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回忆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州的特產——喝螺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蔣芳玲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永州 特产 喝螺 捕螺丝 乡土回忆

    永州是我的第二故鄕,那裡風景如畫,有清澈的小池塘、灣灣的愚溪河,以及河畔怪石嶙峋的瀟水……等。我愛故鄕,爲看那山、那水、那一片鄕土人情。多少次夢遊故鄕,陶醉其間。尤令我難以忘懷的,是那裡的特產——永州「喝螺」。每當夏天華燈初上時,在那古老的愚溪橋旁,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盞漁燈、構成一幅絕美的圖畫。再加上那炒螺絲發出的特有的「沙沙……」聲音和風味,總使人禁不住想坐下來,叫上一盤味道鮮美的「喝螺」,放鬆一下緊張了一天的心情,讓習習的河風吹來,吹乾了滿身的汗...

  • 文章流亡舊事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7期  作者:公孫嬿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北平古城 抗日纪实 乡土回忆

    民國卅二年,抗戰期間農曆正月,地點是在淪陷區北平古城。才過年不久,人們都爲那個不開心的年,折磨得疲倦了,把一切身受的痛苦,皆歸之於命運;北平依然那麼冷、那麼靜。淸晨,霧凝結在空氣裏,我穿過十刹海的泥路,到達地安門朋友的家。天氣實在太冷了,路上看不到人影,天色已經亮起來,預料將是個凜冽的晴空。十刹海面,結成了一層厚冰,像塊乳白色的大鏡子,老柳樹一棵棵成排列立海邊,撐起灰霧上的寒天。我匆匆地走著,終於在八點鐘前,到了靑磚四合房的宅子,在黑色的木門外站住,看上...

  • 文章尋根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9期  作者:中原人  出版时间:1992-01-3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乡土回忆 寻根之旅

    田埂上的駝背老農,不僅僅指引過祠堂消失了的空地,連當年故宅掃地出門的情景,也概略地訴說了。他更是毫無掩飾的坦承,多年來耕耘的大片水田,就是從曹家分來的啊。分得曹家田產的人,不止是他一個呢。老曹竭力地抑制住悲憤,再度邁進泥濘,轉向佈滿針葉松的丘陵地,左顧右盼,東眺西望,默默地尋覓搜索兒時的記憶。世事無常,故鄉睽離得太久了,麻園、山坡、石橋、水塘、村屋,全都變了樣。曲折泥濘的小徑上,偶而遇上迎面而來的村婦和孩童,吐出陣陣鄉音,投來好奇的一瞥。似乎在說,這老頭...

  • 文章村頭小拾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6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9-09-10
    关键字: 乡土回忆 诗词感怀 乡村晚景

    村邊猶愛晚來風,雨過天晴暖意融。山近常描眉展額,星繁相擁月當空。小街閑戶少明火,短足試車多幼童。大地欲眠眠未得,白溪過堰水淙淙。

  • 文章哭慈母辛苦一生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1期  作者:趙夢蘭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悼念母亲 凭吊祭文 乡土回忆

    (右爲趙母鄭蓮花女士遺像)今年五月間的一個星期天下午,當我興匆匆地學戲回來,一進門我先生表情凝重的將我拉到臥室說了幾句話:首先他說要給我看一封信,但必須要冷靜不能激動,否則不給看信,我立刻驚覺到有嚴重的事發生了,一定是大陸家中有不好的消息來了,當時身子就軟了半截,一再要求先生快拿信來給我看,但先生再三叮嚀不能過分悲傷要冷靜,一定要冷靜!我迫不及待的只想看信,先生又說了許多話已經聽不進耳了。我拿到信看時,未及一半人已倒了下去,先生急忙將信奪回扶我躺在床上,...

