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情乡音共返回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縣的童謠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4期  作者:張公鼎  出版时间:1990-02-04
    关键字: 梅县 童谣 乡情乡音

    童謠,顧名思義,那是指兒童的歌謠,和大人唱的歌謠——山歌,有所不同,童謠是細人子練習口才的工具,輕鬆而活潑,趣味又簡單,同時因爲童謠是有韻的,朗誦起來自然順口,合拍動聽,所以,只要小時候唸熟了,一直到老,都可以牢記不忘。我們梅縣,無論城鄕,各家各姓,絕大多數都是聚族而居,上屋連下屋,新屋老屋,少則三五座相連,多則十座八座連聚而居,屋前屋後,多半有空地或禾坪,或者小岌崗,這些空地岌崗,正是小孩子遊戲的好場所,每當天氣晴和的晚飯以後,各家兒童,都不約而同的聚...

  • 文章家鄕童謠

    来源期刊:《浦東》 第4期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乡情乡音 童谣 民间流传

    南山頭浪褂小籃新做媳婦實在難公要飩餛婆要麵小叔要喫攤粉頭眼淚汪汪哭進房丈夫叫她不要哭念年媳婦念年婆再過念年做太婆

  • 文章鄕諺選輯

    来源期刊:《浦東》 第1期  作者:本刊輯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谚语 歇后语 乡情乡音

    諺語的範圍較成語稍爲狹窄,它時常在一個小區域內流行。但其多彩多姿,變化百出,有的敍述眞理,有的語含敎訓,有的意存諷刺,有的旨在勸導,有的很文雅,有的很幽默,還有一種「縮脚語」(歇後語),也富饒趣味。這裏所選刊的是流行浦東各地的鄕諺,希望各鄕長儘量提供,以便陸續刊載。保存鄕土文學。

  • 文章望夫吟山歌五十唱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3期  作者:劉鈞章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山歌 思念丈夫 乡情乡音

    遇到打仗亂亂逃,親哥又驚又煩惱;驚鬼見鬼分捉走,阿妹心肝插把刀。嫁到親哥前世修,夫妻恩愛熱啾啾;仰知捉兵來拆散,拆散鴛鴦兩地游。鳥雀分群各東西,人間最苦生別離;親哥分捉當兵去,喊妹樣般捨得你。親哥分捉去當兵,阿妹聽到就去尋;腳底行穿唔怕遠,天南地北都去尋。聽哥分捉在汕頭,阿妹趕到汕頭留;苦楝兵團惡過鬼,看到火船目汁流。華城搭船到汕頭,韓江河水急啾啾;阿妹趕到兵營去,看哥唔到關心頭。妹尋親哥到潮州,湘子橋下氣難休;看到軍官唔見哥,眞想跳河跈水流。看哥唔到轉...

  • 文章答客問——閒話楹帖

    来源期刊:《臺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古貴訓  出版时间:1989-02-12
    关键字: 楹帖 乡情乡音 历史集萃

    楹帖爲我國藝苑之特有文體,梅州通稱曰對聯,謂其體製對稱而意相連貫。言簡意賅,施無不適,若珠聯璧合,允稱藝苑奇葩。由於雅俗共賞,遂見重於士林,每有佳作,不愧鴻篇,互相傳誦,視同瑰寳。余少不力學,昧於斯道,年過五十,始悟珍饈之未嘗一啖而垂涎欲滴,乃摹擬其方,以自和鹽梅,而調鼎鼐。頃承下問,未盡所懷,遂不覺重言之以就敎俊彥。少日鄕居,常見鄰里婚喪喜慶每多以楹聯爲賀爲弔,初以爲禮俗之不可或缺者。稍長偶遊名山勝水,登臨古刹叢林,在在亦皆楹聯滿眼、美不勝收,且均出諸...

