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抗日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回忆间关万里去从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0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从军 抗日战争 余杭 见闻 感想

    想到、我会有胆量弃文就武,毅然参加从军。而且是离鄕背井、远离亲人、跑到千万里路以外的西北,投入国民革命军的怀抱。在王曲伟大的革命摇篮里孕育长大,接受这时代洪炉的锻炼,使自己成为一个钢铁般坚强的英勇斗士。那是民国二十六年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军阀蓄意发动侵华战争,波及全国,烽火漫天,一时为了保家衞国,擧国上下,一致奋起抗日,风起云涌。我就在这大时代的巨变激荡中警悟,深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鼓起勇气,勇敢地走出温室,自己抬头挺胸,很坚强的迎向阳光与风雨

  • 文章从军忆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9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从军记忆 抗日战争 日军投降

    一、签名从军的心路民国廿六年,日本军阀发动「七七事变」,本想一个星期攻占上海,一个月进驻南京,三个月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一年以内底定全中国。谁想碰上我们领袖 蒋委员长的长期抗战和焦土政策,使得日子鬼子深陷泥沼,打了七年多,仍看不出吞并中国的丝毫把握。三十三年冬,日本在太平洋的战事,已陷逆势状态,于是妄想在中国战场力求突破,挽回其军事政治的危急。牠倾其陆空军事力量,攻陷湘西,切断黔桂,幷一举攻占黔南重鎭独山,直逼重庆。其来势之凶狠,震撼我全国上下,眞是到了

  • 文章憶舊頌今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福州 范啓龍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旧忆曾经 龙山汀水 抗日救国 弃文从军 同窗难聚

    四十年代,抗日烽火,燃遍神州。我辈青年,负笈汀郡,学习文化,塑造德体。曾齐声高歌:「龙山下,汀水滨,天钟灵秀,簧舍集群英。为学譬登山,中途莫自矜。欲穷千里目,需上最高层。……我辈青年不忘神圣的责任。我辈青年发扬少壮的精神!」双柏树下众菁英,芙蓉国里显手身。日寇投降,各奔前程,继续深造,掌握本领;学理学工,习医习文,从政参军,赴台谋生,追求眞理,为国为民,为纲铨曾多才艺,英年早逝伤人心。时岳史学论述广,不幸心脏病归阴。我辈花甲古稀临,仍盼强国与富民。眞道

  • 文章从军琐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趙承孟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从军琐记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军中生活

    自从山东文献连载张象舜同学之从军日记后,引起许多同学之回忆。俗语说「最美丽是回忆」,过去的事难以记,劝君时常写写日记。从军时大家都年轻,至今已近四十年,许多事都有模糊之感。此处就从军经过,略提一二,以供同学印证。一、编队与管理山东籍的靑年从军同学,以省立临中、临师、临职三百余编为第一大队。以沦陷区至阜阳报到者约八佰余人,在三塔集许庄编为第二大队。由省训团干部负责管理。每晚点名时学唱「靑年远征军军歌」。歌词如下:敎崇射御礼乐宏书数,六艺备成材好男儿好男儿

  • 文章悼 謝漢儒宗長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謝純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谢汉儒 抗日从军报国 光复台湾 操劳谢氏宗亲会 惊闻去世 文化研究

    一)臣星升闽在龙年,抗日从军报国先。光复台湾倡自治,参加社党为民权。躬操谢氏宗亲会,亲主东山文化研。遗恨上虞会突变,心联谢族志弥坚。(二)噩耗传来竟隔年,伤心泪落似珠连。神交九载欣初见,把握一时偿夙缘。文化初探研谢氏,印章又刻奉尊前。高论扶病犹兮寄,感赋哀诗答逝仙。

  • 文章学兵营怀旧「纪念入伍从军五十周年」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蕭傳德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从军回忆 学兵营 九一八事件 抗日战争 兵营生活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由這兩句形容時間過得快的成語,證之我的體驗,一點也不誇張。自三十八年來臺灣,一眨眼已過去三十五年了。來臺時是生龍活虎般的靑年,而現在已是白髮盈巓的老頭了,能不感嘆時光流轉之快速嗎?老年人記憶力差,往往過眼卽忘,但對幾十年前的往事,則又歷久彌新,時時在腦海中盤旋囘憶,也可以說老年人是在囘憶中生活,渡其晚年餘生也不爲過。在我一生中印象最深刻,記憶最深切的事,就是投筆從戎的入伍生活。因爲那是我從自由自在的學校而進入嚴肅的軍營,由不識愁滋味的...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