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仙女镇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二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8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扬州中学 仙女 杜牧

    汪君仙女鎭人也没有父亲,母亲帮帮人家做家事而生活,他也喜欢读诗词,两位摇摇摆摆在街上踱方步,我正在看儒林外史我就想到当时童生及穷秀才的生活情况。我不知道后来他们以何为生,不过那时候有个母亲在做苦工养活他们,他们就可以逍遥自在地生活着。我常去看看旧时小学同学韩国华,他是中医生韩葆臣的儿子,他有个哥哥韩伯臣跟着父亲学中医,那时我看见他坐在父亲对面看着父亲代病人诊脉,嘴里讲着病情,伯臣就记录下来;又说些药名及份量,伯臣又照样写下来。说完写完就将写成的交给病人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一五)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0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求学往事 仙女 北固山

    还要『先意承志』,不等他说,就办到。挨完三年就出头,就可以被雇用了。学的时候要十分当心。有一个小孩子进店,老板请他吃一碗饺子,吃完了他问好吃不好吃,又问共计有几个,不留心是不行的!」由这时起,我才开始想心思:「学什么好?」㈢小学三年(下)(1909—1911)学堂里来了一个新先生是钱老师的兄弟,我们都叫他钱四先生。他刚由外路什么师范学堂毕业囘来,敎英文算术,敎得很新鲜,人也和气。这时候严家大姨父的五兄弟严五爷到仙女鎭电报局做事,局里有一个主任,一个报务员

  • 文章揚州竹枝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0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4-08-10
    关键字: 竹枝词 仙女 仙女 诗词感怀

    五十二)濶帽宽边带武装,靑天白日气堂堂;一人竟缴三人械,只顾逃亡各弃枪。国民革命军克复鎭江,扬城张国威与仙女鎭张中立输诚,商会筹备欢迎,先头部队自三江营渡江至仙女鎭,联军残部弃枪而逃,匿藏民宅,竟有国军一人缴联军三人之械者,勇怯悬殊,可叹!可哂!(五十三)不分老幼一齐来,暂搭芦棚营帐开;作战操琴决胜负,军民欢乐共徘徊。国民革命军不住民屋,临时搭盖营房,任人出入参观,将士雍容和善,或看地图,硏究作战方略,或操胡琴,调剂紧张情緖,军民合作,俨若家人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㈡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6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5-08-10
    关键字: 中洲街 仙女 万寿司 太平天国 回忆亲人

    的描写,在我心目中就以此为模型以助想像。我生在仙女鎭中洲的北头,靠近中洲街。我们祖上是江南丹阳人,先祖焕文公(字筱泉),扶夫人携子女渡江北来逃避洪杨大乱,就暂租一个姓冷的木行后进住。这房子共有三进,头一进供做木行生意之用,中进供其家人住居之用。朝东高爽。我生时祖父母尙在,我父共有弟兄六位姊妹一位,他老六最小。老大茂松公干钱店的,住常熟之浒浦。老二茂柏公早故,其寡妻由我父留养。老三茂桐公也是干钱店的,住仙女鎭河北一家米行后进。老四茂梓公早故。四伯母自居娘家。老五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㈤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9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6-02-10
    关键字: 烧饼店 豆腐店 炒货店 仙女 三闸桥

    下;河东岸停满了木排,沿长足有一二里路。他说现在三闸桥的河已见底不能运木,木头都运到此河岸,再由人工运了过■放在内河里。过年以后又要换私塾了,我们家里没有人主持,母亲不识字,更不晓得外面书房的情形,全听人家说。有人说仙女鎭的文化在东头不在西头,唸书的人不住在西头。顶好在东头找一个书舘罢,母亲不能做主,祗说明年父亲回来,让他替你设法。如此仍在兪家就读一年,更同兪冻子交游甚密,有时在三闸桥上闲看各式各样人的活动。桥上也有做熟食的摊子。我们偶尔吃吃,我最喜欢吃炸虾饼及蔴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二八)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5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80-06-10
    关键字: 仙女 雅礼大学 孔子 回忆父亲 求学往事

    如果在仙女鎭我可以找兪冻子找汪祖福去聊聊天或借些小说看看,回去还可以同妈妈谈谈,现在眞糟了。父亲有父亲的公事,有他的应酬,有他的小家庭。同我没话说,大概这就是孔子对待儿子孔鲤的办法。孔夫子一生敎育了三千弟子,而每日与七十二贤讲道德、说仁义,但对于自己的儿子孔鲤没有敎训过。论语有一段说:「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㈢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7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5-10-10
    关键字: 仙女 求学回忆 太平天国 丧事祭礼 私塾教育

    礼拜洗一次。大家如此亦不以为奇。男人家可到公共浴堂去洗,很温暖舒适;我的邻居老人常带我去洗,我觉得还不错,许多人以此为享受。衣服很少穿新的,过年有一个新帽子和一双鞋子,就喜欢得了不得。仙女鎭是鱼米之鄕,四面河汊中出鱼甚多。有鲫鱼、鳊鱼、白鱼、鲥鱼之类,但我不喜欢吃鱼,怕卡(鱼骨头),有时鱼骨头剌入喉头久不出来,弄得非常苦恼,所以就根本不吃。二伯母家的姑娘就是我的堂姊姊常常将刺去掉喂我吃鱼,但我很写欢吃虾,常有鲜虾到家门口来卖,都是活的。家里人喜欢吃河豚鱼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㈣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8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5-12-10
    关键字: 玉皇阁 三闸桥 中洲街 仙女 老虎灶

    后门走一段路有座小土山,拾了二三十级就上了台,台上有阁曰「玉皇阁」。阁门前有一平地甚宽敞,江南诸山隐约可见。西望七闸大桥之水势滔滔南行,洋洋大观。门内院落,有腊梅一株,铁梗海棠(又名垂丝海棠)一株。后来遇雪时必踏雪来探此惟一梅花。雨水时节来看海棠,这海棠疎疎落落地开在枝头上,绿叶伴着淡红,对人堆着满脸的笑迎人,不卑不亢,妩媚已极。我离开仙女鎭后,没有看过这淸逸而浓艳的花。到了美国,看有不少的海棠树,在未开放时有些像它。但既放后,那一片密密层层的花,粗笨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四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8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82-08-10
    关键字: 上海交大 机械学 吃食小摊 打油诗 上海话 仙女

    我对上海就没有那样热心。我年轻时虽然曾同母亲去过几天,但对上海的印象除繁华外就是忙乱、混杂、打斗、抢夺。我在北京约住十日即乘津浦车南下到浦口,渡扬子江到南京下关,转乘京沪火车到鎭江,再到江边乘小火轮囘仙女鎭度夏,一享天伦之乐。在仙女鎭过了一个多月,不免就找找旧同学老朋友谈谈。中国及世界经过了许多大变化,如世界大战,中国参战、日本廿一条、袁世凯做皇帝、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各大学在打倒校长等等,但仙女鎭的人们还是照旧过著刻板的生活。电报局的人们没有变动,小学堂的生活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