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诗会共返回5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伍:词)奕文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楊世輝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周庆光 八秩寿辰 《仙学妙选》 传统 酿酒

    上层楼。琴台骤雨收吟箧,霁月光风属胜俦。家镜如夫子寄怀次韵奉酬钵岭云封寄慨深,绵江纡曲杵声沉。百年离乱愁中结,千古悲歌剑外吟;浊酒浇胸消块垒,清泉响耳识知音。携琴归去觅松菊,梓里沧桑何处寻。和桐城张白翎词长感怀韵风尘羁旅竟何成,顾影苍颜亦自惊。野老伤时干气象,放翁忧国寄清平;江山藻绘人笔,云水萦怀处士情。市隐钦迟称雅健,静中禅悦悟缘生。光复节后一日传统诗会雅集(限先韵)胜会巄峒昌国运,清秋钵韵动江天。骚坛雅集维传统,员峤风歌效昔贤;昨庆珠还都卅载,今挥笔

  • 文章中秋玩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中秋 赏月 诗词 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

    阴历八月十五、居三秋之中,故称中秋。不过,我国在岁时节令中,中秋节,起步较晚。始于唐宋间、乃有岁岁婵娟、年年此夜之胜事流传!唐代以前,习俗还无中秋节以致《荆楚岁时记》,有八月十四日;作眼明襄,而提到,八月十五日。唐欧簷,玩月序文谓:「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蒸与侵,俱言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始孟终,十五于夜,在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沉埃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

  • 文章送灶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9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78-01-20
    关键字: 送灶君 传统习俗 诗词

    这首牢骚的:「一炷淸香一缕烟,灶君大神上西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値钱。」

  • 文章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8期  作者:無可君 出版时间:1992-05-01
    关键字: 诗人 诗词 传统文化 爱情诗

    人陆放翁先生有一首: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以陆先生的槃槃大才,两阙「钗头凤」藻绝千古,但是仍还怀疑他自己够不够有「人」的资格;由此可见,「人」之冕,是得之不易的。淸时有位裘敬度先生和两江总督尹继善论书法,结论是有三种人学写字必能成「家」,一、有大功德于国者;二、有大福泽及鄕里者;三、有文学者。理由是第一种人器宇神采必然不凡;第二种人心正神定胸襟开朗;第三种人读书万卷博古通今。这三种人运笔挥毫,必有

  • 文章人杭世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8期  作者:趙杏根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杭世骏 诗歌 传统文化 诗人之 学人之

    提要:此文从杭世骏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入手,论述其论及其歌。其论之要,在于提出并论述了学人之诗人之诗歌的概念,强调歌艺术表现效果;其歌缺乏现实内容,有时代和他个人遭际的原因;富赡遒劲是其歌艺术上的主要特点。

  • 文章大埔萃(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蕭紹坤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大埔诗词 怀古诗 屈原 传统节日

    人节怀屈原沅湘水满又端阳,情系楚天角黍香。江岸摇旗擂战鼓,龙舟破浪慰忠良。灵均明志惊涛涌,屈子怀沙正气扬。凭吊还祈家国旺,神州崛起共天长。七夕吟怀银汉横空月照迟,鹊桥巧渡两心怡。牛郎放牧相思日,织女穿梭眷念时。为守忠贞循旧约,还持诚信入新词。朝云暮雨情难舍,耦断丝连人已痴。积极人生崎岖路上未停留,陋室寒床梦不休。利若沾边生暗淡,功名无就尚风流。年青难减伤时泪,老迈常添为国忧。放眼神州春色好,奋蹄再做拓荒牛。中秋星稀云淡夜清幽,明月高悬照九州。万户奔康盈

  • 文章堆寶塔

    来源期刊:《武進鄕訊》 第54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3-03-15
    关键字: 诗歌 宝塔诗 传统文化

    幼时曾见过一首比喩麻面先生的「宝塔」,虽属戯谑之文,但颇富幽默感,惜已早经忘怀。日前与同仁闲谈时,偶而提及,仅记得筛、钉鞋、石榴皮反过来等数句,其余虽经百般苦思,终无法忆起,引为憾事。不得已戯拟拼至十字,堆似已失去意,故不敢谓之「宝塔」,仅称之谓「堆宝塔」。并另加一首以喩秃顶先生,藉博一粲。㈠麻面筛钉鞋脚炉盖雨打灰堆后园虫吃菜石榴皮反过来点点珠泪洒尘埃熟了的西瓜刚切开黄梅天的馒头发了霉黄豆堆上滑一交跌下来㈡秃顶光发亮跑马场冬瓜一样木鱼敲不响铜葫芦顚

  • 文章你敢教我「滾回去」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丁連淑華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闽南语 汉文诗词 传统文化

    我是闽南人,又出生于台北市,使用闽南语的任何词汇应该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二十年前我重回职场,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域与族群,因此大部分都以国语沟通为主。原因是各地有其不同的方言,即使同为闽南人,也有口音的差异。举例而言,台北人说「鱼」,发音「」,即二声「狐」,中南部却说「」。加上孩子在学校都以国语沟通,自然而然在家中大部分都是用国语,因此闽南语有些比较少用的词汇便逐渐忘记了。自从去年我到社区大学上「汉文词」后,帮我在闽南语这方面恢复了若干记忆

  • 文章閒話對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文榮子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对联艺术 诗歌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文字有一大特色,为任何外国文字所不能及者,便是以之编撰对联。联之工者,则美妙入化,隽永怡神,幽默解顶,奇巧绝伦。编写对联,更能收陶冶性情,抒畅胸怀,表达感情,旷怡神志等效果。对社会言之,对联亦可发挥勤善警恶,励志窒欲、旌忠义、奖慈孝,砺志节等功用。、书、画、联构成中华文化中一大资产,为他国所望尘莫及者,国人足引以自慰自豪。笔者不才,既不善,又不能书、画,常觉自愧,不过暇中,则喜欢编撰对联以为消遣,文虽不工,自感有趣。近又成新联,不失为解頣之文,特

  • 文章民間點翠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鄧祥發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民间轶闻 诗词 对联 民间传统文学

    一)赏花迷心民国初年间,上墩廖厚初先生与桃星叶修凤先生皆在丰顺潭江某村教书,其一日放学后,二位同乡先生散步于乡村竹林之间,一河流水哗哗,两岸竹树婆娑。岸边有一二户人家如零星般座落其中,亦有三三两两的村姑少妇在河边洗衣服或干农活等。二人正在沉寂无言中漫步,转个弯十几米处忽过一少女迎面而来,穿戴十分鲜艳,简直是一束在晨光下带满著朝露的鲜花在徐徐移动。八米五米,越来越近,清晰地显出美丽的身段,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令人心神感电、灵魂差点出窍,二先生兴勃发,便

共51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