁波余姚、慈谿一带以盛产杨梅著名,历史悠久,享有盛誉。以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当地人在七千年前已食用野生杨梅了。至于种植杨梅并在文献上加以记载,至少可以上溯到两千年以前。汉朝辞赋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把杨梅作为贡品加以称颂。苏东坡也曾为杨梅作过评语:「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明代王象晋著的《羣芳谱》中载:「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据《能改斋漫录》载:「越州(唐在余姚置越州)杨梅最佳,士人谓之楞梅。」《旧浙江通志》载:「今余姚之烛

  • 文章黃宗羲詩咏瀑布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7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黄宗羲 余姚名茶 余姚瀑布茶 东林党 历史故事 人物回忆

    历史悠久瀑布茶浙江余姚名茶瀑布仙茗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两处记载,其中「七之事」引录了《神异记》关于余姚人虞洪获大茗的故事:「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茶经·八之出》则有这样的记载:「浙东,以越州上,余姚茶生瀑布岭者曰仙茗。」作为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在古代诗文中多有提及,其中

  • 文章看大師 揮巨椽 展風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6期  作者:時雨 出版时间:2013-06-10
    关键字: 余姚 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平 书法篆刻

    吾浙省余姚耆老,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的吴平(字堪白)先生,日前受「中华文化总会」之邀,展出其八十年功力的书画篆刻精品。此一艺坛盛事,系文总主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巨椽系列」的一个亮点,识者谓此乃民国以来,尤其自政府播迁来台后,能冶书画金石为一炉者之海派巨擘中,堪白公可谓继缶庐(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年,浙江湖州人)之后的第一人。吴平先生之书画篆刻展,文总以堪公精湛的篆刻「吉祥多宝,既寿永康」的吉语印为题,甚至请柬及精印之画册,均以此一印为标帜

  • 文章話說「夏至楊梅滿山紅」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16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6-06-30
    关键字: 杨梅 余姚 贡品 江南名果 杨梅节

    阿拉宁波人有句谚语:「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意思是说,夏至时宁波周边的余姚、慈溪等地杨梅大量上市,是尝杨梅的好季节,小暑杨梅不仅少了,而且没夏至杨梅好吃。但在我工作的舟山岛城,由于海岛气候的缘故,杨梅大量上市一般要比宁波晚十左右天。老家宁波的气候,夏至一过,雨水渐少,晴日增多,平均气温也常常升至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天气炎热起来,正是宁波周边余姚、慈溪等地杨梅大量上市的季节,那漫山遍野的梅林,绿叶丛林,红果乌壳烁紫的杨梅,使人见后心醉嘴馋。说起

  • 文章養蘭憶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7期  作者:呂衷才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兰花 回忆 余姚 绿云 四明山

    蕙本兰之族,依然嗅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苏东坡诗兰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蕙兰统称兰花。新版辞源上说:兰有春兰、草兰、山兰、朶朶香的称呼。蕙、叶似草兰而瘦长,花的香味差,颜色也略淡。据宋人黄庭坚说: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曰兰,一干数花而香不足者曰蕙。这个说法一直流传到现在。在余姚家鄕,艺兰的行家们称兰花叫花,有春花、有夏花;春花为上,夏花次之,品类繁多,今所传有七十余种。兰花是兰科植物的总称。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兰蕙的文字记载。据专家硏究

  • 文章鍾靈毓秀洪秀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金國銓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洪秀柱生平 法律系 半工半读 华侨中学 浙江余姚

    —洪秀柱立法委员为我浙江省余姚县人,聪颖、灵秀、明理、孝顺。自幼深受父母教诲,从艰困中奋斗,从险阻中精进,从逆境中奋发,毋畏毋惧,全力冲刺,是她今天成功的指标。「她是一颗钻石,放在那里,她始终是一颗光彩耀眼的钻石」。——昨夜元宵,花月灯如画。天气出奇的好;据统计,台北市「中正纪念堂」一地,赏灯人则破百万大关。有人戏谓:「前几年,年年元宵,凄风又苦雨,让人感觉不到快乐,看不到希望。今年,家家户户扶老携少,快快乐乐赏灯去。」笔者傍着好晴天,乘「计程」去

  • 文章王陽明先生軼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7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3-07-10
    关键字: 阳明山 余姚 台北 阳明公园 《象棋落河》

    在台北市的北侧有座「阳明山」,如今又辟为「阳明公园」[1],堪称为台北的后花园,那里山清水秀,景物宜人。园中矗立著王阳明的铜像,他那羸弱的身躯却坚韧有神,他那悲悯又亲挚的目光中似乎急切地关注著两岸人民......其实,岂止台湾人敬佩宁波余姚人王阳明,在日本,在东南亚,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这位乡贤都在被人们传颂……这里,笔者仅撰写他几件生活轶事,以飨读者,也以示纪念尊荣。吟诗免租税王守仁(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字伯安,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浙江宁波余姚

  • 文章憶童年的故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7期  作者:勵玉甫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代办签证 旅游经济人 宁波庙会 龙王堂 余姚

    宁波六月庙会很少,只有慈谿县出西门六七里路地方有一山,山上有一座庙叫龙王堂,前面朝西南,靠近余姚江,后面朝向慈谿县。小时候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大人都去龙王堂,也就是龙王菩萨生日,非常热闹。庙建在山顶,每年做三天京戯,六月二十三日就开始演戯到六月二十五日止,山顶庙旁有一口大井,小时候听说,龙王住在井里。很多香客都要吃一杯这里井水,说会眼目淸凉。井里的水很凉,为了菩萨的保佑吃过井水的香客都自动放香烛钱。这时没车可乘,有钱人都坐轿子上山,是用二人抬的,就是

  • 文章登天一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4期  作者:林佩芬 出版时间:1998-09-10
    关键字: 天一阁 黄宗羲 生平事迹 浙东学派 余姚

    着,而后,往来各地讲学,足迹踏遍半壁江山;这一天,他来到了宁波天一阁。余姚黄宗羲一袭半旧的青衫,一双黑布鞋,一个小包袱,一把油纸伞;他的外表和行囊朴素得几近寒酸,青衫的下䙓沾著些许旅途上的尘泥,确实有点儿脏;然而,他的眼眸深处蕴含的光华,却使一切的珠玉绮罗为之黯然失色。「余姚黄宗羲—」他自报姓名,语气平和而谦逊,却听得天一阁的第四代主人范光燮全身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激荡不已。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名字,是天下人皆景仰的孝子、忠臣、大儒……是读书人的楷模与典范。尽管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