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介绍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述林狀元召棠聯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梁灼 出版时间:2011-07-31
    关键字: 林召棠 楹联 人物介绍

    清朝兩百多年廣東只出了三位狀元,即番禺莊有恭、順德梁耀和我們高雷吳川的林召棠。莊官協辦大學士、梁亦任尚書,勳業彪炳,名噪一時。只有林召棠狀元僅一度出席甘肅鄉試,便辭職歸里,終身不仕,改以傳道授業,獎掖後進不遺餘力。為人謙恭勤慎、善氣親和;所書對聯粵南士紳多有收藏,鄉間父老常背誦其詞,並作飯後談助。我幼年時曾聽說他曾為一同姓的宗祠題聯:「松木公椒木叔、兩木成林分公叔;崇山宗岐支、二山出別宗支。」此對含有宗親意味的拆字聯,允為鄉人讚賞。接著有位叫林二的因賺了...

  • 文章豫劇旦角王海玲功力深造詣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陳正毅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王海玲 豫剧 《红娘》 人物介绍

    在種類繁多的大陸地方戲中,這卅年來在復興基地保存得較完善而能作經常演出者,首推河南梆子,這要歸功於陸軍陸隊豫劇隊的保存發揚。豫劇在臺灣,起先是由大陸遷臺的演員和熱愛鄕音人士共同組成團體演出,後來海軍陸戰隊成立豫劇隊,着手培育新血輪,雖然受限於經費和學制,未能廣收學生,卻也造就出一些可用之材,如旦角王海玲、小生劉海燕和藩海英、朱海萍、曹海葶、劉海霞、伍海春等,都已能接下前輩棒子,成爲豫劇隊承先啓後的中堅。這些在臺灣養成的新生一代,王海玲是一個最突出的代表性...

  • 文章明清二代福建鼎甲考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鼎甲 史料记载 考证 人物介绍

    有明一代,擧行全國性之考試凡八十有六次。福建計得狀元十一人,榜眼十二人,探花十人,占全部鼎甲百分之十二點八,比例之高,爲多數省分所不及。狀元爲洪武十八年乙丑科建寧丁顯,洪武三十年丁丑科閩縣陳䢿,永樂四年丙戍科莆田林環,永樂十年壬辰科長樂馬鐸,永樂十六年戊戍科長樂李騏,宣德五年庚辰科長泰林震,景泰二年辛未科莆田柯潛,嘉靖五年丙戍科懷安(明史地理志,侯官西北有懷安縣,洪武十二年移入郭內,與閩侯官同治,萬曆八年九月省,)龔用卿,嘉靖三十一年癸丑科閩縣陳謹,萬歴...

  • 文章泉州南戲(續)二、王瑞蘭拜月亭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0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70-06-10
    关键字: 泉州南戏 戏剧人物介绍 戏剧介绍

    元北曲雜劇,有關漢卿閨怨佳人拜月亭,南曲之幽閨記,似由北曲於元末無名氏翻作,入明後,幾經删改增益,泉州南戲當亦從關作而來。一切情節。雖略相似。但音樂曲詞,則完全自製,與南曲幽閨記不同,拜月亭是元明以來的著名戲劇,玆述其劇情梗槪如下:蔣世隆,金中都人,功名心重,以居父喪,未應科擧,與妹瑞蓮家居,適番兵侵界,金兵不能防,遂起遷都汴梁之議,忠臣海牙主戰,與奸臣聶賈列爭論,反被其讒,賜死,勅命全家誅滅,海牙有子興福,年少勇敢,臨危越墻,逃入蔣世隆家,世隆憫之,使...

  • 文章革命老人——曹文錫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曾憲光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曹文锡 人物介绍 人物生平

    在最忠實的「萬人」讀者群中年紀最大且對革命作出過不朽貢獻的,據筆者所知,當推寒江雪前輩之「國父逝世五十三年有感」文中所提到的八十多歲革命老人曹文錫老前輩了。曹老是名作家,筆者跟他在「春秋雜誌」有七年同文之誼(萬人雜誌也曾發表過其大作多篇),上禮拜蒙邀到其粉嶺別墅暢談(應說「取經」)去,其間他對「萬人」戰鬥精神讚不絕口,因出自一位革命老人之口,致令身爲「萬人」隊伍一名小兵的筆者,感到旣慚愧尤獲極大激勵和鞭策,告別時,曹老再三叮囑要向以萬社長爲首的萬人筆陣每...

