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说趣闻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狗年談狗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異聲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狗”文化 传说趣闻 杂文野史 随笔漫谈

    夜行者,自信不為盜,而不能使狗毋吠。—國策—新年壬戌,歲序屬狗;雜説狗,以為談助!作者劉異聲先生,長沙人,現在臺灣糖業公司服務,常以「于慎」筆名,為香港新聞天地、臺糖通訊、今日經濟等刋物寫稿,擁有廣大讀者。

  • 文章仙人橋和神仙橋的傳奇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蔣爲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仙人桥 神仙桥 传说趣闻 宥江 文天阁

    本文作者爲東安故鄕中學女生,故事內容雖過於神化,但井頭圩附近,確有「仙人橋」及「神仙橋」,爲加强遠遊寶島遊子對故鄕之懷念,特予刊登—編者

  • 文章庐山奇泉趣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庐山 泉水资源 传说趣闻 历史记载 地质坏境

    「春泉先知」,干涸了一冬的报春泉岩洞,立春之辰,突然叮咚叮咚地窜出碧玉似的泉水来,实是奇观,人们称它「神泉」。洞前涧水川流,喷水吐鱼,别有情趣。庐山奇泉趣事很多很多,几乎每一眼泉都有自己的传说和奇异之处,只有硏究当地的地质环境与情况,了解泉水的生成机理,才能揭开奇泉的面纱,更好地开发利用,使之造福于人类。

  • 文章前人趣詩十首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4期  作者:程遠普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诗文 趣闻 民间传说

    前幾年曾在「本縣—鄢陵雜誌」上,寫了幾篇「笑譚」,那是說現時我台灣人的百態。今又奉同鄉會理事長之命,寫些趣事在雜誌上填空,因喝墨水不多,文氣有限,奉命時忽憶從前曾看過「賢人」所述詩詞名句,想年節中,鄉長興緻之餘,消磨時間,似也有所樂趣!(沒有時序)一、尼姑思凡:鄭板橋爲清朝八怪之一,中進士後爲山東淮縣令,一天案有呈文:係一尼姑請求還俗!鄭批示:褪禪心,起凡心,脫袈裟,換羅裙,准、准、准、准妳嫁夫君,免得僧敲月下門。二、明太祖咏菊據傳明太祖朱元璋,一臉麻坑...

  • 文章許懈逸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泉州客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民间传说 趣闻 解元

    許懈,泉州南門外横板許人,乃陳紫峰同窗書友,與陳紫峰齊有才名,中解元,後人稱其為「五里內三解,六相,九尚書」中「三解」之一,蓋自許懈居處之横板鄉經涵口,西邊有一河道,全長五華里,先後出三個解元,六位宰相,九名尚書,乃風水好也。許懈天資聰頴,稍涉刁頑,嫂疼愛之。一日,懈行經嫂前,請讓路,嫂戯答以:「待日後汝打八座時閃開未遲。」(八座者,乘八名伕之大官轎也)。許懈將上京赴考前,到仙公廟睏夢,求仙公對其功名前途明示,是晚,許懈夢見一白髮長者告之曰:「汝速囘,詢...

  • 文章妙文趣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乡野趣闻 民间传说

    ●成人之美兩位老朋友,兩年未見面了,邂逅相遇時,甲問乙:「你和那姑娘結婚了沒有?」乙說:「我求你永遠別再提她了。」甲吃驚地問:「爲什麼?」乙沮喪地說:「我出門在外,每星期給她寫一封信,當我回來時,發現她和郵務員結婚了」。●千胞胎婦產科醫院的候診室裡,幾個準父親,焦急地等待著。「哇!」宏亮的嬰兒啼聲,劃破了寧靜。「張先生,恭喜,你太太生了對雙胞胎!」護士向張先生報喜道。「眞巧,我是『雙喜』沙士的經理。」老張高興地說。不一會兒,老趙的太太也生了,這次是三胞胎...

  • 文章民間笑話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周飲龍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民间传说 别字村 乡野趣闻

    別字村清時有沿海某縣,縣民常常讀別字。一日,有傻兄弟倆,路經該縣一關帝廟時,哥哥將「關帝廟」三字讀成了「關常廟」,而弟弟卻讀成了「闕帝廟」;兩人各執已見,爭吵不決,結果主張去請該私塾老師,偏巧因逢假日老師去打齋了,門人問明原委告訴傻兄弟倆說:「我們先生打齋去了」;兄弟倆只得又跑到測字攤向算命先生求解,算命先生說:「讓我翻翻字典吧!」那知他翻了半天字典仍不知所以然。適時正有縣太爺呼嘯而過,傻兄弟倆暗忖:「知縣係『進士』出身,總該知道的了」,於是為求水落石出...

  • 文章國色天香話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牡丹 国花 牡丹传说 趣闻轶事

    的「安基酸」和抗癌物质呢!至于牡丹的花瓣,花粉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可制作飮料、食品及美容保健品呢!既能在肥沃的园圃中栽培,亦可在穷鄕僻壤里生存,充分体现了牡丹美艳不娇贵的顽强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不仅有富贵之容、祥和之态,而且有坚贞信实,不违时令,宁可抗旨而无所顾惜,虽受「火刑」而益增华彩;尤以「舍命不舍花」的执著态度,以及舍己入药、入食的牺牲精神,在在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踏实「气质」和坚贞「气节」。另有一种传说,牡丹原先系野生

  • 文章沭陽「二翰林」的來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宗靑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江苏沭阳 二翰林 民间传说 乡野趣闻

    优秀弟子,传说他的外甥,长篇小说「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就是他培育出来高才生之一。余写成这则家鄕名人故事,文字粗浅,不値鄕亲学者一哂。如有鄕亲学者,了解更多故事内容,敬请补充与指敎。是盼。

  • 文章龍苴·因名而繁榮昌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李自見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龙苴古镇 地名溯源 民间传说 乡野趣闻

    始於明淸,盛於淸末民初的「龍苴」古鎭,曾出現過多年商賈雲集,服務業興旺發達的繁榮景象,溯其原因,乃緣於一個吉祥的地名。因漢代大將龍苴王在此駐守而命名的古鎭,在海屬方言中習慣地把龍苴(音:居)讀作龍苴(音:鬚),正因與「龍鬚」同音,致該鎭名聲鵲起,豎起「龍鬚鬍子」的習俗文化。在當時的社會裡,男人進入中年後,都會留著鬍子,來顯示他的成熟完美,以及他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地位。爲了討個「留鬍子」的吉祥,許多外地人,都爭相到「龍苴」來整修「門面」,尤其逢到「二月二、六...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