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类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醒世良言)此世災難多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灾难 人类 感言

    颱風吹來了,地震發生了,牆倒屋塌,這就得死傷許多人口。久不落雨,太旱了;雨落的太久,澇了;五穀不收成,又要餓死人;大水發了,淹沒了村莊;大火起了,燒燬了街市,又要損傷人口。差不多這些事是年年有的,這等於年年有一個死神降臨。還有這年頭的不太平,世界不講人道的國家,時常製造戰禍!又發明了一些新的殺人武器,甚麼原子彈、氫彈,惟恐殺人不絕種,說甚麼文明世界,簡直是個大屠場!請問這些災難,誰有方法避免呢?聰明的炎黃子孫,戰爭與和平,就決定在一兩個人的手中,芸芸眾生...

  • 文章永生的追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4期  作者:劉永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永生楼 母校演讲 人类的追求

    劉永生鄕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旅港名西醫。對本會曾贊助鉅資,關懷鄕梓,不遺餘力。本文係其於七十六年十一月八日參加中山醫科大學「永生樓」落成典禮上致詞。原載靈糧週刊,特予轉載。·編者識·

  • 文章重新來過有何不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0-10-15
    关键字: 人类 长寿 地球 环境

    人人都想长生不老,可惜成仙、成精的极少,只能想望比较可能的「寿登期颐」,「长命百岁」,就差堪自慰了。现在据说人类基因研究大有进展,有希望活到一千二百岁,哇塞!眞是妙极了!比原先期望的高出十倍有余,可以好好的活个过瘾了!试想在唐德宗贞元十七年,西罗马查理大帝登基第二年出生,经历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到西元二千年才呜呼,几乎活了自黄帝建国至今历史的四分之一,岂不过瘾之至!不过仔细思量,也不尽然,问题还挺多的。譬如人生历程是不是与现在寿命比例延长呢

  • 文章「文明的故事」讀後心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洪念劬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文明的故事 威尔斯 人类文明发展 人类社会和平

    文明的故事」系威尔斯的钜作,目一九二二年出版后即成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都有本书的译作。威尔斯坚信人类社会的永久和平是能够实现的,他大半生也尽瘁于斯。近年来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政客们基于个人利益使出种种机诈,黑白混淆,道义荡然,重读威尔斯那些人道主义的思想以及他充满良知的见解,更感到书中宝贵的知见当能为这扰攘不安的世界带来光明。首先谈谈作者生平及其思想背景。威尔斯于一八六六年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罗姆莱,他的父亲是个没有远见的小商人兼职业板球选手

  • 文章敞開天窗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作者:余瑞麟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宇宙观 人类的思考 思维的天窗 禅理

    岁暮天寒时候,街上书局,咖啡厅,已布置了圣诞树,播放悠扬悦耳的耶诞节的歌曲,台湾宝岛已是富裕的社会,街头熙来攘往,人潮汹涌,就在四十一年前一九四二年的圣诞节,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 1879—1955)在曼彻斯特衞报(MANCHES-TER GUARDIAN)为纪念牛顿(ISSAC NEWTON 1642—1727)所写文章说:理性如果用它那永无休止的工作来量度的话,诚然是弱小的,如果再和人类的愚笨及热情比较的话,就显得渺茫了,我们不得不

  • 文章探討火的原由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朱思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基因 人类进化 钻木取火

    国父 孙中山先生著的「三民主义」书上写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阳光、水,缺一不可。」空气和阳光是免费的,水虽要钱,但它确非常便宜。⒈空气、阳光、水不只是人的依赖、凡动、植物都很依赖它们是缺一不可。文化的进展,使人类的需要又增了一样「火」。其他的动植物,未看见它们塡表申请。大槪是有没有无所谓。⒉火对人类息息相关,如此重要不能不对它追根究底的了解。世界天文科学家们,为探究宇宙的诞生,用天文数字的金钱硏讨,惟对我们天天要用火漠不关心,眞是舍近求远。⒊自从人类

  • 文章人类…可长生不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6-06
    关键字: 人类 衰老原因 长生不老

    天下间大概没有什么人会喜欢自己有一副苍老憔悴的外貌,也没有人会把这样的容貌,视为时髦或风尙。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形尤为明显,人们不惜千方百计的以飮食、药物、甚至于各种秘方,来挽留自己的靑春,保持年轻的外貌,最近几年来,外科整容手术大行其道,是最好的例子。由于人类总是躱不过自然的铁律,今天的儿童与靑年,迟早会成为明日的中年人或老年人,近代生物化学家们觉得,与其舍本逐末地一味挽留外表的靑春,倒不如从根本之处着手,因而转向寻求导致老化的眞正原因与理论根据。医学

  • 文章漫談「傳承」述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2期  作者:金士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传承 重要性 人类文明 动力 感恩

    不畏严寒的生命—如梅花却在寒冬中绽放。)万物的荣与枯,是随时序的运转,而时序的运行,是大自然(上苍)的权与能。实非今日世界人类,及任何科学文明发达所能左右的。换句话说,万物只能顺应自然环境;而不能违逆或征服自然环境。每年台湾台风的袭击人类科技是无法制止即是显明之例。认识传承的重要性人是被称为万物之灵,智能超然,能造福万物人群,举人造卫星为例,虽是人已能到达太空,然人仍将返回地球,不能永久留在太空,因为人尚无法在太空中生存。人在宇宙中唯有保护珍惜自己,才能够

  • 文章(作家心語)「民主」的禍害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10期  作者:許希哲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意见不合 减少误会 安和乐利 人类

    人间最最无可奈何的痛苦,是意见不合引起冲突的痛苦,而最最没有价值的痛苦,是彼此误会,却始终不能、无法冰释的痛苦。世间人人都企盼有、以为会有、可能会有、或一时误为曾有的是互相了解,但究其实,却从未曾有,从盘古到现在,全部没有,以后推断也不会有。人间事,要减少误会,增进了解,以期协调不同的标准,追求安和乐利,端赖互相沟通。如何沟通,人类已学习了数千年,依旧纷扰冲突不断,而尤可悲者,是文明愈发达,社会愈多元,就愈难沟通了解;加上近百年来倡行日亟的「邪说」—什么

  • 文章研究昆虫 造福人类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9期  作者:曾康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昆虫 研究 陆宝麟 简介 造福人类

    为造福人类,他为我国疾病的综合防治,作了大量著书立说。特别是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综合防治」「稻田孳生蚊虫的综合防治」两项课题,分别荣获中央卫生部和全国爱卫会颁发的一二等科技进步奖。多年来,他还曾应邀赴瑞士、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国家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介绍我国医学昆虫领域的最新成就,为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及为全人类的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陆宝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先后曾任中央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疟疾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全军预防医学中心副主任,并长期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