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传略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先室周楊慧卿居士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69-06-02
    关键字: 亡妻 人物传略 追思悼念

    君氏楊,名慧卿,法號寬慧,字佛智,貫籍江西瑞金,世居北鄕營頭嘴村。祖嘉宣公,妣謝、蕭,考祥璨公,妣張,積善行仁,有隱德。民國六年丁已冬,君甫筓,與邦道結褵。性敏慧賢孝,善事高堂,先祖妣曁先妣,鍾愛逾恆。邦道負笈寧都、金陵,執敎洛陽、贛州,常遠離,不孝之罪,賴君少減。君歸三年,家中落,析爨。數米炊,君每枵腹,而井臼操作一如常。家人嗃嗃,處境轗軻。俗尙早育,君遲,苦譏責,矢志出家,爲邦道所止。十三年甲子三月二十日,先祖妣辭世,臨終撫君曰:「如汝賢孝,必多子嗣...

  • 文章韋澤忠先生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成愓軒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人物传略 宋明理学 韦泽忠

    先祖父潤生公精硏理學,抱道淑世,以身行道,成就者衆。又以積善樂施爲社會倡,鄕里薰其德而善良者尤多!德懋童年,公卽棄養,嘉言善狀,所知甚尠;年前閱陽武縣志,對公記述,頗嫌闕略,因益以幼時記憶所及,浼成先生惕軒爲之傳。成先生畜道德能文章,實爲今之韓歐,又與德懋爲同年友;以公之言行卓卓,託茲巨文表章,冀得以傳世而行後;不肖如余,將可藉茲追睎先德,憬然知所以自勗而免於罪戾,則幸甚矣。韋德懋識。德懋識於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 文章嘉興王梓良先生曁德配陸廷賢夫人七秩雙壽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馮之升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寿辰 祝寿词 人物传略

    仁與壽,天賦也,仁者壽,天理也;仁爲四端之首,本乎天性,居仁由義,衆善所歸;壽乃五福之冠,率由天貺,虛懷若谷,心曠神怡,天助自助,純嘏爾常。嘉興王梓良先生宅心仁厚,與世無爭,其澹如菊,其潔如蓮,抱一馭萬,胥本至誠,得以保合太和,宜乎享高年而日新其德也。先生少懷壯志,發奮自勵,不因家計而囿於懋遷,瞻望國步而毅然從政;其振翮初試,肆力自治,使父母之邦,一試民權之初步,爲黨國奠立基層之礎石。旣而主持嘉區黨報,爲浙西喉舌,宣揚主義,鼓吹建設,秉董狐之筆,直言無隱...

  • 文章淸代浙籍名人彙輯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0期  作者:慈叟 出版时间:1977-10-06
    关键字: 清代 浙籍 学者 人物传略

    王國維:淸海寧人,字靜安,一字伯隅,號觀堂,又號永觀,光緖三年十月二十九日(歲次丁丑公元一八七七年十二月三日)生。生而通敏,十六歲補博士弟子員,十八歲,値中日戰爭後,赴上海,從日本人藤田豐八、田岡佐代遊,二十六歲治哲學,後轉治文學及古器物學,盛年以治殷墟書契文,名重中外。後就北京淸華大學硏究院之聘,五十一歲時以傷心世變,自沉於頤和園之昆明池,時民國十六年六月三日也。國維爲學能深思,以古來論性者多反對矛盾(卽性善性惡),因斷定性爲超出吾人知識以外者,爲自來...

  • 文章固始吴其濬傳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0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80-10-25
    关键字: 吴其浚 人物传略 官宦生涯

    吳其濬、字瀹齋、河南固始人。父烜、兄其彥、並由翰林官至侍郞。屢司文柄。其濬初以舉人納資爲內閣中書。嘉慶二十二年、成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二十四年、典試廣東。其彥亦督順天學政。詞林稱盛事。道光初、直南書房。督湖北學政。歷洗馬、鴻臚寺卿、通政司副使。超遷內閣學士。十八年、擢兵部侍郞。督江西學政、調戶部。二十年、偕侍郞麟魁、赴湖北按事。總督周天爵嫉惡嚴。用候補知縣楚鏞充督署讞員。製非刑逼供。囚多死。爲言官論劾。大治知縣孔廣義、列狀訐之。訊鞫皆實。復得楚鏞榷鹽稅...