  • 文章龍塘打鱼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王鍊中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龙塘 打鱼趣闻 乡土回忆

    早上起來,西天井裡的大叔,在大門外,向我家五伯父說:「五哥啊!現在黃河裡的水,滿上來了,水和龍塘的水,連在一起了。黃河裡的魚,有些游進龍塘裡去了,我們去龍塘打魚吧?」五伯父忙說:「去龍塘打魚,若是沒得小船,我們在邊上打,是打不到超過手掌的大魚的,因爲大魚都跑進塘中央去了。」大叔又說:「小船找得到,我們向孫崇仁家借一條就可以去了。」五伯父贊同他的提議,「好!那我們就開始準備吧。」於是大叔帶著魚網,三叔去負責撐船,小四叔去背魚簍子,五伯父也帶著魚網,九叔同去...

  • 文章湖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鄱阳湖 乡土回忆 湖草 农业 乡土文学

    都昌 邵天柱「鄱陽湖的草,南昌佬的寶」,這草指的藜蒿。藜蒿究竟怎麼生、怎麼長的,我慚愧,不很清楚,只知它的嫩莖可以作菜。早春,用來炒臘肉,別有一番風味,入口咯崩脆,且帶一絲芫荽的異香。打小住鄱陽湖邊,卻因家鄕沒吃藜蒿的習慣,對它熟視無睹。及成人後,多次借調省城,方在南昌的餐桌上經常吃到它。初吃亦不大習慣,久而久之,受南昌朋友影響,竟然也喜歡上了。近年,藜蒿被美食家們吹神了,說它有防癌的功效,於是不僅成了省城的名菜,而且躋身於國宴,甚至飄洋過海了。因此,它...

  • 文章我的大姑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7期  作者:陳惠蓮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大姑妈 乡土回忆 回忆亲人 航空信

    在這一段期間,可說是大姑媽的黃金時代。可是『日中則仄,月盈則蝕』,不到三年,她的翁姑相繼去世,大姑丈也因椿萱凋謝哀痛逾恒,繼以咯血而死。這時正是抗戰第四個年頭,南京汪記僞政府成立後,淪陷區的同胞受盡漢奸廹害之苦,大姑媽至此,遂作了一項重大決策,把所有房產分別託付大伯小叔代爲管理,帶著六歲的鴻生表哥囘到孟城,準備實現她撫孤守節的偉大志願!四大姑媽囘來之後,祖母要把她原來住的一間房子騰出來給她們母子居住。大姑媽毫不考慮地說:「不要!」祖母問她說:「難道妳這次...

  • 文章龍泉民間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8-09-06
    关键字: 龙泉 民间故事 传统习俗 乡土回忆

    從前有個財翁生了一個冥頑不靈的兒子,很想叫他讀書,可是爲着頑魯到了極點,念了幾年書,還不認識一二個字,做詩作對,更是絕對的不能。因之財主出帖懸賞,有能敎頑兒稍有所得者賞五百元。有一個敎書先生出來擔任敎讀,費盡了不少的苦心,用盡了不少的方法,仍不能使毫無聰慧與悟性的頑童有多少的領會。一天敎頑童對字,翻三倒四,背識了「天」對「地」這句話。敎師欣然的約富翁來試驗。富翁趕到來時,笑對頑童道:—某兒,你知「天」字應該用什麼來對麼?頑童一時想不着「地」字,呆若木雞的...

  • 文章浙江民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8-11-06
    关键字: 浙江民谣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男唱枚姐洗衣抑洗褲?高頭起來問條路:那條路去雙嶺仔?那條路着水浸湖?女唱我是洗衣無洗褲,無姓無名問乜路?上條路去雙嶺仔,下條路着水浸湖。未婚夫唱碗飯留我作日午,未交我食到地候,米煑成飯眞惡放,菜煑成湯實惡留。未婚妻唱碗飯是你作日午,將交你時未到候,將食問過爹娘肯,爹娘情願我不留。未婚夫唱站足咪軟立足酸,擰足起行狗又吠,門神公叹門閂鬼,代我通傳人開門。未婚妻唱我送你出五門外,你去學堂口勿沙!我是桃花未開蕊,你來求情無奈何。未婚夫再唱囘到學堂燈光光,中擧不如...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