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伦理道德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孝親 兄弟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孝道 父母子女 伦理道德

    吉安 胡榮祥爲人在世不可不知其孝,蓋雙親之情,養育之恩,如同大海,無以可比,觀現今社會,五常道德,沉淪含糊,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無以倫焉,苦不堪言,敗壞風氣,沉淪無規。古訓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二老,全無煩惱。」可知親如寶,金錢萬貫難買一老,老者即生吾育景之雙親,古言:「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可想而知,師長亦可稱爲雙親,蓋雙親身兼教,養兒女之職,身教,言教,以身作則,世人皆知也。父母恩親 山高海深,十月懷胎,三十哺乳 十年教養,歷盡千辛...

  • 文章發揚儒家與佛學思想促進世界和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孔德成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佛学思想 伦理道德 世界和平 学者观点

    完整的人格,确立人与人相处的正确态度和责任。然后基于个人完善人格的建立,由修养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循序做起,然后以既修之身,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特别重视伦理道德,认为伦理道德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基石,因此提倡五伦,就是君仁、臣忠;父(母)慈、子(女)孝;夫妇和顺;兄(姊)友、弟(妺)恭;朋友信义。人人谨守这五项伦常,注重彼此的关系和所扮演的角色,便有助于社会安宁。「仁」在儒家思想中,是一项总合之名;所谓「仁」,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

  • 文章同鄉會是倫理道德育成的第一站

    来源期刊:《同安》 第96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同乡会 伦理道德 孟子 孔子 社会风气

    倫理道德教育的養成,「家」是起站,「同鄉會」是由起站推展擴充的第一站。本人承接同鄉會理事長時,有人表示對同鄉會繼續存在價値的存疑,與客觀環境使同鄉會長期存在可能性的疑慮,提出動用基金,慢慢結束同鄉會的建議,使我深爲思慮。遵照孔子的教示,臨應事物,要叩其兩端,以得其中道而行爲準則,對這個問題,自然要反向思攷,同鄉會存在的價値在那裡?同鄉會爲什麼會自然地產生?前輩們爲什麼會那麼熱心創立這個會、那麼自然的盡心盡力來經營這個會?說明這個會有其存在的價値,應當發揚...

  • 文章(藝文雜粹)奇淵室隨筆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7期  作者:時亮 出版时间:1989-04-12
    关键字: 大同社会 人生意义 伦理道德 自我认知

    ㈠天定使命宇宙爲萬物之逆旅,光陰乃百代之過客,這無窮大的宇宙,提供了空間,而無限長的光陰則提供了時間,反顧我們的人生,卻祇數十寒暑,生命的短暫,在無限長的宇宙之間,眞如流星過眼,一幌即逝,豈不太過悲涼?其實,物質不滅,生命亦不滅,對萬物靈長的人類來說,生而具有「天定使命」,那便是生命的延續,和智能的發揚,前者使我們的生命,與天地並存而永在,後者,使我們生活得更健康、更美滿、更幸福。可是,人類從茹毛飮血的時期,進化到今天的文明與進步,卻還湮滅不了原始的獸性...

  • 文章宏揚孝道,踐履孝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孝道 中华文化 伦理道德 民族传统

    的规范,也似乎失去其伦理的向心力!但父慈子孝,是伦常的根本,诸德的本源,在人类有父母子女这一伦和不能废弃伦理道德的前提下,任何社会生活的改变,都不足动摇此一环値,今日固然面临多元化的价値,但「孝为德之本说」其观念,其价値,衡之实际,听之于人类社会的需要,仍然是不变的。职是之故,今天我们谈「宏扬孝道」唯有从我中华文化伦理道德其精义内涵「八德、四维、与三达德」去分析探讨,道德才能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忠为孝之发挥」八德列忠为首,盖忠实乃个人立身准则,由个人道德之

  • 文章東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王守平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对联 春节词文 教导子孙 伦理道德 散文铭言

    雩都 王守平張載撰西銘,謹步前賢思齊而撰東銘年前歸鄕過春節,妻兒孫三代,大家七口團聚,好不熱鬧。爲了迎春接福討個吉祥,家家貼大紅春聯,乃必然之事,自不例外。除大門一副「傲雪凌霜年年綠,虛心有節個個成」,橫額「梅開五福」外,其他各門都貼了適當的對聯。另特在廳堂的東牆上撰寫了一大張紅紙的六副對聯,無不出自心中所感。戚友來拜訪時,更有抄錄回去作爲借鏡者。今錄如后,藉以敎導兒孫及自勉自勵之張本:一、心存和平氣 財自勤儉來二、尊師重道 愛人如己三、天助人助更要自助 錢...

  • 文章孝道是幸福安樂的支柱

    来源期刊:《浦東》 第51期  作者:馬政一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孝道 传统家庭 血统中心 伦理道德 家庭教育

    兹为加强对孝道的认知,特提出温故知新,希望对我鄕亲家庭及社会有所裨益。我国家庭制度的特色是以血统为中心,将家庭组成份子分为长幼尊卑次序,彼此各有密切关系。组成家庭的主要份子为:父子、兄弟、夫妇;在应守伦理道德基准上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故孔子说(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所以我国家庭的形成是爱与孝,不以放任为关爱标榜,而个人的责任立身,故其基础是坚实的。在中国古代,帝王之选用

  • 文章中華文化思想的價值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馬融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宗教信仰 伦理道德 古罗马 精神文化

    精神与物质失调、失衡,人心浮动、偏向、反常,社会上易起冲突、争端,国际间难有和平,战乱不已,此为世乱的一大主因。试看:近世战乱多由西方引起,究其根因,因支撑西方精神文化的宗教信仰,宗教精神,由于过度的衰沉,因失调、失衡而致人心大变,世风日坏,乱由之而起。(2)由于伦理道德观念的淡薄东方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流。中华文化的特质,偏重伦理道德。数千年来伦理成为社会的组织,道德是维繋社会人心的安定力量。(自古以来东方不全靠法治,乃以伦理道德为纲纪,以之律己律人。西方则

  • 文章惜往

    来源期刊:《鄉音》 第11期  作者:林能任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伦理道德 宠辱不惊 真性情 诗歌作品

    休將身世近浮名 海客由來厭送迎獨處意非關水石 孤情心是保貞情家傳孝友崇倫理 性賦真如秉德行寵辱不驚能惜福 光明磊落度餘生

  • 文章故鄉中元節祀祖禮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賀雲翼  出版时间:1977-10-02
    关键字: 中元节 祭祖礼俗 江西莲花 民间宗教 伦理道德

    的来源?今天做子女者,更不能祗知感谢现今父母之恩德,而不知父母之父母,更有十百倍于现今父母者。我们是人,我们不能数典忘宗。伦理道德,是中国立国基础。每一个中年以上的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将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伦理道德,再遗传给下一代的人。假如在我们这一代就中断了,上是愧对祖先,下更愧对子孙,国家民族,亦就失却复兴基础了。所以特别要郑重声明的:祀祖不是一种迷信,这是培养精神武装,储备心理战力的无比方式。在政府正在积极倡导「复兴中华文化」「重整优良道德」的昭示下,我们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