  • 文章山歌趣事三則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山歌 乡野趣闻 乡情乡音

    一、回到家鄉聽山歌這是我第四次回到梅縣老家,和三弟及老同事鳳魁兄一起住宿客都賓館,午睡醒來,聽說館內大廳有山歌對唱,乃興高采烈的跑去聽聽,在座的多係歸國僑胞,「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座上全是老鄉,相處自然融和親切,語無遮掩,談笑風生了。對歌者有六女三男,隨口對答如流,一唱隨和,琅琅上口,博得大家共鳴。頓時大家都有返老還童之概,眞到了忘我境界,這是我返鄉旅途中最値得回憶的樂事。我覺得他(她)們唱的山歌,雖然有些土氣十足,但內容純眞樸實,極具鄉土...

  • 文章思親恩·念弟妹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4期  作者:萬定一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思念亲人 会亲 乡情乡音

    七十七年十一月廿五日是我五十七歲母難日,特請假一日在家靜度。晨起一如平日,出外晨跑體操後,便坐在書桌上讀書、臨帖、寫日記,但心情卻與平日大異,尤其思念我逝世多年的先嚴父慈母,也不禁想起那留在故鄕的一弟一妹。五十七年中,在貴州故里只陪伴父母生活十五載,其他歲月都是在外過着浮萍般東飄西盪的生活;對鏡自照,不惟兩鬢飛霜,眼角上亦皺紋處處,若謂老境侵尋或非虛語。在此建功立業的鼎盛時光,我卻終日困處於斗室之中,除以詩本自遣外,有時也無可奈何地向老天爺浩嘆幾聲!我的...

  • 文章走過長樂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鄒宜悦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往事回忆 乡情乡音

    民國廿一年,我肄業於龍村區立奎文高等小學,由家鄉華陽至龍村俗謂廿華里,由華陽村東南角進入山路,一路上非上山下山即為坑田地段,我們年少,衝力十足,一路上説説笑笑,無所顧懼,有的山溝泥濘又有小溪潺流處,逢上一座獨木橋,同學們均大聲呼叫小心小心,使得大家精神鼓起、奮勇過去,先過去者,得意揚揚、鼓掌歡呼。行行復行行、約二個小時左右,行到可見龍村境内:劉屋,遠望至目的地學校了。再過南琴江,該橋是木板橋,長僅約卅公尺,然後經過龍村圩,即到校部,我在校駐讀二年,廿三年...

  • 文章沒有見過面的故鄉

    来源期刊:《浦東》 第1期  作者:徐大本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向往故乡 乡情乡音 人物感怀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二月二十三日,正是一年一度歡度春節接近尾聲的元宵節的前兩天,我們一家照例興高彩烈地參加了同鄕會的年會,一來可以會晤難得見面的鄕長們,二來也好向長輩們拜個晚年。人是故鄕親,四百多位同鄕同音,濟濟一堂,像做喜事般的,熱鬧非凡。團拜和討論會務過後,在熱烈掌聲中,我又一次地跟隨着鄕兄鄕姐們走上主席臺,從陸公公手裏接過了長輩們惠賜的奬學金、奬狀和紀念品。算來,這是我第六次幸運地獲得這份意義深長的榮譽,它蘊藏着無限鄕情和溫暖,也給予我無比...

  • 文章細細瑣瑣鄉思情

    来源期刊:《桐廬鄉訊》 第2期  作者:滕之平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乡情乡音 返乡探亲 乡土之情

    「長一輩」的鄕親,這幾年來一聚頭,開頭第一句話總是:你囘家鄕去過了嗎?是第幾趟囘去?東家村子的阿根、西家村子的舅母可好?什麼時候再去?特別是剛從家鄕探親囘來的鄕親,那就更不得了,電話一通通打,迫不急待的想把囘鄕探親的近況,一一轉告親朋鄕友,有時托帶囘來一點家鄕特產、一包茶葉、一條絲巾、一袋核桃,這些鄕產對在臺鄕親來說,雖然都不是新鮮物品,但那一胶千里迢迢帶囘來的盛情,總是懷著一股欣喜和嚮往,從骨子裡唸到:「這是我兄弟、我姊妹帶來的,他們一直念著我,想到我...

共87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