  • 文章廣東詩史資料綴錄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余祖明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广东 诗史资料 人物介绍

    嶺南羣雅清嘉慶十八年劉彬華輯劉彬華字藻林,號樸石,番禺人。嘉慶辛酉進士,官編修,性恬淡,不樂仕進,乞養歸二十餘年未嘗再入都。先後主端溪越華書院講席,粤中名輩多北面稱弟子,阮文達修廣東通志,延爲總纂。彙選嶺南羣雅,於乾隆嘉慶間擇其尤雅者,斷自馮魚山以下二十九人爲初集,其現存者自宋芷灣以下四十三人爲二集。其玉壺山房詩話,評斷精湛,文復斐然。自序其詩,謂體羸多病,未老而早衰,但當以吟詠自娛。偶檢敝篋,見舊所遺詩大慚,然心血所在,不忍棄也。其習於撝謙如是,然亦精...

  • 文章廣東聯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95-03-30
    关键字: 挽联集萃 挽联注释 人物介绍

    續二十五卷第一期輓 國父聯高魁云輓聯由立法、行政而考試,三度任艱難。有守有為,盤錯自能彰利器。兼學問、道德與文章,畢生崇民主,善繼善述,勳華先足作先勞。高聯所稱「盤錯」是「盤根錯節」之簡稱,以樹根彎曲,木節交錯,比喩事情之複雜困難。後漢書虞詡傳:「不過槃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今通用「盤根錯節。」徐傅霖輓楊永泰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豈無故而云耶?回想卅載交情,語重心長,曾勸君鋒鋩稍斂。以香自焚,以明自煎,信有才足累矣。痛念萬方多難,人亡國瘁,不知我涕淚何...

  • 文章大埔的女詩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8期  作者:天廬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女诗人 诗作 人物介绍

    吾埔的女詩人,大家都知道在淸末有一位滸梓村的范蒥淑荑香,她的詩之所以獲傳於世,第一,是因爲她是舉人范引頤之女,引頤爲吾邑名詩人,生平幽默詼諧,能言善辯,他的故事流傳亦最多。第二,荑香在道咸間即以詩名,享年八十餘,足跡遍嶺東、潮州、廣州、三水等地,所至均與人唱和,詩作也較多。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便是她在梅州時,學博梁光熙,憐其遇,佩其才,爲其詩集作序,嘉應進士黃基顔其集曰化碧,入民國後,梅縣管又新又爲之梓行於世,所以知者獨多,享譽也最廣。我們但知道有女...

  • 文章淮門周氏 「愛蓮堂號」之由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周振熙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周敦颐 历史资料 《爱莲说》 人物介绍

    沭陽縣王令史庄(今楊柳庄),周氏苗裔,始祖淮公諱轉生。係宋理學開山祖周濂溪公十七世孫。先祖敦頤公字茂叔,生于一〇一七年,卒於一〇七三年,宋朝道州營道(今湖南省道縣)人。曾任分寧主簿知南康軍、廣東轉運判官提點等官職。公是宋朝理學的開山祖,著有《太極圖說》、《通書》、《周元公集》。宋朝有名的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二人都是公的學生。前人稱讚他「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公幾世人住在營道的濂溪,後來徙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于湓江,公也名之爲「濂溪」。後世學...

  • 文章一方古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3、4期  作者:劉陽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古砚 包世臣 钱泳 人物介绍 历史资料

    二〇〇八年秋,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李姓友人家中見到一方瓦硯,硯長二十一釐米,寬十四釐米,厚三點五釐米,底部刻有「愼伯先生書畫硯」,落款爲「安吳包世臣題」等草書陰刻字樣。該硯備有一紅木製成的蓋子,上雕「我田方寸畊不盡」隸書陰刻七字,下方尙刻有一方印章,字爲錢泳所書。在文人心目中,硯臺就是他們的「田地」,在方寸間辛勤的耕耘,並在上面留下大量的詩詞書畫,這類帶有名人題跋的古硯,藏家最爲珍愛。包世臣,清代學者、文學家,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字愼伯,晚號倦翁,又自署白...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