  • 文章張濬之先生略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0期  作者:周紹賢 出版时间:1980-10-25
    关键字: 张克明 人物传略 政治生涯

    張先生克明字濬之,原籍河南省淅川縣,世居淅川上集南郊花園張宅。始祖諱珣,二世祖華國,三世祖文友,四世祖臨午。臨午公長子繼良,優廪生,繼良長子遇可,三子時可,均入邑庠,遇可長子諱聖經,清乾隆五年歲進士。臨午公次子諱緒良,先生之五世祖也。六世祖行可,七世祖淑裔,八世祖景賢,曾祖全同,祖興彥字艮治,太學生,欽賜耆老,父諱春光,字煦堂,西峡口商務會長,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署參事,詩禮傳家,代有潛德,所謂純祐惟漸與恒,淅濱花園張氏,至先生已十二世,源遠澤長,漸且恒...

  • 文章潘樵邨先生嘉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崔參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潘樵邨 美德嘉行 人物传略

    「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此係先哲品評人物之箴。亦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忠義美德。人人若俱如此,濟人之窮。戡國之亂,則天下太平矣。余友 潘兄樵邨先生,忠義之士也。祖居天台,鍾蒼山之靈秀。家傳詩禮,修治平之大道。「誠爲地靈人傑矣。渠任軍職時,領導團隊,撫慰地方,盜賊向化,使鄕里轉危爲安。抗戰軍興,率鄕民與敵作戰,身先士卒,戰果輝煌,迨勝利之後,轉業警界,雖負除暴之責,仍以德敎爲先。卒使頑民化而善良安。大得孔聖爲政以德之眞諦?此 先生對於國家任事之忠誠也。再觀...

  • 文章田園詩人陶淵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陳書平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陶渊明 人物传略 仕途 归田生活 田园文学

    陶淵明(三六五—四二七),—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於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陶侃曾被封爲晉朝的長沙郡公,祖父和父親也做過太守一類小官。因父親早亡,家道中落,陶淵明從小就過著較貧困的生活。他在《自祭文》中這樣寫道:「自余爲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雖然如此,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尤其喜愛儒家的《六經》。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使他立志做一番「大濟於蒼生」的事業。陶淵明二十九歲首次出仕,爲江州祭酒。但是,殘酷...

  • 文章(人物傳記)看「國父傳」影片談邑人—洪兆麟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6期  作者:唐承敬 出版时间:1988-03-12
    关键字: 国父传 政策性影片 洪兆麟 人物传略

    不成文规定,即攀析枯枝死树,并不构成窃盗。但蒸包子所费柴火甚多,那有许多枯枝死树,所以有时也砍伐生枝活树;于是有人向彭二公吿密。有一次,彭二公率领长工至后山巡逻,看见洪兆麟挑着一担生枝活树,在回家的路上逮个正著;于是将洪扭住,连同证物生柴一倂带回。并请来团总、排总[1]及地方绅士,商议惩处之法。一致主张游团示儆[2]。但因天色已晚,拟明日执行。当晚彭宅家人认应「不为己甚」而将洪释放;一说是彭公认为已收儆惕之效,而示意家人释放。洪兆麟既释,因无面目仍留在故鄕,乃外出

  • 文章完白山人傳

    来源期刊:《安徽文獻》 1、2  作者:包世臣  出版时间:1972-07-01
    关键字: 邓石如 人物传略 篆刻 书法

    見藝舟雙楫山人,安徽懷寧之集賢關人,姓鄧氏,字石如,其名以敬避今上御名下字(名琰)遂以字行,而更字頑白,集賢關當皖公山下,故又號完白山人,少產僻鄕,眇所聞見,顧獨好刻石,倣漢人印篆甚工,弱冠孤露,卽以刻石遊,性廉而尤介,無所合,七八年,轉展至壽州,時毫人前巴東知縣梁巘主講壽州書院,巴東以工李邕書名天下,山人爲院中諸生刻印,又以小篆書諸生箑,巴東見之,嘆曰,此子米諳古法耳。其筆勢渾鷙,余所不能,充其才力,可以輘轢數百年鉅公矣。因爲山人治裝,而致之江寧舉人梅...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